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常红岩
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在有效组织动员群众上还需要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包括基层群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且兼职居多,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工作空间有待拓展;社区居委会行政色彩较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自主性和实效性不足;社会组织动力不足、活力不足,发展规模和服务力量尚无法支撑其充分发挥作为社会矛盾“缓冲器”和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志愿者组织群体单一,多为社区老年人,专业性不强、服务能力偏低,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不到位;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动员机制的建立健全,有赖于基层各方力量的多元参与、有序协作、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格局的形成。
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在街道辖区治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党建带群建。街道党工委要高度重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不断激发基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活力。在街道大部制改革中,街道党工委应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在即将成立的党群工作部中,延续群团组织改革在干部配备上已经取得成果,加强街道一级群团工作力量,实现党建与群建共融共享。要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把区级、街道社会组织分类纳入枢纽型组织党建工作体系,把社区社会组织和民间草根组织纳入社区党建工作体系,把社会组织从业党员和积极分子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以党的坚强领导引领社会动员的正确方向。
摄影 秦焕钧
着力发挥群团组织的枢纽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妇联组织为例,纵向有市、区、街(乡)、居(村)四级组织机构,经过群团组织改革街道实现了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有效延伸了妇联工作触角;横向而言联系和服务了2666家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壮大了妇女儿童服务力量,初步形成了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新的网络格局。作为我市首批认定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应当更好地发挥在社会动员中的枢纽作用。当好政治上的桥梁纽带。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群团组织所联系和服务领域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两个全覆盖”。通过政治上的引领,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相关领域基层组织对群众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做好业务上的引领和聚合。以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实施项目为载体,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家庭教育、健康、环保、文化、安全、技能提升等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搭建社会组织展示和服务的平台。要探索创建多方协作的有效工作模式,妇联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就提出了“妇工+社会组织+义工+专业社工”的四方联动服务模式。提高日常服务管理的规范性。要重点加强公益型、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和联系服务工作,拓宽枢纽型功能覆盖面;要逐步完善购买项目等的相关程序和制度,做好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和社会组织的跟踪服务工作;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专业力量的培训,将群团组织建设成为表达和协调群众利益诉求的枢纽、实施项目和投递资源的枢纽、开展服务和凝聚群众的枢纽。
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目前全市注册社会组织已达五千余家,与社会各阶层联系紧密、接触广泛、互动性强,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动员组织和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因此,街道应该在做到“两个梳理”的前提下,将事务性、服务性、中介性的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社会组织来完成。要以有序化为基础梳理社会组织基本情况。要改变现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多、杂、分类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的状况,建立街道、社区备案类社会组织台账,加强对辖区内活跃的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和跟踪监测。要以有实效为目的梳理目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能够有所作为的问题。应聚焦社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依托社区孵化、成立专门的自律型、自治型社会组织,并扶持其发展,发挥其对社区治理的针对性作用。要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率先纳入街道及辖区内社会组织保障和服务的范围。
有效发挥志愿者的骨干作用。志愿者是促进社区和谐、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在护老助老、环境保护、课后托管、文化娱乐、健康卫生等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志愿者中蕴含的巨大的人力资源和服务能量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用是关键。深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注重社区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培训在社区建立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要完善计时和“时间储蓄”等形式的志愿服务回馈和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志愿服务主动性,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东城区东四街道暖心“帮帮团”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由较年轻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就医、就餐、购物、聊天等志愿服务,形成了志愿服务专业性、经常性的良性循环,极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和谐和社会安定。
广泛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公民是基层城市社会治理的主体。首都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根本在于群众的广泛参与、真正拥护和全力支持。一是要推动城市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将提高城市文明发展程度作为党群工作部的首要任务,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注重理念教育的经常化普及化实效性,从思想内容和行为载体的结合上做好首都文明市民的引导工作,要加强公民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守法、遵法意识;要倡导公民诚实守信,褒扬诚信的品格和行为。二是要完善法治体系建设。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尽快探索建立公民个人信用体系,奖励守信、惩戒失信,对违法违规的公民给予道德上的谴责、行为上的约束、法律上的震慑,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法律成本和代价。要奖惩联动,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