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钢
摘要: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是高校推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与实验室管理机构及各学科团队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大学生搭建自主、开放的实验教学与创新平台。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必要性;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9-0150-02
1 高校实验室概述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当中,更加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创新思维能够助推经济结构的完善,所以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背景,高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所以在新时期,高校必须调整自身定位,才能更好地应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高校的实验室作为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成为改革的最佳切入点。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展各类实现工作的重要基地,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初步具备创新实践能力,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创造条件。实验室的缺失会给技能培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的操作训练,无法将理论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导致整个学习过程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思维的塑造,不利于高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验室是衡量大学学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化对实验室教学管理以及设备管理是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虽然近年来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成效,但在实施层面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警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高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较低。现阶段,高校仍然将实验室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场所,仅仅在教学期间才允许学生使用,这就导致实验室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被分割成独立的教学区块,无法形成完整的学习模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对实验室的使用也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使其无法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开展影响的实验工作,给科研工作增加一定难度。
2) 部分高校实验室设置较为松散,无法进行集中管理。实验室的建立往往是根据专业课程进行的,这意味着不同的专业实验室的管理通常由学院进行,而学校无法实现对实验室的统一调配,同时由于各院系未对实验室资源分配进行统一协商,在实验室的设置和建设上出现了重复的情况,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交由院系推进,会引发重复建设的风险,不利于进行统一管理,甚至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由于实验室管理工作主要由院系自行负责,因此给集中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院系之间并未充分协商实验室的配置,无法推动实验室的联合。如果在高校内部,实验室无法联合管理,既不利于实验工作的开展,也会给高校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同时,资源的分散和共享缺乏引导机制,也会给日常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此外,长期缺乏有效协同机制,也不利于学科团队的搭建,学生无法从实验中学习涉及其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
2 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的分散管理给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制约了高校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高校的整体竞争力下降。所以对于高校而言,需要积极推动创新与改革工作,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的切入点,这就需要促使实验室资源向学生和教师开放,同时各个院系在充分协商与沟通的前提,能够提升实验室的应用效率,降低空置率,实现不同院系的资源共享,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
2.1 实验室开放节省资源
现阶段,院系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实验室管理较为松散,实验室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浪费了大量高校资源。所以对于校方而言,必须对实验室配置与建设进行科学谋划与统筹,有效平衡专业课程与实验室的配比,根据课程要求突破专业限制,让实验室资源在不同专业之间实现流转,减少相同或相似实验室的建设,降低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的过度重复投入。
2.2 实验室开放鼓励教学
根据现有实验室的开放条件,学生只有在教学安排下才能使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其他情形下,学生自行开展实验工作,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所以对于各个院系而言,必须突破目前的专业限制,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不同专业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将新想法能够及时付诸实施,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2.3 实验室开放促进其发展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使用较为封闭,这是因为各个院系的沟通机制缺失,实验室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在现有信息流通现状下,院系之間的信息流通缺乏统一引导,学科建设仅仅基于各自专业领域,推动跨院系协作的阻力较大。所以在新时期必须推动实验室开放进程,在高校内部实现信息技术以及实验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科建设。
3 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目前而言,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无法落实具体责任,导致在实施层面面临诸多问题,此外,由于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单位在职能上的模糊,使得在实验室开放方面存在沟通与协调困境,根据相关调研,其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性高校而言,超过70%的高校,其内部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管理分属不同单位,同时,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实验室管理存在认识误区,对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疏于管理。
3.1 教务管理部门是实验室开放机制的建立者
实验室开放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实验教学的开放,推动实验课程的创新,同时也涵盖了引导课外实验创新以及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由此可见实验室开放是对现有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和完善,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自由流转。高校教务部门需要积极制定实验室开放政策,并推动落实。本科阶段,基础性实验占比较大,其中往往以验证性实验居多,通常都有实验室进行集中调配,但对于综合性较强并且对设计要求较高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环境以及设备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无论何种形式的实验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所以为了保证实验能够有序进行,必须对现有实验室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创新,剔除不合理的管理条款。同时在实施层面引导各个院系共同参与,从高校层面引导院系进行跨专业的创新性实验,并将实验室作为实践课程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软件硬件水平。
3.2 实验室管理部门是实验室开放工作的落实者
在执行层面,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明确,积极推动相关实验室开放事宜的及时落实,并结合教学任务的差异性,合理调配和协调实验室资源,同时还需要积极进行课外实验活动。相关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实验课程内容与指向,明确实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保障整个实验能够安全进行,并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降低系统风险。此外,还需要探究实验室开放新思路,积极吸收并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同时,根据科研需求,對现有实验设备以及工具进行优化升级,为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提供良好条件。由此可见,实验室管理部门既要注重常规性的维护工作,也需要进行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创建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理论研究能力以及实践技能。
3.3 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中的激励措施
推动实验室开放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调配,由于工作量的增加,容易给相关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情绪,所以需要注重激励措施的运用,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对相关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进行监测,使其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过程顺畅、安全;
2)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出,使相关实验室能够开展更加丰富的实验教学;
3) 评估学创新实践项目,对其中优秀人员及项目进行嘉奖,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4) 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实验教师进行岗位津贴与补助。
4 我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我校具体实际情况,将实验室开放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课内实验室开放,其流程为由院系根据课程安排提出相应实验需求及实施方案,经过教务单位核实后,交由实验中心统一落实。第二类为课外实验,在这种类型下,实验需求和方案由各个职能部门提出,经过学院以及团委等单位协同实施。
4.1 课外实践活动的实验室开放
我校的实验室开放通常由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构建了丰富的创新实验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2 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开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项目本身涉及多方面资源的调配,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学生对这类项目具有浓厚兴趣。学校设立专项基金,解决开放项目的经费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对其中项目完成较好,并对实践检验中取得良好反馈的项目予以奖励,鼓励更多学生或者教师开展更多多样化的开放项目。开放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实验研究有助于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地运用于实践,培养核心素养。
4.3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验课题项目
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兴趣对明确实验主题,并课题提交给指导教师以及学校进行审核,通过后利用实验室资源以及实验经费正式开始课题研究。项目本身借助于开放式的实验室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项目完成后经过严格审定,可获得相应奖励。
4.4 大学生课外实验竞赛活动
全面实施竞赛管理办法。在高校环境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竞赛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实验中心对竞赛的组织形式以及规则进行明确,学生根据竞赛须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构思实验流程和基本逻辑,并确定参赛方案,经过相关实验教师的筛选,确定部分学生进入最终的竞赛环节。由此可见,开展学校层面的竞赛活动,能够传递学术界最新的研究趋势,从侧面引导学生增强对实验价值的认识,提供实验设计的针对性,为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有利条件。
4.5 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
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对高校内部的实验设备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对于通用性设备而言,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实现设备资源的共享,降低闲置率。在测试主中心的引导下将实验室设备对外开放。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设备而言,其使用和维护都需要在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也会对外开放。学校对相关设备进行性能评估与考核,对部分设备的使用可以按一定比例收取相应测试费用,用于设备的折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补贴。
4.6 奖励与激励办法
创新工作考核模式,丰富工作考核指标,将实验室开放也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在课改课题的立项过程中,也将实验室开放以及学生参与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并且作为支撑评定的主要依据,根据课题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开放积极项目对年轻教师具有较大吸引力,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有助于自身成长,提升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玉华,凌玮,杨正宏,黄星平,史良.按岗设奖同岗竞比——浅议高校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8):132-135.
[2] 齐曙光.浅议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8(09):301.
[3] 陈海燕.浅议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08):215-216.
[4] 李春梅,雷历.开放实验室浅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S1):193-195+203.
[5] 王峰,鱼静.高校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3):320-32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