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鑫
摘要 本文对青海省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问题;对策;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65-01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坚持气象为农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作用。青海省以农业为主,农业在经济收入中占据主要地位,然而青海省又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不利于农业发展,因而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气象局下达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要求,加强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合,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积极行动,大幅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1 青海省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1.1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气象现代化发展,青海省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不但提供常规天气预报预警,而且还在为农提供及时准确气象信息的同时,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增升。
1.2 人工影响天气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青海省气象局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遇持续干旱、降水严重不足的情况,抓住合适天气时机,采用人工降雨作业缓解干旱,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通过人工消雹作业使农作物生长环境得到保障。
1.3 政府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成立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服务小组,将农村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增加农村气象服务投入,如将土壤墒情站管理维护、病虫害防治等列为政府服务清单中。
1.4 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在政府、农业和气象等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农业得到良好发展,农民应对气象灾害能力逐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损失逐渐减少。
1.5 初步建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青海省加强气象服务农业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三农”建设保驾护航。在农村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安装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和LED显示屏,培训乡村气象信息员,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宣传。
2 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信息准确性不高
目前,青海省气象部门采用人机交互工作方式,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作为预报产品基础,再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进行天气状况分析,天气汇总需要通过观测人员根据经验确定,使气象信息准确性难以保障。
2.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单一
气象服务发布的大范围天气状况信息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一部分种养大户和设施农业需要专业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而青海省气象部门开发的服务产品大都是常规气象信息,科技含量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2.3 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气象自动化业务开展,原有部门人员知识老化,对于新知识接受程度较慢,而专业型技术人才明显不足,无法带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4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不足
青海省偏远农村,受资金等限制,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不足,农民知识水平偏低,防灾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利用气象服务信息,农业生产仍存在较大盲目性。
2.5 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有限
气象灾害多数突发性强,发展较快,预警时间有限。而广大农村受网络等因素影响,往往灾害发生或结束后仍未能收到预警信息,因而没有时间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造成大范围农业损失。
3 对策
3.1 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
农业生产离不开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预警,使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有效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在重要天气过程来临前,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获取技术支持,提供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保障[1]。
3.2 积极研发形式多样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
根据青海省农业发展实际情況,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人员可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实际气象需求,研发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为农服务产品,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使气象服务紧跟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2]。
3.3 全面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和相关知识讲座,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其职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加入,解决薪酬待遇问题,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3.4 加强农村地区的气象知识宣传
气象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在农村进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可在农闲时节举办接近农民生活的活动,吸引农民参加,促进其对气象知识的理解,提高防灾减灾意识[3]。
3.5 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气象部门应扩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在农村建立气象信息预警大喇叭和LED显示屏,实现气象信息全面覆盖,以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尤其在农事季节,通过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使农民有足够时间做好气象灾害预防。
3.6 建设长效气象为农服务机制
气象部门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推进气象与各涉农部门联动工作,加快建设气象为农服务2个体系,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在科技的支撑下,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4]。
4 结语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支持,气象工作者应在为农服务过程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身预报预警水平,探索为农服务发展途径,制定各种为农服务产品,为推动农业生产、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5 参考文献
[1] 马艳,何武成,马季芳.德令哈市气象为农服务的调研报告[J].青海气象,2016(4):73-77.
[2] 马燕.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03.
[3] 邓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24-7926.
[4] 刘丽芳,李进.浅谈吉安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3,3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