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2018-10-31 09:03李满意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7期
关键词:风湿病经络气血

李满意 娄玉钤

【摘 要】 顽痹为特殊痹之一,是按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顽痹的相关论述较少,且不系统,通过对顽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顽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是顽痹的代表性疾病。顽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顽痹;关节炎,类风湿;特殊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

顽痹又称久痹,是指长期反复发作、久久不愈的顽固痹病[1]。痹之顽缠难治,病情复杂,疗效不著,经久难愈,是其特点。顽痹是从其疾病特征角度命名的痹病,为特殊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顽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为了正确认识顽痹,以便于临床准确运用,本文对顽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

1 顽痹的病名

古人很早對本病就有很深的认识,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久痹”“痼痹”“留痹”等名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顽痹:“久而不治,令人顽痹;或汗不流泄,手足酸疼。”后世医家多从之。后世医家将顽固难治、久治不愈的痹病称为顽痹。但本病也有其他称谓。

1.1 久 痹 久痹首见于《内经》,在《灵枢·寿夭刚柔》中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论疾诊尺》曰:“诊血脉者,……多黑为久痹。”《灵枢·经脉》曰:“凡诊络脉,……其暴黑者,留久痹也。”《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和《太平圣惠方》论有“久腰痛”。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久痹入深,令荣卫涩,经络时踈,则不知痛。”《普济方》从之。明·楼英《医学纲目》及王肯堂《证治准绳》曰:“络脉暴黑者,留久痹也。”久痹是顽痹的别称。

1.2 痼 痹 痼痹首见于《内经》,在《灵枢·官针》中曰:“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痼痹指经久不愈的顽固之痹病,同顽痹之义。

1.3 留 痹 留痹也首见于《内经》,在《灵枢·官针》中曰:“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灵枢·五变》曰:“或为留痹,或为积聚。”留痹指久留之痹病,同顽痹之义。

1.4 顽 痹 顽痹一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原指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多作为症状出现。《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方》《医学入门》《医林绳墨》《证治汇补》等均论及顽痹。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风湿腰痛,连腿膝,顽痹不能运动。”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血气俱虚,或风邪客于皮肤,则顽痹羸乏。”后世医家多指顽固难治之痹。

2 顽痹的病因病机

顽痹多为先天不足,邪气久羁,脏腑亏虚,失治误治等导致正气亏虚,邪及(或)痰瘀留滞经络,经络气血痹阻,不通不荣而致,日久不愈。

2.1 邪痹久羁 风寒湿热等邪袭踞经隧,壅塞络脉、骨节之间,胶着不去,凝涩不通而致本病;或邪痹久羁,耗气伤血,瘀阻不通,邪瘀混淆,顽痹乃成。如《素问·气穴论》说“积寒留舍,荣卫不居”,而致本病。《诸病源候论》曰:“夫病之生,多从风起,当时微发,不将为害;初入皮肤里,不能自觉;或流通四肢,潜于经脉,或在五脏,乍寒乍热,纵横脾肾,蔽诸毛腠理,壅塞难通,因兹气血精髓乖离,久而不治,令人顽痹。”《备急千金要方》曰:“外中毒风,顽痹軃曳。”《太平圣惠方》曰:“寸口脉缓,皮肤顽痹不仁,风寒入肌肉。”明·朱橚《普济方》曰:“暑气入肝则眩晕顽痹。”李梴《医学入门》曰:“当风卧湿,遇冷所中,成肢体顽痹。”方毂等《医林绳墨》曰:“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皇甫中《明医指掌》曰:“风寒湿气客留于脾,手足缓弱,顽痹不仁。”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久风入中,腠理不营,故肌肉不仁,为顽痹。”

2.2 脏腑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调,脏腑亏虚,外邪易侵,正虚无力驱邪外出,导致正虚邪恋,缠绵难愈,而成顽痹;或痹病失治、误治,病延日久,或病后产后,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经络气血痹阻,不通不荣而致本病;或肝阴不足,经脉失养,筋骨不健;或肾精不足,骨髓空虚;或肾阳不足,寒湿难化,与痰瘀胶着骨髓,而成顽痹。《诸病源候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气血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太平圣惠方》曰:“体虚,风邪入血,肌肤顽痹。”《妇人大全良方》曰:“产后中风,筋脉挛急,乃血气俱虚,或风邪客于皮肤,则顽痹羸乏,……皆由大经空虚,风寒乘虚而渐入也。”

2.3 痰瘀痹阻 饮食内伤,七情郁结,跌打损伤等可致痰浊瘀血;或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胶结于关节;或病邪深入,营卫行涩,湿聚为痰,血凝为瘀,经久不愈,均可致顽痹。如《素问·痹论》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备急千金要方》曰:“诸痹……在筋骨则难痊也,久痹入深,令荣卫涩,经络时疏则不知痛。”《太平圣惠方》曰:“风邪停积于肾经,与血气相击,久而不散,故为久腰疼。”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或由痰注百节,痛无一定,久乃变成风毒,注骨入髓,反致不移其处。”林佩琴《类证治裁》称:痹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

本病多为痹病日久,正气亏虚,病邪深入,留滞经络筋骨;或经络气血为外邪壅滞,内生痰浊瘀血,痼结根深,虚、邪、瘀(痰)胶结,深入筋骨、脏腑而致痹。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痰)”三个方面[5]。虚、邪、瘀(痰)三者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较突出是其病机特点。肢体关节筋骨失养,经络气血痹阻,不荣不通共存是其主要病机;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风寒湿热等邪及痰瘀。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肌肉,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总之,顽痹是一个全身属虚(肝脾肾、气血、阴阳虚),局部属实(邪气郁滞,痰瘀交阻)的疾病。具有“四久”的特征: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病变后期部分可发展成脏腑痹。

3 顽痹的主要表现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素问·痹论》《类经》)“久痹不去身。”(《灵枢·寿夭刚柔》)“病在经络痼痹。”“留痹久居者也。”(《灵枢·官针》)“诊血脉者,……多黑为久痹。”(《灵枢·论疾诊尺》)“凡诊络脉,……其暴黑者,留久痹也。”(《灵枢·经脉》)“筋脉拘挛,久风湿痹。”(《肘后备急方》《证治准绳》)“久而不治,令人顽痹;或汗不流泄,手足酸疼,针灸不痛;或在面目,习习奕奕;或在胸颈,状如虫行;或身体遍痒,搔之生疮;或身面肿,痛彻骨髓。”(《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杂病广要》)“目视不明,四肢顽痹,支节火燃。”“手足顽痹,针刺不痛,脚下不得踏地。”(《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顽痹不觉痛痒,或如针锥所刺。”(《诸病源候论》《杂病广要》)“顽痹,軃曳。”(《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普济方》)“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或身体酷冷疼烦,或觉转筋,或肿不肿,或髀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或复百节挛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杂病广要》)“四肢顽痹,手足浮肿。”(《备急千金要方》《脚气治法总要》《普济方》)“头上有风如虫行,手中顽痹,鼻塞,脚转筋不能伸缩,两目时肿痛。”“……在筋骨则难痊也,久痹入深。”“咳嗽瘫缓顽痹。”(《备急千金要方》)“顽痹不觉痛痒。”(《千金翼方》《证治准绳》《杂病广要》)“皮肤顽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身体顽痹,不觉痛痒。”“顽痹不仁,骨节尽痛,腰背如折。”(《千金翼方》)“腰疼顽痹,脚弱不便,不能久立。”(《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诸风顽痹,筋脉不利。”“身体顽痹,不知痛痒,或半身疼痛。”“顽痹不仁。”(《外台秘要》)“积年四肢挛急,肌肉顽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医学正传》)“手足顽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证治准绳》)“寸口脉缓,皮肤顽痹不仁。”“风湿腰痛,连腿膝,顽痹不能运动。”“手足抬举不起,顽痹不仁。”“肌肉顽痹,筋脉拘急。”“风顽痹,……四肢拘挛。”“肌肤顽痹,筋脉不利,骨节疼痛。”“腰脚疼痛久不瘥。”(《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皮膚如针刺,或顽痹不仁。”“顽痹不仁,肢节缓急。”“肢节多疼,肌肉顽痹。”“皮肉顽痹,筋脉不利。”“手足硬强,顽痹不仁。”“手足疼痛顽麻。”(《太平圣惠方》)“形羸力劣,脚膝疼痛,冷风顽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南方》《普济方》)“骨髓酸痛,腰脚顽痹,不能久立,日渐消瘦。”“皮肉顽痹,肢节疼痛。”(《圣济总录》《普济方》)“腰脚缓弱,顽痹不仁。”“或髀腿顽痹;或缓纵不遂;或肿或不肿;或百节挛急。”(《圣济总录》)“或痛连骨髓,或痹袭皮肤,瘙痒如虫行,顽痹如铁石。”“肌肉顽痹,遍身疼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瘙痒,骨节烦疼。”“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难。”“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筋脉挛急,……顽痹羸乏。”(《妇人大全良方》)“手足顽痹,鼻塞脚转筋,不能屈伸,两目时痛。”“腰膝湿热痛甚,血脉顽痹臂痛。”(《普济方》)“……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久久不愈。”“肢体顽痹。”“肌肤顽痹麻木。”“四肢顽痹。”“坚硬顽痹不痛。”(《医学入门》)“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医林绳墨》)“手足缓弱,顽痹不仁。”(《明医指掌》)“络脉暴黑者,留久痹也。”(《医学纲目》《证治准绳》)“肌肉不仁,为顽痹。”(《证治汇补》)“不仁者,肌体顽痹,痛痒不觉。”(《金匮要略心典》)“痛痹……日久不治,令人骨节蹉跌。”(《杂病源流犀烛》)

历代文献详细形象地描述了顽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顽痹的主要症状有: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甚则关节畸形;肌肤可有顽厚、发硬、无光泽,可见瘀斑、痰核或皮下结节;病程较长,经年难愈。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等病程较长、病情顽固缠绵、久治不愈等疑难风湿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关于顽痹的论述及认识

4.1 历代医家对顽痹的论述 《内经》以久痹、痼痹、留痹等名称论述本病;并论有本病脉诊,如《灵枢·论疾诊尺》曰:“诊血脉者,……多黑为久痹。”《灵枢·经脉》曰:“凡诊络脉,……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太平圣惠方》论有久腰痛及腰脚疼痛久不瘥;脉诊本病曰:“寸口脉缓,皮肤顽痹不仁。”宋代《圣济总录》曰:“风湿痹者,以风湿之气,伤人经络而为痹也。……盖由真气虚弱,为风湿所袭,久不瘥。”而致本病。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中暑,……入肝,则眩晕顽痹。”《世医得效方》《玉机微义》《普济方》《赤水玄珠》等从之。《普济方》承前人论及顽痹。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于痹病日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始创“久病瘀热入络”之论。《杂证总诀》提出“久病入络入血,气血瘀痹而痛”的论述。陈伯勤认为痹证日久,易出现肝肾亏损的症状。王为兰认为久痹、顽痹尤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部分患者还同时兼有痰浊或血瘀。蔡友敬将顽痹辨证分为寒邪、热邪、痰瘀等实证和肝肾不足、脾肾阳虚、气血亏虚等虚证。丁光迪曰:“痹而肉顽,久痹多见。其因有二:一为邪气痹着,另为气血不营。”董建华曰:“痹证日久,引起瘀血凝滞,疼痛较剧,此为顽痹。……由于脉络阻痹,外邪与瘀血痰浊互相搏结。”“痹证迁延日久,可由经络而侵及脏腑。”王士福认为:“病久关节疼痛红肿,僵直难以屈伸者,此为毒热之邪着于关节,与痰浊瘀血相结,互阻于络道,最为难治。”“病久失治或误用辛温大热之剂,致使关节肿大、拘挛变形而肌肉削瘦如梭状者,最为难治。”李寿山认为:“痹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痹正虚,……属顽痹之证。此证久病入络,必夹瘀血;久痹肢节变形,必兼痰凝;久痹正虚,内舍脏腑,伤其肝肾,外涉络脉,损伤筋骨,出现虚实相兼,寒热夹杂之痼疾,故治疗颇为棘手。”周仲偀认为“痹久邪留伤正。”“顽痹因外邪与痰瘀互相搏结为患,愈益深伏骨骱,缠绵难已。”“久痹寒伤阳气,热耗阴血,可致气血虚痹。”张鸣鹤认为:“顽痹夹虚。”“顽痹患者,关节附近多出现皮下结节,此乃湿热郁蒸,火邪煎熬津液为痰,痰浊附结于筋骨所致。”李济仁认为顽痹日久必致气血凝滞,瘀阻于经络关节;顽痹的发展过程中,“痰”既是病理产物,也是病情加重的直接病因。

4.2 现代对顽痹的认识 顽痹作为“顽固难治的痹病”之义,已成为共识,这类痹病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而在所有顽固难治的西医学风湿性疾病中,又以RA最为顽固难愈,当然,其他风湿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也会出现顽固难治。尽管中、西医病名是很难一一对应的,但如果非要在众多西医风湿病中找一个与顽痹相对应的疾病的话,就非RA莫属了,即RA是顽痹的代表性疾病。故近现代诸多知名医家多把RA称为顽痹:如黄宗勖认为RA有久痹、顽痹之称,治愈困难。胡翘武认为顽痹“损骨之期为类风关之末期阶段,多由于入络后期渐进而至,非但气血交虚,且已耗蚀下元,累及肝肾,而有损骨伤筋之变。”朱良春认为病程长、病情顽缠、久治难愈的顽痹(如RA等疾病),病变在骨;肾督亏虚为其虚,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痹阻经隧、骨骱为其实,肾督亏虚乃本病的关键。娄多峰提出顽痹(RA)病因病机为“虚、邪、瘀共存,临床表现有寒热之别”的观点;痹病日久者,多属虚证、正虚邪恋证及脏腑痹病;痹病日久也可湿聚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互结,胶着皮肉筋骨,而“不通”“不荣”俱现。吕继端认为本病痰凝血瘀,络脉痹阻,痹证日顽,筋脉肌肉失却濡养,多见于RA。王兆铭认为RA在国内外尚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为难治之痹,属顽痹。因此,笔者建议以顽痹作为RA的中医病名更有临床意义:①顽痹的顽固难治特点符合RA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②把RA称为顽痹具有共识基础,如朱良春、李济仁、娄多峰等诸多风湿大家,已有共识;③与尪痹病名不冲突,但更为适合:尪痹可作为已变形的晚期RA名称是合适;但能概括RA整个病程特点的无疑顽痹更合适。

5 顽痹相关问题

5.1 顽痹与正虚痹 两者一般都具有病程长久,反复发作等特点。但正虚痹是以正气虚弱为主,肢体关节、筋脉失于荣养所致,多见于痹病中晚期,或体质虚弱者[6];其病机特点是虚邪瘀三者以正虚为主,邪、瘀兼存。顽痹具有长期反复发作、久久不愈的特征;其病机特点是虚邪瘀三者,其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较突出,顽固难愈是其特征。当然,正虚痹久治不愈,也可表现为顽痹,顽痹正气亏虚明显者也可表现为正虚痹,两者互见时可异病同治。

5.2 顽痹与痰瘀痹 两者一般都具有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等特点;多见于风湿病中晚期。但痰瘀痹是以瘀血痰浊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以刺痛、漫肿、顽麻、肌肤甲错、瘀斑、痰核、结节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痹病[7-8],病机特点是虚、邪、瘀三者以痰瘀为主,虚、邪兼存。顽痹是指久久不愈之顽固痹病,病机特点是虚邪瘀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较突出。当两者互见时可异病同治。

5.3 顽痹与尪痹 两者都是痹病中病机较复杂、治疗较困难者,均可出现在痹病晚期。顽痹多具有病程长久,久治不愈,病变范围广泛而又复杂多变的特点,以脏腑功能紊乱显著和功能障碍为其主要表现,是一般药物和治疗方法难以取效的顽固痹病;虽然也有骨质受损、关节变形的表现,但不是所有顽痹都具备的,且日久可出现脏腑痹。而尪痹以关节变形、僵硬、不能屈伸,活动受限,身体尪羸,骨质损害为主要特征,也可见起病急骤,直至关节变形肢体残疾,卧床不起者。当然,顽痹晚期变形者也可表现为尪痹;而久治不愈的尪痹也是顽痹。

6 顽痹的治疗

6.1 顽痹的治疗原则 顽痹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治疗时应灵活掌握标本主次。治本之要,益气养血,补肝脾肾之阴阳,以图治病求本。如清·喻昌强调久痹“未可先治其痹,应先养其气血”;《临证指南医案》提出“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缓攻”和“虚人久痹宜养肝肾气血”的治痹大法。治标之要,祛邪、涤痰、化瘀。另外,宣通经脉气血也是一个重要原则,贯穿治疗始终。若病邪深入经隧骨骱,可选用具有钻透搜剔作用的虫类药物。

6.2 历代医家对顽痹的论治

6.2.1 古代医家对顽痹的论治 《内经》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如《灵枢·寿夭刚柔》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官针》曰:“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古人已认识到顽痹的难治性,如《素问·痹论》说:“痹,……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诸病源候论》曰:对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久不瘥”,治疗则“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备急千金要方》用麻黄汤治“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大八风汤治“顽痹軃曳”等;列有治“手中顽痹”方;治“咳嗽瘫缓顽痹方”;《外台秘要》从之。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曰:“若人顽痹不觉痛痒处者,当作大白膏药摩之。”《证治准绳》从之。王焘《外台秘要》用温白丸治身体顽痹;广济神明膏治“诸风顽痹,筋脉不利”;鹿角胶煎治腰疼顽痹;膏药“用摩顽痹并肿处好”;灸法治疗顽痹不仁、积年腰痛等;《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从之。《太平圣惠方》用天雄丸治“肌肤顽痹,筋脉不利,骨节疼痛”;秦艽散、独活散治肌肉顽痹;茵芋散治肌肤顽痹;羌活散、萆薢散治皮肤顽痹;天麻丸、浸酒方、虎骨散、独活散治顽痹不仁;踯躅摩风膏治“肢节多疼,肌肉顽痹”;独活散治顽痹不能运动;商陆酿酒治“皮肉顽痹,筋脉不利”;川乌头汤治疼痛顽麻;木防己散治手足顽痹。“神验摩风毒膏治……肌肉顽痹,气脉不宣通”;乌头摩风膏治“风顽痹,腰脚不遂,四肢拘挛”;并载有多首治久腰痛及“腰脚疼痛久不瘥”等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学正传》《证治准绳》等从之。《圣济总录》用麻黄汤治“顽痹不仁,……腰背强痛,四肢拘急”;羌活汤治“骨髓酸痛,腰脚顽痹”;木香散治“皮肉顽痹,肢节疼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普济方》等从之。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金液丹治冷风顽痹;灵宝丹治顽痹如铁石;麝香天麻丸治“肌肉顽痹,遍身疼痛”;大通圣白花蛇散治“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瘙痒,骨节烦疼”;乳香应痛丸、乳香丸治“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普济方》等从之。《普济方》用防风汤治手足顽痹;桐皮薏仁酒治“腰膝湿热痛甚,血脉顽痹臂痛”。《医学入门》认为本病“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久久不愈,五痹复感三邪,渐入五脏,卧不起床,泻多食少,亦如中风入脏者死”;用黄粱米治“肢体顽痹”。《医林绳墨》曰:“顽痹者,治当驱风,必用防风、防己,清寒必用羌活、独活,理湿必用苍术、厚朴,养正必用牛膝、当归之类,使经络豁然流通,而气血荣行腠理,则痹自疏,而身体健矣。或者初起之剂,升阳除湿汤;调理之剂,当归拈痛汤;久而元气不足,补中益气汤。”明·万全《保命歌括》曰:“大抵痹生于虚,为病多重痛沉着,不易得去,须制对症药,日夜饮之,虽留连不愈,能守病禁,不令入脏,庶几可扶持也。昔钱仲阳为宋之一代明医,自患痛痹,取茯苓之大如斗者,以法啖之,能移于手足,为之偏废,不能尽去,可见其为治之难矣。”举例说明顽痹只要坚持对症用药,即使不能治愈,也能控制病情进展,强调顽痹治疗的长期性。《证治准绳》用薏苡仁散“治筋脉拘挛,久风湿痹”。《明医指掌》曰:“顽痹不仁,三痹汤、五痹汤。”李中梓《医宗必读》曰:“丹溪云:久腰痛,必用官桂开之方止。”《医学心悟》从之。《证治汇补》治疗本病“久而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临证指南醫案》对于痹病日久不愈者,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药如全蝎、地龙、穿山甲、蜣螂虫、蜂房之类。清·吴谦《医宗金鉴》治久痹用三痹汤或独活寄生汤加减等。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曰:“虽云痛无补法,然病久痛,伤及元气,非补气血不可,参芪白术地黄之属,随宜用之。”《杂病源流犀烛》曰:“白虎历节风,痛痹之一症也,……日久不治,令人骨节蹉跌。……须当大作汤丸,不可拘以寻常之剂。”单方“治年久麻痹”等。陈修园《时方妙用》曰:“痛风久不能愈,必大补气血,以为胜邪之本,切不可徒用风药,宜十全大补汤诸药各一钱,加真桑寄生三钱为君,再加附子、防风、竹沥、生姜汁为佐使。”《杂病广要》从之。《杂证总诀》曰:“久病入络入血,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

6.2.2 近现代医家对顽痹的论治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于本病“历久调治不愈者,补其元气以流通之,数载沉疴,亦可随手奏效也”。孔伯华《孔伯华医集》用“虎潜丸以起沉疴。”陆观虎治疗本病尊叶天士“宿邪宜缓攻”之旨,广泛运用藤类药物。朱春庐强调“搜剔逐邪,久痹必用”,治久痹需掌握四大原则:痛则通经逐瘀;挛则活血舒筋;麻则养血润燥;木则化湿通络。张伯臾对于痹病“日久不愈,久痛入络,或痰瘀凝结而变形者,需加入虫类搜剔,如僵蚕、全蝎、土鳖虫、蜈蚣、露蜂房、蕲蛇、乌梢蛇等”。王季儒创制痹证久痛方(桑寄生、威灵仙、苏地龙、蕲蛇、鸡血藤、乳香)治疗本病。黄宗勖对于久痹、顽痹,采用针药并治:创制黄芪龙蛇汤内服。王为兰从脏腑论治久痹、顽痹。胡翘武治疗本病主张:①久病入络治血,以养血滋阴,通络和血,为其治疗之大法;②末期损骨治肾,治非大剂填精补髓,峻补肝肾之剂不为功。蔡友敬辨证治疗顽痹:①寒邪入深,阻遏经络,多采用温经散寒之法;②热邪深入经络之间,须急用清热解毒之法;③痰浊瘀血交结,采用化痰逐瘀法,擅长虫类药物的使用;④久病阴虚,肝肾不足,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味;⑤脾肾阳虚,以补肾壮督为治;⑥气血亏虚,用大补气血法,圣愈汤加川七、鸡血藤之类。朱良春治疗顽痹擅用虫药,倡导“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治疗大法;创制的益肾蠲痹丸即是代表方。陈景和治久痹重虫类药、藤类药,藤类药常选用鸡血藤;镇痉止痛可选全蝎、蜈蚣。丁光迪治疗本病“久痛入络,湿郁生痰,痰瘀交阻,……则须大活络丹,或控诞丹等”“痹而肉顽,久痹多见……蠲痹汤”加味。史济柱治疗筋骨痹,历久不愈者,加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搜邪的虫类药物。董建华“治顽痹开闭阻,麝香黄酒为引导”。王士福治疗痹病“病久关节疼痛红肿,僵直难以屈伸者,……加豁痰破瘀之品,并以虫类药搜剔络道”。周信有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及肾”,治疗本病以补肾为主,辅以祛邪;善用虫类药。李寿山认为“顽痹难除,祛瘀逐痰,须益肝肾”“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肾气丸化裁加活血化瘀逐痰药,……病久须防伤其脾胃,方药中佐健胃醒脾,理气助消化药”。张鸣鹤认为“顽痹夹虚,软坚补虚并举”:对于“久痛入络”“久病多虚”应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虚的治疗。娄多峰治疗顽痹主张杂合以治,研制了痹苦乃停、痹隆清安及顽痹寒痛饮、顽痹尪羸饮等治疗顽痹方剂。吕继端主张蠲久痛顽痹,注重逐痰通络:用桃红饮与麝香丸加减。李济仁提出顽痹应从虚、从瘀、从痰论治;痹痿合病重调肝肾:创制生肌养荣汤。王兆铭治疗顽痹原则是抓住早期治愈;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病状;矫治障礙关节。

7 顽痹的转归预后

顽痹的病程一般较长,反复发作,时发时休,缠绵不止,缓解、复发交替出现。若病情迁延多年,对机体消耗甚大,致使全身状况差,证候较为复杂,易造成顽痹不解而致残的结果,预后较差。故《杂病源流犀烛》曰:“白虎历节风,痛痹之一症也……日久不治,令人骨节蹉跌,固未可轻视也。”但也有部分顽痹经过长期规范地治疗,然后逐渐趋向缓和、稳定,病情停止进展;在稳定期坚持长期治疗,并严防疾病反复或恶化,也有向愈的可能。

8 结 语

顽痹其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肌肉,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不外虚邪瘀三方面;病机特点是虚、邪、瘀(痰)三者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较突出;其主要病机是肢体关节筋骨肌肉失养,经络气血痹阻,不荣不通共存。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风寒湿热等邪及痰瘀。顽痹的治疗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治本之要,益气养血,补肝脾肾之阴阳;治标之要,祛邪、涤痰、化瘀;宣通的治则贯穿治疗始终。治疗的关键是打破虚邪瘀三者的恶性循环。大多数顽痹病情起伏,波动不稳,缠绵不止,证候复杂,多易造成致残的结果,预后较差;甚则累及脏腑,而发展成脏腑痹;但只要经过长期规范地治疗,部分也可控制病情发展,甚则有痊愈的可能。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9],那么顽痹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而把顽痹作为RA的中医病名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9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15-321.

[2]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李满意,娄玉钤.正虚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3):50-54,68.

[7] 李满意,娄玉钤.瘀血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5):51-56.

[8] 李满意,娄玉钤.痰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6):48-53.

[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8-05-05;修回日期:2018-06-28

猜你喜欢
风湿病经络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搓手”可充盈气血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易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