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果 赵建国 于沐
摘要 冻害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气象災害之一,而选择适宜的品种是防御冻害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对小麦冬春性鉴别的各参数进行确定,形成了稳定可靠的标准体系,以期为小麦品种选育、区试、审定、科学利用、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冻害;冬春性;鉴别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67-01
低温条件下,小麦的反应可分为低温需求和适应。低温需求是指小麦生长早期,大多数品种需要一段时间低温春化。不同品种对春化时间、温度的需求不同,一般分为春性、半冬性、冬性。近年来,小麦区试中个别现象引起育种界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即个别单位故意混淆冬春性品种参加区试,一旦遭遇暖冬,有的品种抗寒性还未全部展现就通过审定,在以后的栽植过程中,如果遇到冬季气温正常、偏冷年份或倒春寒的情况,则会发生冻害,造成小麦减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因此,对于小麦品种的冬春性鉴别尤为重要。
1 小春春播综合顺序检测体系确立
通过系统研究,初步确定了小麦春播综合顺序检测体系,具体如表1~3所示。
2 实证分析
用上述标准方法[1]对2016年新选育的33个高产优质新品系进行了冬春性鉴定,3个播期互相参考和印证,结果如下:14个半冬性,3个弱春性,2个弱冬性,冬性类9个,春性类5个。鉴定结果表明,本评价和分级标准方法可行,选用对照可信。
根据阶段发育理论,小麦冬春性划分标准为萌动后经过0~3 ℃ 35 d以上抽穗开花定为冬性;萌动后经过0~7 ℃ 15~35 d定为半冬性;萌动后经过0~12 ℃ 5~15 d定为春性。但冯 岳等[2]人的研究表明,种子萌动后,低温条件对一年生的冬性植物起到“量”的诱导作用,而不是“质”的作用。
冬、春性小麦品种的适播、早播的总小花数、结实粒数及可孕小花数都极显著高于晚播。小麦晚播对于结实、小花分化发育的不良影响,春性品种小于冬性品种。可孕小花数及结实率影响穗粒数,但总小花数及结实率不影响穗粒数;大穗多粒基因型决定了可孕小花结实率。孕穗期小花数与叶鞘重、叶片重、叶面积、总干物重成正相关,与茎高不相关。另外,结实粒数与成熟期总单茎重、茎叶重、穗长、结实小穗数和穗粒重成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协调,可提高穗粒数及小花发育质量。
温光反应不同决定了小麦不同区域的品种种植[3]、春化特征,直接影响小麦品种的种植范围及利用效率。品种选择不当,将会造成黄淮冬麦区小麦生产发生冻害。小麦品种的2种特性有抗寒性和低温春化,不同品种中抗寒性强的品种要求春化时间一般较长。
3 结语
近年来,关于小麦冬、春性的研究较多,如不同品种春化所需光温及春化特性、如何鉴定冬春性等[4],并从生理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探讨,但其中大多数偏重于研究生理生化指标,而科学、直观实用的评价方法仍需探索。
目前,小麦品种资源基因重组非常丰富,随着杂交育种的广泛开展,不同表型层出不穷[5-9]。因此,当前小麦温光类型的划分已不能概括现有众多的品种资源。按照试验表型及育种者确定小麦区试品种冬春性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冬春性鉴别体系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4 参考文献
[1] 冀天会,张灿军,杨子光,等.综合顺序分类法鉴定小麦品种冬春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6197-6200.
[2] 冯岳,褚蔚,隋新霞,等.小麦冬春性人工低温春化鉴定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9-15.
[3] 赵虹,胡卫国,詹克慧,等.黄淮南片冬麦区主导品种春化基因及冬春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3):495-504.
[4] 王映红,董昀,李晓航,等.田间春播法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J].山东农业科学,2016,44(9):33-34.
[5] 陈龙.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品种冬春性与生育期的关系[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6] 王映红,董昀,李晓航,等.田间春播法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9):33-34.
[7] 马雪.豫中区不同冬春性小麦群体构建和光能资源利用的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4.
[8] 王锐,杨雪芹,李新华,等.最佳播期法鉴定豫北小麦冬春性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1-3.
[9]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等.小麦品种冬春性、抗寒性与广适性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