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权政
摘 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两个必然”结论的逻辑前提与直接依据,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直至今日,“产能过剩”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均出现的新情况,使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遇到“质疑与挑战”。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科学理解并不断完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危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10-0080-05
一、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其一,经济危机理论是“两个必然”重要结论的逻辑前提与直接依据。经济危机理论构成马克思最重要的两大理论建树之一 ——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核心目标与任务,是运用唯物史观理论与方法,具体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他从资本主义最常见、最普通、最一般的商品现象入手,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开始,剥茧抽丝,以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论证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下,一步步演化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这一切论证的目的是支撑一个重要结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透彻分析,得出了“两个必然”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剩余价值学说正是通过经济危机这个理论环节,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其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危机。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②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即已存在, 但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能变成必然性。③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特征。④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无限扩张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⑤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内在动力。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和固有特征。⑦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其发达的生产力。⑧只有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才能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二、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变化、新情况与新问题
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与新问题,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正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挑战。
首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股份资本即法人资本大量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财产权替代自然人财产权成为主流,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二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早期血汗工资制逐渐被文明的管理方式替代,工人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职工持股、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使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劳资关系大为缓和。三是社会阶层与阶级结构的变化,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而白领阶层不断增加,中产阶层扩大,社会稳定性力量增强。四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以及健全的法制,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渠道与途径。
其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表现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使得經济危机期间经济衰退与破坏性大大减小;经济危机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不如过去那样明显;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经济危机对社会矛盾的激化大大降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数度发生并使经济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强化。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时代变化,与马克思生前看到的情况大为不同,经济危机并没有把资本主义逼到灭亡的死角,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不具备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再次,社会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预测,未来社会主义将彻底消除经济危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1]633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预测出现了很大差异。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南斯拉夫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南共第13 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中承认发生了经济危机,首次突破了社会主义无经济危机的理论。在我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短短20余年的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市场疲软”的生产过剩性危机几度出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危机问题的讨论中,改革初期否定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观点占多数,但是到90年代中后期,肯定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观点成为主流。我国学术界3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研究在以下几个观点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一,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其二,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必然表现;其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过剩性经济危机,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病,而是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反映;其四,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产生原因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其五,我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应对经济危机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面临的质疑与挑战
质疑与挑战之一:经济危机是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现象?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雖然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即已存在,但是在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手工工具条件下商品经济规模很小,不具备形成全社会生产过剩危机的现实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危机才具有了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资本主义把商品经济发展到了顶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将逐渐消亡,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也将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危机现象自然将不复存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无疑对这一结论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既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争论它是否存在,而在于如何解释它。我国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经济范畴,而是多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范畴[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必然产生经济周期性波动[3]。周永学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是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多种形式占有制矛盾的存在;二是社会化生产与商品经济的矛盾;三是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脱离客观实际;四是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片面理解[4]。赵志平等人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生产的有序性和整个社会组织管理的无序性的矛盾;二是生产的盲目扩张, 加剧了无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三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导致实际支付能力下降[5]。不论如何来解释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原因,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到人们面前:经济危机到底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还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如果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现象,那么它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危机事实相矛盾。如果说经济危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共性规律的话,那么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的结论就难以成立。
质疑与挑战之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全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是有组织的,而整个社会生产是无政府的,因而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发生。但是苏联、中国以及更多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证明,政府生产指令计划不能反映客观市场供求关系,同样也会出现公有制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和全社会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的无序状态,即计划经济同样可以导致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非公有制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产生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而对公有制企业而言,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企业局部占有之间的矛盾。公有制企业面对市场自主经营,也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失衡,产能过剩,同样会形成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如果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全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存在,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同样存在的话,显然不能说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
质疑与挑战之三:社会有计划的生产是否可以避免过剩危机发生?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社会生产完全置于计划之下,从而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除。危机将终止。”[6]但是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践却证明,计划经济并不比市场更理性地实现经济按比例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经济短缺现象的背后,同时掩盖着大量生产过剩的矛盾。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十分复杂且瞬息万变,政府指令性计划与市场的脱节难以避免,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大量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一些产品结构性过剩。只不过这种生产过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会以经济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原因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直接面对市场,企业盈亏都由政府包揽,无需承担生产过剩的责任,也不会感受到过剩的压力。此外,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过剩的纠错机制比市场经济体制迟钝得多,因为即使某些产品已经发生积压,但企业依然会执行政府指令而继续生产。既然政府对社会生产的计划调节依然可以导致生产过剩发生,马克思关于用计划生产克服经济危机的观点就值得重新思考。
质疑与挑战之四:剩余价值规律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规律?马克思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家贪得无厌地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推动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危机周期性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企业与政府、消费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它不再以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这就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通过计划经济手段统一安排社会生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是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很难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仅因为“大锅饭”僵化体制导致企业完全失去了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关心经济效益,还因为政府计划与市场经常性脱节造成供求失衡,反而使人民群众基本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把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经济短缺的局面很快被扭转。价值规律是通过利益机制来发挥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必须承认企业独立的经济利益,就应该承认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或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企业没有经济效益的驱动就不会有经营活力。我国理论界目前依然不承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但有专家提出,剩余价值和资本、资本金、红利等范畴一样,也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在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中,它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罢了[7]。公有制企业只有在追求经济效益中才能生存与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此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它们的经营目的直接服从剩余价值规律,与资本主义企业无异。既然剩余价值规律(在公有制企业或者叫利润规律)不仅在资本主义中存在,也在社会主义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话,把剩余价值规律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规律就值得重新思考。
质疑与挑战之五: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每个企业服从于剩余价值规律而进行独立投资经营活动,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只有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全社会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克服这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杜绝经济危机发生。“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无法摆脱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1]5960然而现在看来,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把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我们曾经盲目迷信政府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但是中国以及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看得见的手”不仅不是万能的,甚至远远没有“看不见的手”客观有效。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企业没有活力,经济严重短缺,供需经常脱节。事实证明“看不见的手”比“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及市场调节机制方面更有效,更靈敏。凡是“看得见的手”干预多的地方,就容易出现供求信息失真、市场调节失灵或者价格扭曲等问题。30多年改革的实践使我们的政府与理论界达成如此共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把企业交给市场,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虽然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在某些领域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甚至难免造成社会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生产过剩危机发生,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找不到一种更有效、更理想的经济调节工具和手段。 既然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的调节方式,那么把它当成资本主义的弊端加以批判的传统观念就值得重新反思。
质疑与挑战之六:生产相对过剩是不是资本主义才有的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使生产具有无限扩张趋势,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因此必然导致相对过剩危机发生。这一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过剩现象。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就意味着人类告别生产不足困扰而走向生产过剩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正在创造出越来越强大的生产力,生产过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如此,中国短短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迅速告别了短缺经济,同样开始面对“过剩烦恼”。我国的产能过剩已经蔓延到绝大部分行业与产业,多数行业产能无法充分释放,不得不限产压产。但另一方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目前又同时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尚无法得到满足。这就像我国房地产业一样,一方面是空房严重积压,但同时有大量低收入家庭无力购房。显然房子不是绝对过剩了,而只是相对过剩。可见生产相对过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生产相对过剩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显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原因的解释值得重新思考。
四、结语: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需要与时俱进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面临质疑与挑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危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观察认识社会本质及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会过时,“两个必然”的结论没有过时。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个别观点与结论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修正与重新认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8]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姓社姓资”僵化思维的束缚,把贴在本来属于市场经济共性规律上的社会制度标签撕掉,客观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与特征;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如何修正与完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推动我们更深刻认识与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李运福,朱晓.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初探[J].学术月刊,1989(4)∶7.
[3] 张瑞琴.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初探[J].理论探讨,2007(8)∶21.
[4] 周永学.对经济危机的再认识[J].求是学刊,1987(2)∶24-25.
[5] 赵志平,贾秀兰.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新探[J].生产力研究,2008(7)∶11-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242.
[7] 赵绥生.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5.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1.
【责任编辑:梁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