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中形成的性别分化现象当前备受关注。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推拉理论为分析框架,调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于身体流动和身份变迁的就业流动状况发现:男生更能利用空间流动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凭借阶层流动改善代际困境,女生则存在“流动惰性”;对男生而言,优势行业会产生强有力的拉力作用以吸引其进入,进而获得更好的行业收益;对女生而言,优势行业总体上对其产生推力使其流入利益链的最低端或劣势阶层。据此,两性若要在就业流动中获得相对平等、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必须重构先进的性别文化,创设更加宽容和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革除高等教育内部的性别隔离现象,并推动性别敏感理念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中的制定与实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阶层流动;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4-0043-08
收稿日期:2018-03-1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机理研究”(EIA150401)。
作者简介:郑育琛(1980-),女,福建漳州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与性别研究;漳州,363105。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是个体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文化资本,在向劳动力市场过渡时发生的地域转移与身份变化,继而引起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过程。有序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状况不仅有利于我国高端人力资源的配置,而且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缓解阶层固化带来的社会风险。随着高校“就业难”问题的凸显以及当前社会“妇女回家”呼声的日益高涨,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中形成的性别分化现象备受公众关注。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
国外学者对就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的实证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例如菲戈安等(Faggian, McCann and Sheppard)使用苏格兰和威尔士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研究显示,在地理流动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强,特别控制前期流动则差异更为显著[1];科德瑞奇(Kodrzycki)通过对美国6000位高校毕业生17年追踪调查发现,男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流动差异[2];高德烈等(Gottlieb and Joseph)对104616 名毕业于美国科学和工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男博士毕业生较女博士毕业生流动的可能性更大[3]。
在国内,岳昌君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性别比较发现,女性跨省流动的比例依然显著低于男性约11.7个百分点[4];敖山、丁小浩根据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认为,男性毕业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除了就业流动以外,上学流动、毕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度分别是19.5%和23.77%[5]。赵晶晶采用大样本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强度和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发现,女性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偏好普遍低于男性,在进行就业地选择时,跨区域流动粘性更大,本地就业成为大多数女性的最优选择[6]。曹星等从就业率、起薪、工作满意度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及各学历层次、学科和类别、学校类型的就业性别差异,并对2003~2007年性别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7]。还有学者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竞争力等维度,分析了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差异[8-9]。
国内外对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研究侧重在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强调其作为一種高端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性别”在其中只是一个人口学的变量,研究的视阈更多停留在性别对比上,缺乏对该问题所内蕴的社会性别结构及其制度化逻辑的深入剖析。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性别已经成为社会分析的重要范畴,并与阶级、种族一起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最重要、最普通的三种机制。性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如吉登斯所言,“在研究对权力、财富以及影响力的区分时,女性好像是不重要或者没有分析的必要,然而性别本身却是社会分层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范例”[10]。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中所呈现的性别差异问题,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不仅可以剖析就业流动中不平等的文化根源,更能用社会性别敏感的视角检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流动政策的偏颇,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公正与和谐。
除此之外,既有的研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更偏向于在空间地域上的身体移动,实际上窄化了就业流动的内涵和外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不仅表征了个体从校园内到校园外空间区域的身体移动,也体现凭借职业这一载体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变迁。基于此,本研究丰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内涵和外延,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呈现怎样的性别差异图景?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各种因素又是如何互相形塑并作用于高校毕业生的?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一)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问题包括两个重要的关键点——就业流动和性别差异。既往研究的着力点多在“流动”和“性别”两个相对独立的层面,本研究将把性别和流动结合起来考察,运用 “推拉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加以解释,打破教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学科壁垒和单一的范式,实现多学科互相观照和研究的系统性。
1.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作为最早解释劳动力人口流动行为发生原因的重要理论之一,发端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唐纳德·巴格内(Bagne)开发了推动人口迁移的系统而全面的推拉力因素量表[11]。推拉理论认为,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成为拉力, 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更完善的文化和交通条件等。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如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激烈的竞争、陌生的环境等。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本文将该理论作为分析个体在城乡流动、省际流动、行业流动和阶层流动中“难”与“易”的主要衡量依据,基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个体在空间流动、职位迁移以及收益多寡中的性别差异状况。
2.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Gender)概念的提出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性别差异和两性的问题,“性别问题并不是一个女性问题,女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社会和家庭之中,镶嵌在性别关系中。”[12]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由于男女大学生被打上传统文化、社会惯习以及教育教化的深刻烙印,这种就业的性别差异并不完全是基于个体能力、禀赋等差异合理筛选的结果,而是一种社会化运作和社会结构性规训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策部分将该理论导入新的性别平等理念,重构先进的性别文化的客观依据。
(二)研究设计
1.关于就业流动指标的设计
本文基于空间流动和身份变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内涵的拓展和丰富,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设定城乡流动、省际流动、阶层流动、行业流动为主要维度表征就业流动内涵,其中用城乡流动和省际流动来分析其就业流动的空间位移,用阶层流动和行业流动的变化情况用来分析身份变迁。
2.调查样本说明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10所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且含重点大学、地方性本科高校、高职高专类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基本上形成了办学层次上有梯队、专业涵盖面较广、性别比例符合高校在校生人口学特征的2014届高校毕业生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有效问卷1641份,有效样本量为91.16%。本研究主要通过Excel以及SPSS19.0统计软件对就业流动维度进行性别对比统计。男生826人,占48.1%,女生891人,占51.9%;从学校类型看,高职高专院校占8.85%,一般本科占62.37%,重点高校是28.77%;从学科门类看,人文社科类占20.38%,社会科学类占47.09%,工学类占20.49%,理学类占11.26%,医学类0.76%;从生源地情况看,来自农村为45.25%,县城占42.51%,大城市占12.23%。
三、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对比分析
1.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共同点:高校毕业生表现出向县城及以上的地域流动的偏好
我国在工业化建设初期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的策略,使得中国城乡在人均收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巨大差异,这种资源分配不均对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形成了推拉作用力,即拥有优质资源的城市形成了对毕业生涌向城市就业的重要吸引力——拉力,而资源稀少的农村则被高校毕业生排斥在选择去向范围内,成为毕业生向外就业流动的“推力”的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生源的毕业生,不管男女,都向县城及以上城市集聚,广大农村呈现出区域流动的逆差。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男生有75.43%往县城及以上城市流动,仅24.57%继续流向农村地区;来自农村生源的女毕业生则有69.76%流向了县城及以上城市。
2. 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差异
(1)农村地区的女生复制性流动比男生明显。从性别差异这一维度考察可以发现,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生源地为农村的毕业生群体在流动中的男女分化和差异。从表1的数据对比来看,来自农村的女毕业生回到农村的比例要比男毕业生高出约5.65%,也就是说,农村女大学生的城乡流动比男生更容易受制于家庭出生地的影响,农村、城市对女大学生流动中的“推”“拉”合力作用相对更小。
(2)农村男毕业生向縣城、城市的流动能力强于女生。从不同生源“留在城市”这个考察维度上,生源地为农村的男女大学生差异更为明显,即来自农村的男毕业生留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的比例比农村女毕业生高出4.59%。对于被誉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农村的男毕业生承载着族群改变命运集体期待,“男儿志在四方”的传统文化的性别期待使得农村男毕业生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向城市流动的驱动力。
(二)毕业生省际流动的性别对比分析
地域之间比较利益的差别是地域流动产生的直接动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流动作为人力资本一种投资方式,会产生相应的流动效益。某种程度上看,流动能力彰显个体的就业能力,包括个体职业阶层地位的提升、工作际遇的改善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本文借鉴英国学者菲戈安对就业流动行为研究的成果,根据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情况,并以“省”作为流动的基本单位,将高校毕业生的省际流动作为空间流动的一种情况,同时将高校毕业生的跨省流动分为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以及不动五种类型,并以此考察毕业生的就业流动能力[13]。
1.毕业生省际流动的性别共同点:“不动”模式占主导地位
表2显示,已经就业的854位(剔除出国出境、考研和未完整提供家庭所在地、家庭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的样本)高校毕业生中,继续流动87人(占10.2%),返回流动78人(占9.1%),前期流动91人(占10.7%),后期流动39人(占4.6%),不动者559人(占65.5%)。这说明多数毕业生在生源地就学、同时在生源地就业,没有进行跨省流动的人数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异地就业——非生源地就业状况不显著,即毕业生从生源地流出,在就学所在地或者其他地方就业,其就业模式表现为继续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等三种就业流动模式的,合计比例25.5%。总的说来,不管男女生,跨省流动的动力并不充足。
2.差异性:男生的跨省流动性强于女生,以后期流动最为明显
从表2可以看出,女毕业生“不动”的类型占比高达70.5%,男毕业生的比例为60%,女性比男性高10.5%,可见,女毕业生的流动惰性明显高于男生。在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四种流动类型中,男性流动比例均高于女性,后期流动(男毕业生7.1%,女毕业生2.2%)最为明显。后期流动是指留在生源地就读大学、毕业后流动到其他地方就业的状态。这意味着,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更多会因为就业离开了生源地和就学地,因而选择跨省就业的流动方式。
(三)毕业生阶层流动的性别对比分析
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不仅是个体跨越校园的藩篱实现身体的空间区域流动,也是通过高等教育被纳入国家的制度性框架从而获得制度所带来的法定身份的过程。这种身份变迁是通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就业岗位、确定阶层的归属而获得的。
教育社会学常用代际流动表直观地描述毕业生阶层代际流动的情况。通过对父亲与子女的职业地位的代际流动频率(总流动率),显示什么阶层有更多机会向上流动,什么阶层更难向上流动或者不流动、甚至向下流动等[14]。本文借鉴这一方法对毕业生与其父亲社会阶层进行代际流动的性别对比分析,探究代际流动、尤其是阶层跃升与阶层固化方面的性别差异。
由于考察的是父子的阶层对比情况,此处仅选取问卷中父子阶层成对数据完整的样本,剔除未填答的、未就业的、出国留学和考研等的样本,共有男生517例,女生589例,计1 106例符合本处统计条件。这些样本的父子职业阶层代际流动情况见表3。
1.毕业生阶层流动性别的共同点
(1)劣势阶层毕业生实现了阶层的向上跃升
以中层为区隔线,以“优势阶层”表示父辈处于上层和中上层,“劣势阶层”表示父辈处于中下层和下层的统计发现,从劣势阶层(中下层和下层)流动频率看,处在劣势阶层的子辈比父辈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其中,男毕业生在下层的频数(18例)比父亲(69例)下降73.9%,女毕业生(16例)也比父亲(54例)下降70.4%。这意味着,劣势阶层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向中以上阶层的流动,表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一种动力机制,能促进低层社会群体的子女提升了社会的经济地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代际劣势地位。
(2)优势阶层的代际复制依然显现
表3-1、表3-2显示,以父辈处在中层为界限,父辈为上、中上层的子辈在上、中上层就业的比例(男毕业生共50例,占44.25%;女毕业生共49例,占34.75%),远远高于父辈为中下、下层的子辈在上、中上层就业的比例(男毕业生共82例,占30.26%;女毕业生共63例,占21.50%)。这说明,优势阶层的内部的复制和再生产现象(即代际继承)明显增强、代际流动明显减少,表现出“多进少出”的趋势,处于较低阶层的子女要想进入高社会阶层,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壁垒。
2.毕业生基层流动的差异性
(1)女毕业生突破阶层困境实现向上流动的能力弱于男毕业生
以性别和阶层分化作为维度进行分性别分阶层统计如表4。数据显示,男毕业生突破父辈劣势阶层的困境、实现向优势阶层流动的数量有82例(占30.26%),而女生仅63例(占21.50%),男生比女生高出8.76个百分点。男毕业生比女毕生有着更强的突破阶层代际困境,实现阶层跃升的能力。在这一典型的向上流动现象中,较之女毕业生,优势阶层表现为对男毕业生有较大的拉力作用。
(2)男毕业生“优势阶层”的继承性更为明显
表4还显示,毕业生在阶层代际的继承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男毕业生在优势阶层的继承和获得上,比女生更有优势。父辈处于优势阶层的毕业生继续在优势阶层就业的,男生为50例,占44.25%,女生则为49例,占34.75%。男生比女生高出了9.5个百分点。我国家庭资源的代际传承是以男性作为纵轴的,以“父—子—孙”等模式进行。在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逻辑下,女生常被排除在优势资源继承之外,表现出如上的特点。
(四)毕业生行业流动的性别对比分析
“职业性别隔离”是劳动力市场中男女被分配或集中到不同行业引起从业者性别分布的失衡状态[15]。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职业的性别隔离依然显现。为对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中的性别差异作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本文借鉴这一概念,提出“初次就业性别隔离指数”,并据此划分相关行业在初次就业中的性别友好类型,从而进一步揭示毕业生专业、行业和性别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演变逻辑。
初次就业性别隔离指数(D),指在初次就业中,某一行业中就业的女毕业生占女生总数的比值(简称女生占比,用Fp表示)与男女毕业生占比之和(用Fp+Mp表示,其中Mp表示男生占比)的百分比。公式为:D=Fp/(Fp+Mp)*100%,根据初次就业性别隔离指数,确定以下数值范围表示特定行业对于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友好程度:当某行业中D≥60%时,该行业为“女毕业生就业友好行业”;当某行业中D<40%时,该行业为“男毕业生就业友好行业”;“两性就业友好行业”则介于二者之间,40%≤D<60%。
在调查样本中,符合本次要求的男生样本为503例,女生样本604例。运用毕业生的行业性别隔离指数D统计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的性别友好程度,为进一步考察行业收益和性别、行业的关系,同时列出了2014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情况,如表5所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1.毕业生职业分布的性别隔离显现。表5显示,男性的友好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四个行业类别中。而女性友好行业则包括了住宿与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教育类、新闻出版业。从上述数据中行业的分布情况可见,男女在行业流动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隔离。
2.男性行业的收入水平高于女性行业。如表5所示,通过行业的性别分属和行业收入进一步匹配后发现,在前五名的行业收入水平中,其中男性友好行业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位列第2名和第4名。其中,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是100 845元,而交通运输仓储业工作水平是63 416元。从收入排名靠后的五个行业看,女性友好行业住宿与餐饮业位列收入排名最低,平均工资水平37 264元。这表明,行业的性别隔离不仅仅是不同性别的人口在行业之间的区隔,其背后还意味着不同的行业效益。这种行业的分布背后实质上是进一步再造了男女在行业中的差序格局,强化了女性在行业流动中的劣势地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以“性别”作为切入点,对调查所得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
1.男生的流动率高于女生,女生存在“流动惰性”。省际流动表明,女生“不动”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城乡流动显示,城市对农村男生表现更强的拉力作用;从阶层流动可看出劣势阶层的男生更有强劲的优势阶层流动的驱动力。可见,男生更能利用空间流动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凭借阶层流动改善代际困境。
2.毕业生的行业分布呈现出性别隔离现象,形成了“性别—性别专业—性别行业—性别工资”的演变逻辑。男生对应的是“男性—男性友好专业—男性友好行业—高收入工资水平”,对于男生而言,优势行业产生强有力的拉力作用,吸引男生进入,进而获得更好的行业收益。女生则恰好相反。
3.虽然来自劣势阶层的毕业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向上流动,但是阶层之间依然有着较强的壁垒,代际复制性流动明显,且劣势阶层的女生位于流动利益链的最低端,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故事重复”的假说。
(二)分析与建议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但几千年来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植于国人的伦理观念之中。传统的性别观念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对男性倡导“男儿志在四方”,鼓励向外发展;对于女性支持向内的,限制向外张扬。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表达内化成男生向外流动的“推力”作用,使得男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向外发展;女生则倾向于“留”而不是“流”。可以说,传统性别文化所构筑了一套“合理”的制度和规范,是两性就业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两性要在就业中获得平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必须在现代平等精神原则的基础上重构先进的性别文化。这种先进的两性文化核心理念是“男女平等发展、和谐共存”,男女两性并不是“占有与被占有”“救助与被救助”的二元对立,而是互依、共生、互助、共建的唇齿相依[16]。
第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虽带来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攀升,但其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品质依然不如男性。从专业分布调查可以发现,女性集中在传统的人文社会学科,而男性则在自然科技类专业集聚。在毕业生求职中,专业驱动他们向对应的行业流动,不同性别行业对应不同的收入水平,这实际上在性别、专业、行业、收入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相对稳定的逻辑演变:男性—男性专业—男性行业—行业收入高;女性—女性专业—女性行业—行业收入低。这种从性别到学科专业内部再到就业行业分布和收入,都显著存在着性别隔离,这维持和复制着社会秩序中一直存在的传统性别文化的格局。因此,从高等教育的入口处,革除高等教育专业的性别隔离,将有效阻隔性别不平等问题在就业领域的蔓延和发展。
第三,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实际是通过“就业”这一载体,重构新的毕业生个体或家庭关系和利益格局。由于制度和结构性因素的制约,男女毕业生在阶层流动中存在性别分化,其中劣势阶层的女性往往因阶层和性别的双重累积劣势,位列利益链的末端,继续重复续写并传递着既有的社会分层故事。因此,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还需要纳入性别视角,创设更加宽容和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
第四,当前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过度集中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主动到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毕业生的合理流动,但是政策更多出于对毕业生“理性经济人”的思考,却没有考虑到性别文化对个体选择所产生的作用力,实际上造成了就业政策的良好预期和客观效果之间的落差。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毕业生就业流向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对象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动性别敏感在就业制度政策中的制定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Faggian,Alessandra,Philip McCann and Stephen Sheppard.Human Capital,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Migration An Analysis of Scottishand Welsh Students [J].Urban Studies,2007(44):2511-2528.
[2] Kodrzycki,Yolanda.migration of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J].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2001(1):13-34.
[3] Gottlieb,Paul D.and George Joseph.College to Work Migration of Technology Graduates and Holders of Doctorate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627-659.
[4] 岳昌君.高校畢业生跨省流动的性别比较[J].教育与经济,2014(1):31-39.
[5] 敖山,丁小浩.基于性别差异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2):1-7.
[6] 赵晶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研究——基于空间流动网络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6(3):45-51.
[7] 曹星,岳昌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68-72.
[8] 陈婷婷.女大学生能找到好工作吗?——大学生择业质量性别差异的实证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5(2):81-87.
[9] 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J].大学教育科学,2013(1):92-99.
[1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76.
[11] 转引自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5):125-136.
[12] 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13] Faggian,Alessandra,Philip McCann and Stephen Sheppard.An Analysis of Ethnic Difference in UK Graduate Migra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0):461-471.
[14]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30
[15] 易定红,廖少宏 中国产业职业性别隔离的检验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4):40-47.
[16] 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5-40.
(责任编辑 陈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