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灾害管理研究的议题回顾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8-11-02 05:53李风山刘志鹏
桂海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灾害聚类应急

□ 文 宏,李风山,刘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

一、引言

无论是依循时间轴回望历史,抑或在经纬线上放眼世界,中国都是频遭灾害侵袭的国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各种特大灾害: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防治灾害、应对灾害和修复灾害的历史[1]。如何有效进行灾前的防治与预警、灾中的及时应对和灾后的重建,切实提高我国灾害管理能力和水平,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对我国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我国积极实施灾害防治的同时,新时代的发展亦为灾害风险增添了更多的治理命题。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历程,我国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体量的日益庞大,在应对灾害风险时,往往会有更多的风险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越发增多,造成的可能损失亦会更大,强化灾前预警、灾中应对和灾后重建的治理需求日趋增大。加之,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环境恶化更是加剧了重大灾害的风险和影响,这些风险与其他潜在因素相结合,进一步加剧了受灾的严重程度[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表明中央将灾害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2018年3月,我国宣布组建应急管理部[3]。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综合农业部、公安部、减灾委、地震局等多个部门的多个职责,致力于建成一个由核心部门领导,多方协同治理的系统化的应急体制[4]。这预示着灾害管理不仅成为我国的战略部署,更是从发展理念落实至改革实处,形成了适应应急管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运转高效的专业组织机构[5],以机构改革推动我国灾害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应对新时期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灾害风险。

我国以往对灾害管理缺乏系统性研究,灾害管理理念及实践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灾害管理取得了显著性进步,灾害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增强,尤其是“一案三制”的实践大幅提升了灾害治理的科学水准。立足中国国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管理的研究进展,展望新时期我国灾害管理的未来趋势,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管理体系,应对新时期灾害风险,回应理论发展与现实情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往学界对灾害管理进行了诸多探讨,已形成较为独立的灾害管理研究体系。有学者从概念释析、研究对象、内容结构等多个方面对灾害管理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和学科延伸。灾害管理的研究范围较广,目前尚缺乏综述性研究,尤其是在灾害管理领域,较少运用科学的计量软件对灾害管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研究回顾。因此,此领域亟待科学性与系统性的文献梳理。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40周年时间节点,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改革开放以来灾害管理的文献进行科学性梳理,继而实现知识图谱构建,试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灾害管理理论研究进行科学的可视化分析。基于以上思路,本文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灾害管理的研究重点及领域分布。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管理研究的时间序列。三是我国灾害管理研究的未来展望。笔者将利用知识图谱直观展现灾害管理研究信息,以动态路径说明灾害管理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而揭示灾害管理研究的前沿方向,以期展望灾害管理研究的未来趋势。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由于灾害管理作为一个成熟的概念,已经成为既有研究中的专有名词,故以“灾害管理”作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时间区间设置为1979—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23日。通过检索共获得文献1993篇,人工精准删除新闻报道、论坛公告、征文启事、卷首语、期刊目录、无作者等非学术文献269篇,最终保留相关文献1724篇,且文献时间分布跨度为1987—2018年。最后以Refworks格式下载上述1724篇文献题录信息,以作为后期进行知识图谱构建的数据源。

根据文献分布的年限特征,我们可以得到灾害管理文献分布图(见图1)。由图1可以得知,我国灾害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正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图1中的线性关系走势表明,从1987年以来,我国关于灾害管理的研究整体上不断增多,灾害管理作为一个学术命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中,2003年和2008年是灾害管理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与当年度发生重大灾害事件密切关联。2003年的“非典”事件,推动了我国灾害管理实践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术界对灾害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2008年频发的灾害事件,如“汶川地震”“南方雪灾”“洪涝灾害”等,推动了我国灾害管理实践运行及理论演进。

图1 国内灾害管理文献分布图

从研究领域而言,灾害研究广泛分布于经济[6]、社会[7][8]、政治[9]、心理[10][11]等多个学科领域,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二)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文选用基于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CiteSpace意为“引文空间”,是一款在引文分析学、数据可视化基础上对研究对象描绘知识图谱的科学工具。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一种能够以可视化形式反映现实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12]。由于CiteSpace的科学性和便捷性,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笔者对灾害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词(Keyword)进行聚类(Cluster)、突变率(Brust)分析,构建灾害管理实践的知识图谱,详细分析模块性(Modularity)、演进路径(Path)、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网络节点(Node),以期展现当前灾害管理研究的全貌。

本文依托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收集,在工具运用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将时间区间(Time Slicing)设置为1987—2018年,并将每一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第二,来源选中所有项目,包括文献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DE)、标识符(ID)。第三,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中关键词(Keyword)。第四,在节点出现频次、节点共现频次和余弦相关系数三个层次指标上,数据选用阈值(Thresholds)分别为(2,2,20)(4,3,20)(3,3,20),在每个时间切片中,节点数据选择Top 50 Per Slice。第五,为保证图谱的简洁性和清晰度,特采用修正算法Pathfinder进行裁剪。由此运行软件便可以得出关于关键词的相关知识图谱。

三、灾害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文主要进行了灾害管理关键词聚类、频数、中心中介性、时序图和突变率分析。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内容的高度凝聚,一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聚类(Cluster)则是将分析对象划分成类或簇,在同一个类或簇中数据对象的同质性程度较高,不同类中异质性程度较高[13]。图谱中的每一个节点则代表灾害管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说明出现次数多。颜色反映了关键词出现的时间,颜色越冷,出现时间越早,颜色越暖,出现时间越晚。节点间的连线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越密切连线越粗。另外,中介中心性是测量网络节点对资源控制的一个中心度指标,反映一个节点沟通其他节点的桥梁作用,可以理解为信息流通的关键位置。中介中心性越高,意味着该关键词与其他相接关键词的联系程度越高,即该关键词传递信息的强度越大。时序图能够清晰地观察出灾害管理发展的演进脉络,突变率则能够反映灾害管理研究的前沿,进而展现出灾害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2 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图谱

通过CiteSpace可以得到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可知关于“灾害管理”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共有399个网络节点,1227条连线,网络密度(Density)为 0.0155,且 Modualarity Q=0.5253,大于临界值0.3,模块化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聚类效果,Sihouetle值为0.5038,大于临界值0.5,说明了聚类效果的合理性。

(一)研究重点: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关键词共现聚类能够反映一个领域内的研究重点,这主要是由聚类性质决定的,一个聚类的出现表明多个关键词因同质性程度较高而进行了模块组合成簇。通过构建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见图3),我们可以发现一共出现11个聚类,分别为灾害(#0)、灾害风险评估(#1)、应急管理(#2)、城市灾害应急管理(#3)、财产保险(#4)、灾害应急救助(#5)、安全减灾(#6)、日本(#7)、林业生物灾害(#8)、北京(#9)和应对能力(#10)。按照聚类结果的相近程度进行聚类编码,我们将11个聚类分为4组(见表1)。

1.灾害(#0、#8)

灾害是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最大的一个簇群,反映了灾害本身成为灾害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灾害管理研究可发现,对灾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对单灾种的研究。二是对多灾种的研究。在单灾种研究方面,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主要研究对象。有学者就区域性近1400年的洪涝灾害,总结出洪涝灾害的百年的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和等级规律等三大规律,为洪涝灾害的发生与衍变提供了规律性的借鉴[14]。余航等通过量化研究,发现了云南省500年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干旱重心的迁移轨迹[15]。陈运泰等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初步探讨了芦山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影响[16]。印兴耀等概括了地震属性的分类,对地震属性的优化方法作了综述,构建了全面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体系[17]。也有学者就雪灾、火灾、台风等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管理研究体系。在多灾种研究方面,首先明确的是,多灾种强调灾害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一种灾害的发生会引起其他灾害的发生,例如,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18]。史培军等将多灾种的相互关系划分为三类:灾害群、灾害链以及灾害遭遇,并对这三种关系做了概念界定以及案例分析[19]。徐梦珍等认为汶川地震诱发了多种地质和生态灾害链式发生,通过总结了汶川地震引发的4类次生灾害链,定义了灾害链衰减率,并认为灾害链的衰减率均在0.02-0.3内[20]。还有学者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降低了社会承载力,对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放大效应”,从而诱发了群体性事件[21]。

表1 灾害管理聚类编码表

图3 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另外,众多学者还从多个学科、多个视角等对灾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研究学科分布来看,人类学[22][23]、经济学[24]、政治学[25]、社会学[26]等多个学科都从自身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灾害与其他学科形成了交集,其概念在不同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大。从研究的切入视角来看,脆弱性视角[27][28]、社会资本视角[29][30]和整体性视角[31]等分别对灾害管理进行了阐释。多个切入视角的融入使得灾害的研究更加丰富,灾害与其他主题研究逐渐形成一个以网络关系、交叉关系、耦合关系为特征的统一体。我国在灾害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灾害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化、全面性、有深度、有高度的研究体系。

2.应急管理(#2、#3、#4、#5、#6、#10)

应急管理作为聚类结果最多的一个编码集合,反映出在灾害管理研究中,灾害作为一种突发性事件被聚焦。其中,应急管理的过程、主体和对策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应急管理研究的过程而言,可具体划分为防灾减灾、预警、应急响应、灾后重建四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强调灾害管理的不同着力点。在防灾减灾的原则上,郑功成分析了当前防灾减灾机制的缺陷,认为我国防灾减灾应遵循安全第一、天人合一和主动防范的理念原则,确立“六个相结合”原则,以更好地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32]。在灾害预警方面,学者认为应该借助云计算、GIS、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和“一心、三网”构建预警和救灾平台[33],也有学者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灾害预警对社区这个“第一现场”的重要性,从整体性的角度深化了我们对社区灾害预警的认识[34]。在应急响应上,袁莉等人认为要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快速响应、融入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全过程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从而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以应对重特大灾害[35]。在灾后重建上,非政府组织[36]、产业重建[37]、心理重建[38]、反脆弱性发展[39]等关键词成为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从应急管理的主体来看,主要发生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原来单一部门治理转变为多部门协同治理;二是由政府部门治理的一元主体格局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灾害涉及经济、行政、司法、社会等多个领域,其自身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形成了结构化影响,容易造成连锁效应。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面对突发性事件趋向于规避责任[40],会导致灾害处理时机的错失,带来更大的损失。有学者从整体性理论[41]和部门协同视角[42]对应急管理的主体进行了充分探讨,充分显示了单一部门或是政府部门一元主体已经无法完全解决灾害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应急管理迫切需要加强协作,迫切需要社会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

从应急管理的对策来看,应急管理对策主要分为制度完善、组织优化、财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技术提升等五个方面。在制度完善上,主要是完善“一案三制”,即要制定应急预案,从而能够迅速、有效、有序解决突发性灾害事件;要建立应急体制,理顺政府部门关系;要建立应急机制,主要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应急指挥协调机制;要建立应急法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43]。在组织建构优化上,要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44],这恰恰对应着当前我国组建应急管理部的实践。在财政支持上,要保障应急管理资金的供给,推动资金使用规范科学、加强绩效考评以提高资金使用率[45]。在社会力量参与上,既需要政府主动欢迎社会力量的加入,也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的组织化水平[46];在技术水平提升上,有学者认为要特别重视大数据在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信息整合中的作用[47],从而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软基础”。

3.风险评估(#1)

灾害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性有着不确定性和损失性的意蕴[48]。每次灾害的发生都会给灾发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创伤。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不仅是防灾减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灾害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因此,对什么进行风险评估、怎么进行风险评估,成为灾害管理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风险评估的对象来看,以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为对象的研究较为丰富。姚玉璧等构建了干旱灾害风险构成框架,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估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未来展望[49]。刘敏等人从自然灾害特征、承灾体易损性、抗灾能力三个方面对湖北省雨涝灾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进行了雨涝灾害区划[50]。严立东对农村灾害经济评估的特点、原则和类型进行了概括,并构建了评估的指标体系,为早期研究我国农村灾害的经济评估作出了探索式贡献[51]。

从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路径来看,主成分模型、灾害链模型、分级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理论、信息扩散方法、正态云信息扩散方法等一系列研究理论和方法成为灾害风险评估的“助推器”。可以看出,至今还没有出现一种绝对优势的范式能够完全占领风险评估方法的地盘。不同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尽相同,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也给后来者推动风险评估提供了推力。

4.地域性研究(#7、#9)

地域性的聚类结果为日本和北京,这个分类大致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集中研究日本灾害,反映了我国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由本土化研究拓展到国际领域。有学者通过日本3·11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了私营部门作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力量对灾害管理的重要性[52]。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日本东京冰雪冷冻灾害,对我国灾害管理机制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53]。其实,我国远不止借鉴日本经验,还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灾害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胡红霞针对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参与灾害管理、加强灾害理论研究、建立专门机构和加强宣传,从而保证灾害管理有序进行[54]。二是集中研究北京,反映出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旦发生灾害,当政官员容易面临强大的问责压力,加之在媒体聚焦和扩散下[55],灾害会造成更大的“杀伤力”,因此,北京作为一个极具敏感的地区,其发生灾害会备受关注,这个注意力不仅仅是在灾害本身,更是集中在灾害背后的处理方式、优化结果以及产生的结构性影响。金磊从2008年我国要举办安全奥运入手,强调北京要注重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尤其是恐怖事件的能力,并分析了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缺陷[56]。地域性的研究说明了我国灾害管理不仅注重国内灾害,而且能够兼顾国外灾害,能够学习其他国家灾害管理先进经验,从而在实践上推动我国灾害管理发展进步。

(二)研究热点:关键词词频和中心中介性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某一时段的内在联系较频繁、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57]。一般认为,关键词频数和中介中心性能够反映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可以得到关键词特征分布表(见表2),包括频数和中介中心性两个指标,并按照频数大小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词频≥30的关键词一共有18个,其中灾害管理出现次数最多。由表2可以看出,关于灾害管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

1.自然灾害始终在灾害管理中占据主导位置

地质灾害的出现频次为92,中介中心性为0.11,地震出现频次为30,中介中心性为0.05,说明了在灾害管理研究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主题。一方面,我国自古以来自然灾害众多,人们又多关注在引起重大危害的自然灾害上,对于灾害的研究很容易受到历史的惯性影响,最终导致灾害管理研究重点持续落在自然灾害上。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外延丰富,包括干旱、洪涝、雪灾、地震、冷冻、虫害等等,而且与自然灾害相关联的包括经济损失、心理重建、政府作为等其他主题较多。如此丰富的内涵外延使得自然灾害自然而然成为灾害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

表2 关键词特征分布表(词频≥30)

2.灾害管理研究从聚焦国内到拓展国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频次为50,中介中心性为0.11,日本和美国的出现频次分别为41、31,中介中心性为0.14、0.04。这两组数据的对比显示了我国灾害管理研究地盘的扩展。由原来的国内灾害研究为主转向了包含其他国家在内的国际化研究。由于我国灾害管理起步较晚,经验相对较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在灾害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要想提高,还有很多需要向日本、美国这样灾害频发多发的发达国家学习。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灾害管理研究热点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灾害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

3.灾害应对的方式趋向于管理型

图4 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Timeline)

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灾害管理和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等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命题——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如何改变以往盲目应对灾害或运动式应对灾害的方式成为重要的实践和学术命题。中国逐渐确立的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有效提高了中国的应灾救灾能力,但也存在着灾害管理社会化程度较低、城市防灾意识薄弱、基层组织救灾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58]。如何管理好灾害、管理好风险成为灾害管理亟需推进的研究内容。

(三)演进路径:Timeline图谱分析

灾害管理的演进路径可以通过利用CiteSpace构建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Timeline)(见图4)进行分析发现。普赖斯(Price)依据科学文献增长规律,提出了学科诞生期、学科大发展期、学科理论成熟期和学科理论完备期4个阶段的理论[59]。时序图能够清晰展现一个研究主题从诞生、大发展、成熟和完备阶段,可以展现各个子领域(即聚类)发展演变的时间跨度和研究进程。比如,聚类#3(城市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研究时间跨度为1993—2013年,且在1996年、2003年、2004年等出现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从时序图以及综合11个聚类信息可知,灾害管理的演进路径大致经历了1987—2003年、2004—2008年、2009年以后三个重要阶段。

1.1987—2003年:灾害管理的萌芽期

这一阶段灾害管理研究刚刚起步,学者们紧紧抓住灾害管理的实践,集中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国际减灾。198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重大决议,决定把1900—2000年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有学者对我国的减灾十年战略进行了评论,涵盖了减灾十年活动的必要性和方法路径[60]。强调国际减灾研究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落后、技术落后、国民自救意识不够,迫切需要学习国际减灾经验,提高应灾能力。二是强调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损失评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有学者对荒漠化造成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国每年因荒漠化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541亿元[61]。也有学者从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入手,认为生态破坏是洪水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提出要树立生态治水的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流域植被,营造天然堤坝、加大水利建设力度、依法治水,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62]。三是强调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这一阶段的灾害引起了人们对灾害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唤。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各级政府普遍采取信息控制和封锁,灾害管理应对的法律体系还未形成。有学者认为非典事件是完善和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安全治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契机,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构建我国的信用体系和国家危机管理机制[63]。综合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特点来看,灾害管理尚且处于一个萌芽阶段,灾害管理还有待形成自觉意识。

2.2004—2008年:灾害管理的生长期

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研究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其中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灾害管理的核心主题从关注灾害本身转变到以人为本。从“事”到“人”反映了我国灾害管理实现了一个质的突破。“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中体现得非常充分。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要把挽救人民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当前第一位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等思想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安全。以人为本成为当时灾害管理的价值追求[64]。第二个变化是灾害应对主体的多元化。虽然这一阶段安全减灾的主体仍是政府,但社会力量作为新生力量开始加入到救灾过程当中。有学者认为汶川地震捐赠金额巨大虽然显示了社会力量的作用,但这种捐赠还只是公众应对巨大灾害的应急反映,并没有形成捐赠常态化[65]。这反映出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还需要成长。综合这一阶段的两个变化来看,理论研究随实践演变而形成的关注议题转移和多元救灾主体反映了灾害管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灾害管理的自觉意识已经形成。

3.2009年以后:灾害管理的发展期

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研究相较于上两个阶段发生三个变化:一是安全减灾主体发生了变化。社会成员开始进行灾害文化学习,提升自救本领,同时,社会力量不断成熟,积极参与到救灾一线,社会管理趋向于自适应。一方面,灾害教育是最好的减灾方式已经成为国际共识[66];另一方面,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参与路径不断优化,参与作用不断增强[67]。二是灾害管理重心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灾害管理过于关注自然灾害应对和灾后重建,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则越来越强调人为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安全事故频发,要防范工程风险的发生,我们要从构建安全文化、从细节入手、重视工程质量等三个方面着手[68]。三是灾害信息情报机制、协调治理机制成为当今应对灾害的重要体制机制。有学者认为应对重特大灾害,情报信息是快速准确作出决策的重要支撑[69],同时,要解决当前我国综合协调机制中存在的机构缺乏强制力、信息保障不力、投入不足等问题,强化信息沟通、技术保障和运作规范,从而加强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建设[70]。

四、灾害管理展望:研究前沿探析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先进、最近、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71]对研究前沿的辨识有利于研究者掌握研究主题领域的发展动态,对未来研究方向加以预测,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72]。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突变率探测(BurstDetection)功能可以对灾害管理研究的前沿热点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灾害管理研究领域的展望。我们一共发现了18个具有突变性质的关键词,即意味着灾害管理的前沿热点可以由这些关键词反映出来。进而我们构建了突变率排名前18的关键词表格,以显示出一个关键词的出现、结束年份以及突变强度(见表3)。

表3 突变率(Burst)排名前18的关键词

通过对18个关键词的年限特征、突变强度和相近程度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灾害管理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

一方面,中国处在灾害频发的地带,与世界其他灾害多发国紧密联系。灾害具有的次生性或衍生性特征使得某些灾害具有国际性特征,这些国际性灾害需要不同国家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造成的旱涝灾害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污染扩散等具有全球化特征的灾害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亟需关注的话题。这些国际性灾害具有的影响范围广、造成影响大、治理难度高等特征需要学术界来探讨治理路径,破解治理难题。另一方面,我国灾害管理经验相对发达国家存在不足,技术治理水平仍有差距。如何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灾害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灾害管理能力和灾害管理研究水平,是未来我国学术界重点努力的方向。

(二)关注城市灾害,重视经济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活动高度聚集,城市灾害的发生造成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学者通过分析城市灾害易损性的维度和时空性,建立了城市灾害易损性的评价体系,为城市灾害管理提供了参考[73]。也有学者应用贡献权重模型,对珠三角地区的17个城市的灾害易损性时空格局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城市风险管理和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74]。认识到城市灾害的风险,主动防范和破解城市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被动应对灾害的局面,高度重视经济损失,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要思路。

(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灾害管理的重要目标,包含农业、工业和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对农业带来了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有学者提出了要选择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技术,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措施[75]。还有学者从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的破坏出发,认为要通过建立自然灾害检测系统、建设数字遗产、合理开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共同保护世界遗产,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76]。减少灾害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破坏,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灾害管理研究的重要指向。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灾害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知识图谱构建,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灾害管理的研究重点

从灾害管理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可知,灾害、应急管理、风险评估和地域性研究是灾害管理的研究重点。在灾害方面,从单灾害、多灾害到次生性和衍生性灾害,体现了灾害管理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也反映了灾害管理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另外,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使得灾害管理的概念更为精准、内涵更为丰富。在应急管理方面,灾害过程的不同阶段研究深化了我们对灾害的认知;灾害应急管理的主体由单一部门向多部门协同治理演变,由政府一元治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学者还从制度、组织、财政、社会力量、技术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应急管理的对策。在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还是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地域性研究方面,既反映了我国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研究范围扩大到国际灾害,也体现出以我国特殊区域为灾害管理的重要关注点。

(二)灾害管理的研究热点

通过灾害管理的关键词词频和中心中介性分析,自然灾害的主导地位、研究范围的国际化倾向、管理型的应对方式是我国灾害管理的研究热点。由于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自然灾害在40年来一直成为学者的主要关注对象。受我国灾害管理实践影响,我国灾害管理研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促使我国灾害管理积极探索世界灾害管理的经验,提高灾害管理研究水平,形成蕴涵中国特色的灾害管理体系。

(三)灾害管理的研究路径

通过灾害管理Timeline图谱分析,我们发现了灾害管理的演进路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灾害管理的萌芽期(1987—2003年)、灾害管理的生长期(2004—2008年)和灾害管理的发展期(2009年以后)。每个阶段的灾害管理都有不同的研究重点,从第一阶段强调国际减灾、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和呼唤法律法规到第二阶段以人为本灾害管理理念的形成、应灾主体多元化再到第三阶段安全减灾主体的进一步发展、灾害管理重心的变化以及应灾的体制机制构建和完善。这一演进路径反映了我国灾害管理研究重点、热点的变化,也显示出我国灾害管理研究的水平不断提升和灾害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四)灾害管理的研究前沿

本文利用突变率检测从文献中得出排名前18的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的特征我们总结了今后灾害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强调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为了应对国际性灾害,需要不同国家紧密合作,共同管理。而我国由于灾害管理经验相对不足,这就需要学术界积极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灾害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因地制宜运用到我国灾害管理研究当中。二是关注城市灾害,重视经济损失,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这也使得灾害造成的潜在损失更大,需要防范灾害风险,破解被动应灾局面。三是可持续发展。我们进行灾害管理研究,意在提升灾害管理能力,推动灾害管理实践上的进步,从而实现各方面可持续发展。

虽然灾害管理研究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并改进。尤其是过于关注自然灾害,对人为灾害关注不够。灾害涵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个方面已经成为学界共识[77],但是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灾害管理的研究对象,自然灾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人为灾害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人为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多,造成损失越来越严重。人为灾害的增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为事故的增加;二是自然灾害中人为诱因的增加[78]。有学者分析了煤矿生产事故性灾害的原因,其中因技术、教育、管理等不到位造成了许多的安全事故[79]。灾害管理不仅要关注自然灾害,还要关注人为灾害。灾害管理水平要提高,必然要呈现全面性、综合性的特征。另外,灾害管理理论与实践还有待进一步耦合,现有研究要进一步强化理论的现实服务性,既要立足实践,又要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灾害聚类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