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五年大专部,山东 潍坊 261108)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是我国继九年义务教育后为各行业提供急需和紧缺人才而制定的教育计划[1]。职业院校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政策所向、大势所趋,只有在职场化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潜能。此外,职场化育人环境的企业文化对学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情操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职场化育人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岗位能力要求等精心设计,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也必须重新构建[2]。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理论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职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相比有较大差距,所以五年一贯制高职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在对各专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生源的特点,如文化基础较差,好奇、好动、好玩,思考问题简单,学习主动性不够,理解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薄弱,但可塑性强。为此,必须探索一套适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
职场化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企业对职场化育人模式的支持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进行构建,因此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是调研。我校(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每个专业都必须认真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区域分布与发展,岗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对职场化育人模式的支持力度,毕业生就业区域与就业岗位,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在校学生的学情与特点,行业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情况等。调查的方式有:实地走访、面谈交流,通过信函、邮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电话、微信、QQ和在线问卷进行调查,查阅网络资料。通过对调研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重构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专家论证意见修订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最终形成五年一贯制高职各专业切实可行的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
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职场化育人理念[3],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构建包括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方面的五年一贯制高职职场化育人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数学、基础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数学、实用英语、英语口语、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还包括物理基础课程,化工、水产等专业还包括化学基础课程。每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当增减,要与专业课相互融通和配合,按照“基础+提升”“合格+卓越”策略进行改革[4],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支撑专业课程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知识储备、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
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学生登录我校现代职教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在线测试;课中,即面对面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对疑难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并设计学习任务,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课后,学生再次登录现代职教课程平台完成课后作业,以消化、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互助学习和团队协作等多项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指德育、体育、美育、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等课程。
德育主要开设“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着重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田径必修课和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的体育选修课。
美育主要培养学生审美修养、民族情感、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5],通过开设大学美育必修课和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的美育选修课以及各种美育活动完成美育教学。
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专家讲座+义工+大赛+文化节活动+社会实践”多种形式进行[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生态环保等理念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采用学分制模式,要求学生的学分必须达到一定分值。必修课有“公共艺术欣赏”“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等,选修课包括“中华经典诵读”“国学文化”“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优秀毕业生档案和优秀毕业生宣传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
德育、美育、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等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开发现代职教课程教学平台,并组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体育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立足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岗位,从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进行整合、归类,形成学习领域及其专业课程。课程的前后续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前后续关系、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或工作流程、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因素确定。课程内容顺序体现工作任务由易到难、逐步提升,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的广度基本涉及本职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将各专业所对应的市级以上技能大赛的项目和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根据各专业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确定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除了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专业课程都要实施职场化教学。选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教学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产品等为载体设计教学任务或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每门专业课程的职场化教学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几门课程联合实施,学习成果可展示、可量化,并作为职场化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专业特点开设部分认知实训、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双主体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培养学生就业导向的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就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当下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7]。对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为重要,更应该结合学生专业,强化实践与应用。重点开设“创新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课,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实训等选修课,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实践教育,邀请行业企业创新人才进行指导等。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创新实践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并折算成一定学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学生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也可以折算为学分,可以与其他非核心专业课进行学分置换。
根据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培养要求,整个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情感教育,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认知、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等相关实训课程;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性专业技能、产品开发能力和运用技术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思维、团队精神等,开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训、拓展实训、人文素养等课程及相关实训;第三阶段为五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研发和管理能力,强化岗位实践与职业岗位素养教育,开设专业展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与教学环节。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因生源的特殊性和培养要求,必须构建一套符合其特点和要求的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建立在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职场化育人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和学生特点分析等调研基础上,并且经过专家论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该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