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要求:根据上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考生有的仅抓住“难”字立意,写人生遭遇的晴雨祸福,或人生选择之难、取舍之难。甚至由“四月天”联想到林徽因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爱情,谈诗意,论温婉的人格,可谓离题万里。
再浅白的材料也需关注文本整体。这则材料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提出观点“难做四月天”,后三句具体解释“难”的原因。各种作物对天气的要求不同,四月的天气难以兼顾。民谣是在感慨周到满足各人需求之难。从成语“众口难调”到王蒙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都讲这个生活感受。
作文要想把这个感受讲出深度和新意,除了将之落实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外,还需要细化材料中的逻辑,再追问一下“天”和“四月”的内涵。
【例文】
做真正的“四月天”
郭子逸
江浙地区有句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为何如此?因为四月正是万物复出之时,蚕、麦、秧、麻、茶都指望着适合自己的天气,故而难做四月天。可依我看,四月天便是四月天,它压根烦不着地上的事物,更没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它们的种种要求。
天是智慧的,它确实做了自己。相比之下,人就要逊色多了。许多人绞尽脑汁想要迎合别人,却发现满足了一批人,又会招致另一批人的不满。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我们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人。
人与人是相似的,他们都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又有着千差万别,因为他们喜欢的东西总有不同。西方有句谚语,直译过来叫“子之佳肴,彼之砒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当我们尝试去成为某个人群的“佳肴”之时,便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另一群人眼中的“砒霜”。迎合所有人,是完全不现实的。
那么,我们能否只迎合一部分人呢?这诚然可行,也有许多人正这样做。可当我们做出如此行为的时候,我们也在将自己的人格拱手相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失去思想的人,与苇草无异。那些迎合他人的人一定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恰恰是在将自己变为这样的苇草。试想,若是一味地去迎合某一些人,我們的行动将不再被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们的——所支配。长此以往,我们迎合的行为会成为惯性。既然行为对思想具有反作用,那么自己本真思想的沦陷,也是早晚的事了。这样的人,虽不至于落得邯郸学步那样的下场,也会完完全全地失去了自己思想的故乡,失去了本我。
相反,那些不愿迎合他人的人,恰恰是最自得其乐的。李白不甘宫廷里的谄媚,拂袖而去,留下了多少千古名篇?凯撒坚持己见,推行改革,又何尝不是千古佳话?凡此种种,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而靠迎合他人,最终成就所谓“事业”的,尽管在当时看来名望颇高,但终究会因为缺少个性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逐渐为人淡忘。
因此,与其去迎合身边种种,不如发掘真我,做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四月天” 。
【评点】文章先分析材料,再由天及人,道破本则材料的意蕴:“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我们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人。”然后进一步分析事理,指出人与人的差别造成了需求的必然不同,论证了“迎合所有人,是完全不现实的”。由此探讨解决之道。先驳斥了“只迎合一部分人”的方案。在这个环节上,由于把驳斥的重点落在了“迎合”上,而没有去剖析“一部分人”的需求与其他人需求的关系,所以后面提出了“不迎合”的解决方案,彻底无视他人需求。这个方案空泛而不切本文所提出困境的实际,是本文的一点遗憾。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