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 谢亮峰
“集资建桥,收费还贷”是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在改革开放中,以市场经济理念推动路桥建设的一项创举。“以桥养桥,以路养路,过桥收费,收费还贷”的新型投资体制,为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截至2017年,广东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338公里,在全国率先突破了8000公里大关,领跑全国,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9年全国第一。
“广东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俊波表示,改革开放之前,广东省公路建设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1978年,全省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入仅有600多万元,这直接导致广东省交通发展的滞后。
广佛高速公路
广东省政协组织编写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记载,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公路不适应社会运输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广州至珠海、广州至深圳两条干线公路上的渡口多,等渡时间长,社会反映很大。特别是广湛公路的九江渡口,每昼夜的交通量超过1万车次,是广东堵车现象最为突出的一个渡口。由于行路难、过渡难,人们往来不便,物资流通不及时,信息传递不灵,交通成为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量的境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为扭转交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广东省交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了一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路——
1981年,广东率先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并在此思路下引进外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年,省交通主管部门从澳门南联公司引进2.06亿港元,开始对广深、广珠公路进行改造,并把路上的渡口改渡为桥。同年,广东还与香港合和集团签订了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广深珠高速公路的合作意向。在全国创出利用外资修桥建路的先例,拉开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序幕。
1984年1月1日,于1983年5月首先建成通车的国道107线广深段东莞中堂大桥设立了全国首个路桥收费站,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来偿还贷款,在全国开创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先河。
1984年3月,新华社记者撰写“农民集资建桥,试行过桥收费,东莞县高埗兴办公益事业,疏通城乡流通渠道”的材料上报。3月1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这份材料上批示:“此办法发人深思,收回投资后即停止收费,是一个既集资又方便群众的好办法,请你们注意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省政府、交通部的推动下,广珠、广深公路渡口改桥和高埗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经验,逐步在全省、全国推开,极大地调动了广东省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集资修桥建路的积极性,掀起了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公路桥梁的热潮,使广东全省公路桥梁建设突飞猛进。
2019年,虎门二桥将建成通车。
广东的大胆探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年12月,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成为全国推行的政策。198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出台,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为全国公路建设打开了新局面。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成为广东交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后续是一股股交通大变革、大建设的洪流。通过“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至1990年,广东全省渡改桥52座,新建桥梁1195座,总长73516延米,实现了广珠、广湛、广深、广汕等全省国省道公路主干线无渡口通车。
1989年,广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让沿线各地尝到了交通便利的甜头,也使广东进入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黄金时期,各地政府把修建高速公路作为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公路建设“要从抓建桥转变为抓公路建设,从抓主干线公路改造转变为兴建一批高等级公路”的思路,广东高速公路建设从此驶上了快车道。
英语单词的识别和激活,及其相关搭配也对英语听力产生影响。部分听者认为增大词汇量是提高听力输入的重要环节。词汇量的大小,一词多义现象,习语,常用语的不熟悉都阻碍听者的听力理解。例如很多学生都能理解“finger”的含义,但是“finger cross”却阻碍他们理解听力内容。另外,单词的内在含义所隐含的信息也是阻碍听力认知的迟缓和误解。
1993年,广东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并采用菲迪克模式进行工程管理的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正式开工。
1994年,全国第一条引进外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试通车……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层次公路投融资体制逐步建立。到1994年广东已投入公路建设资金355.5亿元,是1978年之前近30年总投资的93倍,改写了广东公路建设滞后的历史。
2004年,广东实现了地级以上市全部通高速公路。
2005年,广东与陆路相邻各省都通了高速公路。
广佛肇高速公路
至2010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35公里。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连接港澳,以沿海扇形面向山区和内陆省份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广东全省形成了“一日生活圈”。
摊开珠三角高速公路布局图,一条连接穗、莞、深三个重要城市的高速公路格外引人注目。被誉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的广深高速公路,不仅参与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的腾飞,更是广东改革开放历史的一面镜子,它见证了粤港两地的桑海沧田、共融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深高速公路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从1981年粤港双方签订合作意愿书,到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营运,共花费了16年的时间。为什么花费了16年的时间?原广东省交通厅厅长李配武在《广东公路百年回顾》一书中写道: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对建设高速公路的难度估计不足,提出项目的建设规模太大,需要筹集的资金过高;其客观原因在于,当时对建设高速公路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在具体业务部门都存在疑虑,是否要修建高速公路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对那么多的资金投入能否收回有顾虑……这期间,广深高速公路逐步跨越审批、资金和建设三大困难,历经重重波折,终于于1994年试通车。
1997年,广深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跨越珠江口两岸,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三地,打通南粤大地的“交通末梢”。依托广深高速公路,形成了广州、东莞、深圳经济走廊。畅通的高速公路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带去了机遇,还为企业经营降低了成本,拓展了空间。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只有30家工厂,现在已经发展到两万多家。”广东省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原副局长卢锐平介绍道,改革开放前的东莞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县城,只是少数的“五小”工业及支农工业。依托广深高速公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如今的东莞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之都”,这里的服装、手机、家具等商品销售全球,虎门、长安、厚街更是成为综合实力全国前20的现代化强镇。
1997年7月广深珠高速公路正式开通时的太平立交桥
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高速公路,不止全线设有路灯,绿化也相当完善,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出行环境。
20年间,广深高速公路的日车流量已由最初的7.11万车次增至2017年的55.06万车次,促进了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四地的经济贸易往来及社会繁荣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见证了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
“‘路通财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杨俊波介绍道,进入新世纪,广东“交通大会战”县县通高速公路等大手笔持续不断。到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338公里,在全国率先突破了8000公里大关,领跑全国。
有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GDP增加3元。珠三角成为通达全球的“世界工厂”,粤东西北交通区位条件明显改善,翻天覆地的交通变化,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9年全国第一。
收费公路政策的带动下,广东省的公路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资金的不可持续、价格机制僵化、路网运营管理碎片化等问题。
采访中,广东省交通行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公路建设成本不断攀升、集中大规模偿债期的到来,以及养护管理成本的持续快速增长,债务规模迅速增长,但公路收费标准基本延续九十年代水平,导致收入与成本严重倒挂,债务偿还进度远远落后于收费期限制度设计初衷。
1997年,广深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跨越珠江口两岸,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三地,打通南粤大地的“交通末梢”。
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累积建设投资总额82343.9亿元,债务余额52843.5亿元,当年通行费收支缺口4026.5亿元。少数省份已收不抵支、甚至收不抵息,债务风险隐患加大。为避免出现债务逾期和资金断链,2017年新增4601亿元各类债务用于弥补还款缺口,又累积了新的债务。由于新债中含有大量信托、理财等期限短、高利息金融产品,提高加剧了流动性不足导致资金断链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此外,根据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关于最长收费期限的规定,2020年开始我国高速公路将面临集中到期,需大规模停止收费;到2030年,接近一半的高速公路应停止收费,届时,应补充约1000亿元的财政性资金用于支持养护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如果不及时作出政策安排,可能会导致高速公路网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快速下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必然产生重大不良影响,资金的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希望尽快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这项工作对现在的投融资影响很大。”“如果《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能早点修订出台,面对找上门的社会资本,修路将不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面对陆续到期的收费公路、不好修又缺钱的公路项目,以及找上门的社会资本,各方期盼《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早日修订出台的声音络绎不绝。
令人欣喜的是,8月25日,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孙永红表示,目前,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方案已经形成,正在征求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力争尽快出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