公丕明 公丕宏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错综复杂不容低估,全球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出现新变化和新趋势,国内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过去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因此,推进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拓宽调控分析视角,把握调控政策主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创新调控手段工具,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稳中求进;宏观调控;高质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10-0090-06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进入调整期、国际国内形势进入复杂期的严峻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科学判断。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构建完善有效的经济体制,以确保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创新宏观调控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然出现积极变化,继续保持缓中趋缓、稳中向好态势,但是由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在因素错综复杂,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仍是一项艰巨任务,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这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难以保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模式,这是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应对国际复杂多变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增多。尽管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出现明显向好势头,但国际上不确定因素增多,“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以及外溢效应的不确定性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干扰因素,不可小觑。国际金融市场存在不稳定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国际经济秩序正在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累积发酵,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减少这些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要求采取更加灵活、更具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模式,以强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化解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需要
国内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模式。虽然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速放缓、结构错配、传统动能作用衰减等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风险依旧存在。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政策性因素影响,但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制约,资金“脱实向虚”严重,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仍然面临机制体制约束,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足以对冲传统制造业衰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等等,这些问题与矛盾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面临两难选择。为此,迫切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模式。
(三)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从实践来看,以往宏观调控模式难以适应新阶段下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开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所谓的现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尽管经济增长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说明了过去的宏观政策调控虽然能够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多年高速增长与低物价,但是未能防止社会生产实物形态的结构与比例失衡,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过度负债、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问题。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但仍然难以打破这一顾此失彼的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从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模式。
二、新时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模式的“稳”与“进”
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前提下积极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基础上奋发有为,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两者的关系:“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穩”和“进”是辩证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进”是“稳”的方向和保障。我们要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使稳和进良性互动,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宏观调控保持“稳”的重点任务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着力稳运行、稳政策、稳预期、稳守风险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安定有序。
一是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首先需要稳就业、稳增收、稳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化”同步,更是需要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稳较快速度。
二是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未来的经济工作中,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经济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防控风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是保持社会预期稳定。基于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主体对政策信号更为敏感,市场预期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明显上升,只有社会心里预期稳,市场主体信心足,经济发展才能持续繁荣稳定,因此,宏观调控应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四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风险、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隐患增加,各类风险之间也存在交叉传导的可能,应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去杠杆,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从控房价和去库存两方面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宏观调控保持“进”的重点任务
“进”是方向,是目标,要科学地进、改革地进、协调地进、高质量地进。“进”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大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脱贫、改善民生、全面开放、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做好“破”“立”“降”三方面工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根据新动能的培育和科技成果的创新,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发展思路,转换发展动力,转型发展结构,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培育新动能,发挥科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供给质量体系,形成追求质量和效益环境氛围。
二是继续推进精准脱贫,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推进精准脱贫,加强部门协同和地方协作,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做细做实“五个一批”工程,力争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将改革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借助财政政策工具,稳妥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克服瓶颈,补齐关键短板,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三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的层次和范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经贸合作与政策沟通协调,建设贸易强国,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在市场准入、外资相关法律、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快改革,为外商外资进来提供良好环境,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同时,强化风险意识,把好项目关口。
四是加强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继续打好“三大战役”,积极落实气体减排承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通过制度创新、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法规约束等多种手段,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妥善处理好民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和优化。
三、新时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创新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型方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国内经济发展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形势预研预判,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思路,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拓展宏观调控分析视角,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安排和施策机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见性、精准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大幅波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又要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发展是保持稳定和推进改革的目的,对改革方向和保持稳定具有引领作用。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化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发挥发展目标对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拓展宏观调控着力点,健全宏观调控目标,提高宏观调控质量,破解发展中结构性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健全宏观调控目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集中于GDP、就业、价格、国际收支,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宏观调控目标范围随之扩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多方面,如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地位保障与提升,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等。因此,宏观调控目标需要在传统的四大目标基础上,拓展到事关人民生活的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将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纳入其中。
第二,提高宏观调控质量。宏观调控的目的既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也包括经济发展的质量。传统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上是定量目标,通过刺激或抑制消费投资需求,推动经济短期增长,实现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转移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上,而发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发展质量上,经济结构性矛盾、收入分配公平性、社会民生建设滞后,以及资源环境保护不足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依靠数量型宏观调控难以解决。因此,应实施质量型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质量,从经济结构的优化着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积极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诉求,减少污染,提升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三,拓展宏观调控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宏观调控除了要落实“稳”的重点任务即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宏观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社会预期,防范重大风险,和落实“进”的任务,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防治污染之外,还要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拓展宏观调控着力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区间调控思路和方式,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为实现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拓宽调控分析视角,把握调控政策主线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错综复杂不容低估,全球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出现新变化和新趋势,国内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过去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总量调控、速度调控、短期调控以及需求管理等,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为此,要将以往的宏观调控模式转变为结构调控、效率调控、长期调控和以供给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模式,统筹国内与国际平衡,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兼顾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更加注重供给側调控。需求管理主要是针对需求相关因素如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以拉动短期经济增长。以往经济增长依靠需求侧三架马车短期拉动,宏观调控政策主线立足需求侧,根据需求总量进行对冲性逆向调节,追求的是短期稳定。但是,需求管理往往会忽略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趋势性因素,而把握这一因素的关键在供给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单纯依靠需求侧调控难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模式,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需求侧调控转向需求侧调控与供给侧调控兼顾,更加注重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一方面,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科学合理搭配,从需求侧发力进行调控,做好需求管理,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进行科学供给侧管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
第二,促进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相结合,更加侧重于结构调控。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产生阶段性变化,我国经济进入结构全面转型升级时期,引起经济增长的变量转为结构和质量方面的变量,经济形势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重大的结构失衡。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变化时,分析问题的视角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判断经济形势变化,必须由周期性因素和总量性因素延伸到结构性因素上来,从中长期战略考虑,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的任务更加重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既要避免经济大幅波动,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又要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因此,需要宏观调控与结构升级相匹配,创新宏观调控模式,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一方面,应考虑对经济总量产生的影响,加强区间调控、相机调控,防止经济增速大幅波动,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应考虑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以结构升级、质量提升为重点,注重生产过程和要素创新作用的发挥,推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协调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之间关系,强化长期发展均衡性。过去宏观调控主要是以短期为主,目的在于获得短期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转变成了长期因素,因此需要转变宏观调控观念和创新宏观调控模式,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额,将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解决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短期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一方面立足于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通过预调、微调,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好短期风险防范和应对,为长期深化结构性改革奠定好基础;另一方面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注重挖掘中长期增长潜力。在短期政策中贯彻落实长期改革意志,强化长期发展的结构均衡,运用好财政、货币与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与手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导向,由过去注重短期增长的总量平衡管理思路转向强化长期发展的稳定和均衡管理思路,确保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
第四,统筹国内与国际平衡,提升对外竞争优势。在开放经济下,一国既要保持自身经济增长的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实现内部目标均衡,而且还要通过商品、服务、资金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来实现外部均衡。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外投资和出口的竞争力,对外经济发展强劲则有利于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两者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应适度扩大总需求,在继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对外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促进内外需联动发展,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我国宏观调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应对开放经济失衡的能力,更加注重政策的外溢效应和政策沟通协调,实现由传统侧重于国内宏观调控转向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多类规则。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化,有序对接国际市场,适时调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手段,并结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以调节,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金融波动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外溢对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为我国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创新调控手段工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和工具体系逐渐完善。但是现实经济状况复杂多变,为了保持经济运行稳定性,需要统筹协调政策,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从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拓展到多种政策组合,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提高宏观调控质量。
为此,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进行结构性减税的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预算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在公共领域和准公共领域运用PPP模式进行开发与建设。在货币政策方面,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保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准备金,综合运用数量和质量工具,并不断进行创新,推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新工具,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结构性政策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继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合理增长,发挥其对改善供给结构的作用。在社会政策方面,着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民生保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除此之外,注重国家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土地政策、贸易政策等之间的协调,发挥政策协调溢出效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进行宏观调控除了运用经济手段外,还需要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以辅之。行政手段主要包括窗口指导、市场准入、信贷控制等方式,即政府部门行使相关职能以行政监督或规制参与市场相关活动来熨平经济异常波动,并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法律手段方面,如在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和兜底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手段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其占有的资源和资产;再如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等等。
(四)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政策区别于改革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瞄准短期安排,而非长期制度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途径是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涉险滩,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通过推进各种基础性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同时,坚持正确政绩观,创新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顶层设计层面上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导向。
第一,培育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主体在自主创新和发展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第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宏观调控主导作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大力简政减税减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破除妨碍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避免主观臆想干预经济活动和片面夸大市场作用,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严谨分析,确定宏观调控的方向、手段、力度,有效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坚持正确政绩观,创新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和调控思路,强调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左右,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调控转型。为此,需要创新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標向构建全面综合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的转变。改变以往以GDP规模和增速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创新能力、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来,使得这一评价体系反映新发展理念、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求等,这既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7-07-25(0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 人民日报,2017-12-21(01).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1).
[5] 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7(5中)∶4-5.
[6] 刘伟.坚持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学习时报,2017-06-28(01).
[7] 王一鸣.稳中求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J]. 先锋队·企业党建,2017(3)∶16-18.
[8] 刘明远.西方主流宏观调控政策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2017(6)∶29-37.
[9] 何自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宏观调控体制[J].财经理论研究,2016(2)∶1-6.
[10]方福前. 大改革视野下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构[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5)∶5-21.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