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粳稻育种分析

2018-10-31 10:30胡兰香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育种粳稻

胡兰香

摘 要 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粳稻生产是必要条件,“籼改粳”的推行,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扩大我国粳稻的种植面积,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粳稻的生产总量。当前,制约我国南方粳稻生产状况的原因主要有育种、栽培技术和地方政策等,其中育种是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目前南方粳稻育种的现状,简析了困局和原因,并提出了发展的方向和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粳稻;育种;南方

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1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其中不断扩大的粳米消费人群,使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60%以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粳米产需平衡便被打破,从之前的略有盈余,到现在的持续偏紧的局面[1]。在国际上,除了我国,全球粳米产量只有250万吨/年,仅能满足我国粳米消费量的40%。在国内,粳米生产早就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因此要保证我国粳米的供给,必须扩大我国粳稻的生产能力。

当前,粳米的主要供应市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华南沿海地区次之。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营养的注重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话题,粳米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粳米价格也远远高于杂交水稻[2]。因此,大力发展粳稻种植,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还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粳稻种植前景广阔。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广大的南方水稻种植区,粳稻种植比例普遍偏低,粳稻种植的潜力有待挖掘。在对南方地区“籼改粳”的研究以及粳稻种植推广中,粳稻育种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是我国南方稻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1 南方粳稻育种研究现状

在建国初期,有识之士就已经在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开展了粳稻的育种工作。除常规育种能力外,还连续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品质优良的品种,并在杂交育种中选择了多种突破型的新品种,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

在常规育种领域,贵州省、云南省、江苏省等传统的优势省区,正不断培育常规高产品种,在已育成的一系列品种中,十分适合南方地区,不仅生产稳定,还具有耐寒、抗病、早熟、优质和高产等优良性状,广泛应用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的水稻生产中。

在杂交育种领域,解决了杂交种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杂交种的优势利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对三系杂种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水稻育种推向了一个利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浙江省的雨优系列杂交种组合,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累计推广面积53万顷。2003年,贵州省改造了稳定的不育系

bf-la,以及恢复系粳稻。其中的2035组合杂交品种,成为第1个粳杂新组合。从此开启了贵州水稻杂交育种的序幕。

优质育种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被成功培育出来。例如,在江苏省,针对水稻生产中缺乏良好口感和品质的抗病高产水稻新品种的现状,将日本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与江苏省的高产水稻品种杂交,并率先成为优良的水稻品种。该品种在2012年第11届中国优质大米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大米产品”称号。随后,进一步完善该品种,引入了生长期较短、口感较好、适应性更广的南粳5055、南粳9108等品种,扩大了优质水稻品种的覆盖范围。上海选育的优质杂交品种华优14号不仅产量高,而且具有大米透明、大米柔软、口感好的特点,主要大米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I级大米标准。

2 南方粳稻育种研究困局和原因

通过查询我国水稻数据中心得知,在南方16省中,获得省级评定及授权推广的水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仅有103种,占据全部水稻品种的17%,从中不难看出,南方粳稻育种的研究困局主要存在以下两点。1)可以应用的杂交粳稻品种较少。有别于杂交粳稻,当前南方种植的粳稻普遍是常规品种,其商品化开发的空间不大,因此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也不够重视,不能积极地投入生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推广的常规品种超过30余种,而杂交粳稻品种只有两种。2)粳稻育种力量薄弱,科研经费不够。在过去,甚至是现在,南方水稻依旧以籼稻种植为主,民间及科研单位对于育种的研究侧重倾向于籼稻,从而导致粳稻育种落后于籼稻育种。由此可见,要稳步发展南方粳稻生产,必须要突破当前的品种选育滞后问题,培养高产、抗逆的新品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在我国南方的籼粳混栽区推广粳稻种植。

在长久流域的籼改粳和粳稻推广问题上,主要原因就是粳稻育种的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导致粳稻育种的研究速度较慢,研究成功的精品粳稻品种较少,大部分的粳稻品种,产量不高、品质有待加强,尚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所需,不利于擴大南方粳稻的种植规模,再加上引种许可的限制和品种审定要求严格,南方粳稻育种难度加大。实际上,大部分南方地区的粳稻育种力量不够,仅有苏、浙、滇等部分省份的育种力量相对较强。

3 南方粳稻育种的新成就

针对我国南方水稻育种中核心种质短缺、抗旱性差等问题,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籼粳亚种中间材料,在育种中搭建“桥梁亲本”,在晚粳稻中导入籼稻的恢复基因,从而培育出能够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晚粳恢复系粳稻品种。该育种具有花粉量大、结实率高的特点,推广优势强劲。在这一系品种中,“申恢254”是第1个获得长江流域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而“申恢1号”是目前恢复力最强的晚粳恢复系之一,恢复力达到95%以上。

使用强势恢复系为亲本,在南方粳稻的育种中广泛配组,从而培育出优良杂交粳稻组合。例如,首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常优1号”是经典的南方杂交晚粳稻组合,不仅米质较好,其具备明显的对病虫害的抗性,结实率稳定在90%以上,一般667 m2的产量在650 kg左右,足以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当然,其他各有特点的粳稻品种还有许多,这些粳稻品种,共同组成了南方粳稻的大家庭,为我国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稻谷。

4 结语

民间谚语言道:“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好的种子是提升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良种,无论栽培技术多先进、生产管理多现代,都不可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对南方粳稻育种进行分析,能够推进南方农业的改革,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提升优质粳稻的市场占有率。要加大南方粳稻育种研究力度,我过必须建立粳稻育种队伍、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确保粳稻品种的选育以及主导品种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波,周年兵,郭保卫,等.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38(1):67-72,88.

[2] 花劲,周年兵,张洪程,等.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J].中国稻米,2014,20(1):5-1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育种粳稻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北粳南移”困境被破解
米粒有长短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