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018-11-01 07:00朱晓凤肖佳
求知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知识点实验教学

朱晓凤 肖佳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主动讲授的原理概念内容,在此情况下,学生无需动手,仅仅“听课”,属于被动接收信息,教师的教学工具一般为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互动,跟随教师的演示同时进行操作。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它们属于现场教学,授课地点受限制,只能在教室进行,使用的教学工具有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或电子白板等,对网络要求较低;从时间上来说,它们属于实时性教学,不可重现。同时,单次课程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针对性差。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近年来,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并取得新进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碎片化”的特点,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

目前基于微课的实验教学方式有几种。第一种,录制教学视频。教师把上课的实际视频保留并放在网络上,根据教学进度设置测试和课后作业,并设置反馈机制。第二种,创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这种学习平台又分为基于移动端的应用和基于web的网页应用,平台上提供视频观看、在线测试等功能。第三种,创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平台,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平台上完成出勤、导读、主题学习,以及课后反馈。

二、弊端与改进措施

在将微课引入实验教学中时,必须考虑实验课程的要求,结合微课的特点来完成教学改革,切忌盲目借鉴。高校中开设的实验课,一般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微课主要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教与学活动。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練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结合实验课的需求和微课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录制视频不能照搬课堂的教学视频。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注意力持续性集中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所以我们的课堂一般为40~50分钟。同时,传统教学一般按照课堂时间来划分课程内容,这样会剥离知识点,没有针对性。因此,视频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我们应该以知识点为单位,重新划分课程内容,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制作微视频。

其次,应该形成主题式的知识点单元。当前微课平台多拆分开视频集、习题集、作业集等,这样其实还是传统教学的模式,不能体现微课的特点。微课要求短小精悍,所以教师要面向每个知识点,构建导读、学习任务等教学资源。

最后,针对实验课的微课设计应以实际操作为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不可再现性,而实验课程中的内容涉及较多的参数与步骤,因此,微课的设计应以实操为主,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都可以多次重现实验内容,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整个教学改革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碎片化”的特点,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综合以上方式方法,将微课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各个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达到多重交互的教学效果,而不是让微课喧宾夺主,成为教学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的强大以及碎片化学习的浪潮,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2]卢行伟,李 庆,田茂毅.基于微课特点的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75-177.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知识点实验教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