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萍
【摘 要】目的:探讨浅谈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疫情监测中疑似肺结核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方法,观察组给予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一般阳性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感染肺结核者有2例,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中感染肺结核有16例,感染率为6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现代結核病防治策略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中,可有效控制肺结核感染率。
【关键词】肺结核;预防;控制;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47-02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受到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结核病表现为“五多一高”的特点,即:结核病感染人数多,结核病死亡人数多,农村结核病人数多,结核耐药人数多,已患结核病人数多,传染性结核病疫情高据不下。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多、AIDS流行、耐药结核菌增加等因素,都为结核病的防治带来巨大的挑战[1]。本文通过选取4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给予其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分析防治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疫情监测中疑似肺结核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肺结核学会分会中肺结核症状标准。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8~72岁,平均(45.6±10.0)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9~73岁,平均(46.2±10.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方法,包括:常规做好各项检查,给予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包括:①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广播、报刊、电视、宣传栏、橱窗、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向患者介绍结核病预防知识。患者住院后给予入院宣教,使其了解卡介苗接种、消毒、隔离方法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嘱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以彻底治愈结核病。②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室内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日一次。被褥置于烈日下暴晒4~6h。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min,纠正其随地吐痰、随意咳嗽等不良行为。患者可痰液吐于纸上烧掉,或用20%的漂白粉浸泡6~8h。患者的的痰盒、便器使用5~10%来苏水浸泡2h。③指导卡介苗注射。对患者开展卡介苗注射,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此外还可给予PDD检查及X光照射,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④用药治疗。给予患者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告知其早期、规范、全程用药。对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可给予安灭菌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⑤增加营养与休息。结核病新发阶段应告知患者多加休息,同时应进食清淡的食物,以增加营养支持,一高机体抵抗力。此外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证身体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PDD检查结果和疾病感染率。注射后2~3天,注射处的红肿处硬结直径小于5 mm 为阴性,硬结大于5~20mm 为一般阳性,超过20 mm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DD检查结果中,观察组中强阳性2例(8.69%),一般阳性14例(60.86%),阴性7例(30.43%)。对照组中强阳性16例(69.56%),一般阳性3例(13.04%),阴性4例(17.39%);观察组中的一般阳性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感染肺结核者有2例,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中感染肺结核有16例,感染率为6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病是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感染结核菌后一般无明显的症状,但当其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消瘦、低热、乏力、纳差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女性患者可见月经失调。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2]。研究认为其发生原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酒、环境污染等原因有关[3]。目前,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肺结核疾病的重点在于预防。而控制肺结核流行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调查资料显示,影响结核病发现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当[4]。因此通过早期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纠正群众的不良行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积极意义[5]。此外对早期发现肺结核并给予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排菌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肺结核的预防及治疗宣传工作,从而有效降低疾病感染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结核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强现代防控策略对有效控制肺结核病情有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的防控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对降低肺结核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晓燕, 邵健, 徐里强. 2005-2015年常熟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3):386-388.
[2] 孙丽娜, 孙京涛. 结核病防治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23(3):177-178.
[3] 李文红, 王芳, 付莹,等. 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11):2097-2100.
[4] 刘艳玲. 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影响研究[J].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7, 4(16):00116-00116.
[5] 阿依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