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兰
摘 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属于一个具有极强综合性特征的教学艺术,其中包括了问题的创设、思维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等。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究课堂提问的技巧,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指向性;评价性
1.抓住学生兴趣,精心设计问点
提问也是要讲究感情色彩的,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努力创造出一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带有新鲜感的境界,给学生提供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空间[1]。提问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的,以小学数学《比多少》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情景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吗?”毋庸置疑,这部动画片几乎受到了每个学生的喜爱,基于这个兴趣点,教师可继续提问,“那在这部动画片里你们最喜欢的是谁呢?”随之教师就将学生最爱的“动画角色”通过多媒体“请”到课堂上,并告诉学生们今天这位“课堂贵宾”将为我们讲一个好听的童话故事,叫做《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对隐藏在其中的数学知识有个初步感知,“在这个故事的每个画面中,有哪些数量问题呢?”学生踊跃回答。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用故事中简单的数字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比较多少。
2.明确提问目的,确保提问的指向性
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提问内容或者方式的指向性越强,越能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难点和重点,漫无目的的提问没有深浅、没有方向,学生也不知道该要如何回答。确立提问目的需要紧跟教材,跟随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比多少”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估算数量,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学生猜大约有多少根小棒,第一次学生猜的答案相差甚远,于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先数出其中的一部分,10根。再让学生猜一次,这一次学生猜得比较接近。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学生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因为第一次猜时,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学生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让提问变得有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把握提问时机,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
有技巧的提问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正确的时机进行提问也是技巧之一。学生学习状态不佳,需要调动的時候是提问的时机、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是提问的时机、学生思维受阻、学习目标不明的时候是提问的时机,等等都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的提问时机[2]。尤其是学生不能及时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而自己又没有发言机会的时候,因为这个状态下的学生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他们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在极强表达意愿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好的提问时机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发现和捕捉细节的心,同时还要具备提问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效果。
4.及时展示结果,保证提问的评价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有问有答、有问必答,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每一问题的设计都要事先理清解题思路,有一个标准、明确的答案,最好能对学生可能给出的回答进行预判,从而更加明确课堂教学的引导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给出的答案需要教师作出及时的评价,避免在不顾回答正确与否,在不予评价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二次提问,要通过引导将正确的思路和答案展示出来,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和思考方式有一个正确、清楚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的评价和指引,能够让学生感受从“知识困境”中突然走出来的“豁然开朗”之感,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而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的,提高提问有效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课堂氛围,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 敏.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做法[J].中外交流, 2017(2).
[2]何亚娟.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技巧[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