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立德树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2018-10-30 09:41欧琴周琳琳余春芳徐祥杨靖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立德树人互联网+

欧琴 周琳琳 余春芳 徐祥 杨靖

【摘 要】 目的探索将立德树人价值观融入医学微生物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我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活动。结果不仅帮助医学生提高了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专业课的兴趣,增强了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使医学生更准确的认识了自我,成为实现医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结论医学高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教师通过立德树人传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人格的培养,可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医学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立德树人;医学微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40-01

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医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其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2]。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医学教学全过程,必须改变以往高等医学教育中重专业知识轻思想教育的局面。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学学科,是国家医学教育为临床医学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所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甚至是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医学高校一线《医学微生物学》专职教师,我们尝试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立德树人”价值观融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立德树人”是每一个医学高校教师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医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过去相比,表现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了积极性、自我倾向性和现实性等特点。随着传统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通过立德树人传授实现医学生人性培养与人格塑造,引导医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5]。

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要立德首先教师要有德,尤其是承担授课任务的医学专业课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到每堂课中,做到“润物无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目前高等医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往往采取大班授课,容易忽略医学生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的需求,专业课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具体事件的剖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不惧困难与挫折,勇攀科学高峰,甚至为科学献身的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教研项目(2015033)

作者简介:欧琴,1980.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肺炎克雷伯菌基因调控。

通讯作者:杨靖,1976.1,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和疫苗研制。

精神。比如讲到立克次体这一章节,普氏立克次体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捷克科学家prowazek,立克次体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国病理学家Ricketts。

二、“立德树人”是培养与时俱进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育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需要着重强调学生“德”的培养。病原微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生命健康。在教学中渗透“生命第一”的理念,培养与时俱进的医学人才需具备以下几点:

1.要有责任意识,明辨是非。比如在讲授抗生素与菌群失调关系时,强调微生物既可以维持机体生态平衡也可导致疾病,现今中国许多行业为了行业暴利和个人私利,特别是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病人菌群失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此唤起学生的正义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行为。

2.要有进取心。在介绍疫苗的发展史时,可联系到我国宋真宗年间人们已用“人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比Jenner发明的“牛痘苗”早了800年。通过对比,学生可了解我们的祖先對微生物学上的贡献,激发自豪感。但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和运用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有待于学生的努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

3.要有奉献精神。精准医学服务不但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功底,同时还需要有奉献精神。而不少微生物学科学家为科学奉献献身的故事感人至深,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临床医师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准确的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并不厌其烦,耐心的解答病患的疑问,进行正确的生活指导。

三、“立德树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运用

“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并渗透到各个行业。“互联网+”对教育机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等教育要素都带来深刻影响,并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老师需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把“立德树人”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组建网络班级群,向学生提供具体章节相关的“立德树人”

的人物及事件,可以是书面、PPT 及电子书籍,也可以是在线学习平台或视频网站,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从故事中内化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其次,通过“互联网+”应用于教学,鼓励学生课后开展德育辩论和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我们的教学改革尝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才能有更好的实际效果。

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高校专业教师只有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通过“互联网+”平台,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用爱浇灌,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医疗人才,为健康中国助力,最终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 祝福恩,张滨.切实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J]. 继续教育研究,2018(05):15-18.

[2] 任文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J].河南教育(高教),2018(03):18-21.

[3] 江莉,董炳凤,尚倬森.“中国梦”视域下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6):112-114.

猜你喜欢
医学微生物学立德树人互联网+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