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婷
在辽王朝广阔的地域上,农田开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辽朝历代统治者大为重视农业,任用贤才教授垦艺。汉人等大量涌入,开垦荒地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使辽代的农业水平得以提高。辽朝统治者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破坏,鼓励和支持农田开发与生产。在农田开发的过程中,从早期到中后期,地域逐渐扩大,生产方式也随之进步。在君臣民共同的努力下,辽代的农田开发成就显著,农业经济更加繁荣发展。
一、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契丹农业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还达不到中原地区的水平,却是北方农业开发的先行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农业的支持,契丹农业在中国农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不可对其忽而不论。
辽太祖用韩延徽教授垦艺,但是漠北之大并不是一人或者一群人就能够毕其功。辽太宗时,辽代劝农的艰巨任务仍然是普及农业知识和推广农业的操作技能。要推广农业,那就必须先安定好汉人。韩德枢子承父业,在安集汉民劝课农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得辽太宗的信任。辽太宗时已经成立了专门主持农政的机构,由这些机构来教民众种植。天子还多次亲阅稼苗,以表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辽圣宗时,农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农田大规模开发。辽朝历代皇帝都十分注重稼穑,并且注意对太子王孙的农业知识以及农业观念的教育。辽兴宗不仅在自己少年时就学习农教,而且把农业与国家稳定、人民生计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但是对于契丹民族来说,重农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耶律昭以“吏杂以糠秕”为由,强调了畜牧为国富之本,这并不是说肉食不可以掺假,而是体现出契丹的传统思想,就是以畜牧业为本。从中也可以看出,契丹的农业已经渐渐强于畜牧业。为了加快农业发展,辽代还实行了屯田之法,百姓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并建立了村制。从辽圣宗太平元年以后,土地出现了私有化的倾向。辽有公田制、闲田制、私田制三种田制。闲田虽无人耕种,但仍属公有性质,民间的私田一般是私人开垦之地,大多是流民所为,与贵族所有的私田又不相同,这些私田还有交税的义务。
北方的天灾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初期的农业经不住自然的侵扰,所以辽人发明了种树阻沙的技术。契丹整体地势比较低洼,因此水灾是一个突出的农业灾害。统和十一年秋,桑干河与羊河发水,居庸关以西庄稼受害严重。契丹人曾就此向宋人请教。辽圣宗统和十二年,漷阴镇水,漂溺30余村,诏疏旧渠。一面免去灾民租赋,一面梳理旧渠,表明契丹科学农业思想的确立与确保丰收能力的提高。除了水灾以外,旱灾对农业也有很大的影响。《辽史》中关于旱灾的记载也比较多,相对于水灾,契丹人处理旱灾采用的是迷信方式。有时候契丹还有霜旱的现象。从税钱折粟旧法看,这是契丹救灾的传统方式,而迁徙灾民则是一种新方式。择沃壤、给牛和种子以重新发展不失为周到的措施。此外,契丹救灾还有义仓、转运粮食等方法。为保证农业开发能够顺利实施,辽代除了优惠的政策之外,更多依靠行政命令,并且付诸法律。总之,辽圣宗时所推行的妨农则去的原则,充分表达了重农和民本的思想,对农业发展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辽代的帝王与农业,辽太祖至辽穆宗时期为农业的初创和发展时期,辽景宗至辽道宗为兴盛期,辽道宗和辽天祚帝为其鼎盛与完成时期。辽代帝王对农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汉人是辽代农业的技术力量和实施主体。
辽代农业得以发展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契丹统治者采取了重农、兴农的政策。在辽朝的国民经济中,农业生产已逐渐上升到最为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辽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优先考量的因素。
辽太宗继承了辽太祖教垦艺的传统,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农业生产。为了执行劝农政策,辽太宗诏有司劝农,保证劝农政策的执行,对敢伤农者以军法论,军法是极其严厉的大法,因此有效地保证了劝农政策的实施。
辽代后期一直采取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并奖拔从事农业的有功人员。辽道宗还制定了“入粟补官法”,有力地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辽道宗继续执行“平赋税,缮戎器,劝农桑,禁盗贼”的国策,保证农业顺利发展。因此,人们的农业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从畜牧为国富之本到耕牧并举,再到以耕为先的思想观念变化,既是辽圣宗强行推广农业的结果,也是农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为了使农业贸易、经营能够更加规范化,朝廷立法以保证和刺激农业的发展。
二、辽代农田开发的表现
(一)辽代前期农田开发
从辽太祖到辽景宗的这一时期为辽代前期。
一是因为契丹军队的南下侵扰,其俘获了大量中原汉人,这些汉人被迫大量迁到北方,他们在契丹的核心区域劳作,将进步的农业技术引入辽西两河区域;二是契丹征服了辽东渤海国,渤海国有着传统的农耕生产基础,对契丹发展农业大为有利。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使辽轻易地获得了这些地区,所以农耕区域较建国之前有所扩展,却远远不能跟面积广大的草原牧场相提并论。其主要农业耕作区域有四块。
一是位于辽西两河区域的“插花田”。“插花田”主要分布在草原上,中间以中小城市为核心区域,其多分布在潢、土两河区域,此处设立了头下军州,驱使大量汉民和渤海遗民耕作,《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记载:“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所以,大量“插花田”被开辟出来。二是位于南部燕云地区的农耕区域,契丹得到了燕云地区,“益富饶矣”,农田得到了大力开发。三是辽东南部的农耕区域。渤海遗民主要在这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原渤海国的农业经济较为发达,辽灭了渤海国后,在其土地上建立了东丹国。四是西北边境的“屯田”区。这是辽代前期新开拓的农牧交错的混合区域。
(二)辽代中后期農田开发
从辽圣宗到辽天祚帝这一时期为辽代中后期。
这一期间,农业与之前对比出现了最为显著的变革,农业耕作面积逐渐扩大,农产品的产出总量也大幅度升高,在国家经济中,农业经济的地位已不容小觑。同时,国家大力帮扶农田开垦,开辟了许多屯田点,使国内可供耕作的土地区域面积大增,农业田地规模不断广大。
“插花田”的规模不断扩展。一是辽圣宗时新设许多州县,迁入大量人口,使得这一区域的耕种面积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大为增加。二是这一地区腾出了许多适合耕作开垦的“旷地”,部分从事畜牧业的契丹人遵从朝廷命令而迁到边关镇守,而这些“旷地”随后被当地迁徙而来的居民开垦为良田,使得这一地区的农耕区域扩大。统和十五年二月,辽圣宗下令在永州进行农田开荒,“诏品部旷地令民耕种”。三是奚人推动了该区域的农田开发,奚人农业生产技术较高,农业生产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边都重修于好,有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为农田开发营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因而燕云区域的农田开发成果显著。在燕云区域,除了留下“军行”路线以外,水田被允许相继开垦。除了平原地区之外,辽代中后期燕云山区的农田开发也蒸蒸日上,该地区的寺田经营状况良好,说明其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辽东地区的农业区域大幅度往北延展。西北和北部的边陲屯垦地区不断开拓。开垦区域逐渐增大,从而使大漠以北区域的农田开发步入鼎盛阶段。这一期间,该地区主要是由边防驻守的契丹军人及其家眷来进行农耕劳作。以军事屯田为首要的耕作形式,屯田的地点有的散布在驻地附近,有的则散布在土地肥沃的河谷沿岸区域。
辽朝中后期,从辽圣宗开始推行重农措施起,以后的各代帝王都能够很好地把该政令加以实施。在辽圣宗之后,辽朝基本保持和平,使农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在君臣民的奋斗下,辽朝农业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开垦面积增大、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种丰富、生产工具先进等方面。
在政策法规的刺激和保护之下,随着人们农业观念的逐渐变化,种植的方式和品种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原先的农作物主要以谷、黍(包括黑黍)、豆等,后来增加了水稻。在北方大面积进行推广水稻,给契丹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实质意义的提升。随着农田的开发,生产工具也随之进步并且变得越来越先进,冶铁业发展迅猛,并且都有了不小的规模,先后出现了犁桦、犁镜、锄、锹、镐、钮、铡刀等铁农具。这些都是农田开发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结语
在辽朝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觑,农业方面也是如此。契丹民族从北方崛起,逐步向中原挺进,在得到燕云十六州后,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也吸纳了大量汉人和其他民族之人。这些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耕作方式等,对于契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契丹从一个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过渡到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北方大国。而农业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与统治阶级推行的政策是分不开的。首先,统治者高度重视农业,给予农业发展空间,任用贤才教授垦艺。其次,统治者先后出台很多政策来帮扶农业,重农政策的实施无疑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日渐繁荣。最后,统治者出台不少救灾措施来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减轻农民负担。辽代农田开发區域逐渐扩大,形式多种多样,使农业蓬勃发展。在君臣民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辽代农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