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学科课程 培养关键能力

2018-10-30 10:35尹慧红
祖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重组培养能力

尹慧红

摘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美丽的长江之滨,巍峨的黄鹤楼下。2010.5我走进这所学校,85%的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学校环境陈旧、硬件设施落后,教师思想不稳定、教学质量低下、生源逐年递减,面对这样的窘境,作为校长,是墨守成规还是破釜沉舟?我的选择是:不破则不立,化茧才能成蝶!

关键词:课程 重组 能力 培养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美丽的长江之滨,巍峨的黄鹤楼下。2010.5我走进这所学校,85%的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学校环境陈旧、硬件设施落后,教师思想不稳定、教学质量低下、生源逐年递减,面对这样的窘境,作为校长,是墨守成规还是破釜沉舟?我的选择是:不破则不立,化茧才能成蝶!我们决定借助2000年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这块牌子,以“教育信息化提升课堂效率”为切入点,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助推学校全面、跨越式发展。8年时间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校园、优化了传统课堂、构建了tops课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华丽转身,学校成为全国信息教育有声誉的学校,收获了教育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双效成果。

“我们正在无可逆转地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变化、社会转型呼唤着教育的深度变革。21世纪,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围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周鹏程校长明确提出了“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的发展新思路,并将其写入《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如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华师一附中全体师生乃至全体家长的共识,学校文化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而在优秀学生层出不穷的同时,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被激活。学校正走向新的高度,那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湖北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华师一附中周鹏程立足国际科技与教育新竞争,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把一所名校成功地由素质学分制——主体赋能发展,带入关键能力培养新阶段,始终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教育应注重培养支撑一个人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要解决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问题,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必须转变。我们以学生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信息素养为核心创建“TOPS”课程。“TOPS”由主题 ( Theme ) 、规划 ( Organize )、实践 ( Practice )、 分享 ( Share )四个单词开头字母组成,即主题 ( Theme ):培养多元能力,构建学习主题。

规划 ( Organize ):运用所学知识,做好活动规划。

实践 ( Practice ): 探索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 ( Share ): 记录研究过程,分享活动收获。

我们将原来小学的13门国家课程,统整为五个学习领域课程,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思维》、《科学与技术》、《体育与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多样文明、全球视野、现代意识;课程更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课程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课程更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和健康地成长。

第一类课程:《品德与健康》(将国家教材《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四门学科内容统整为《品德与生活》。

再不改变教学内容前提下,将教学内容分成爱国爱家、文明有礼、自理自护、安全自救、力学善思、诚信友善、身心健康七个主题内容,教学中充分利用德育微视频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

第二类课程:《语言与阅读》(语文和英语:国家课程+口语+阅读+写作)。

语文:对国家教材进行重组,一二年级按内容整合,例如将自然景物、自然科学、人物品质、传统文化等相同主题的内容整合起来教学;三到六年级则与中学接轨,按体裁整合,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诗歌、童话等板块。原来语文7课时全部上国家教材,现在国家课时缩短为4课时,其余三课时上拓展的口语一课时、阅读一课时、写作一课时,这样的语文整合课,最大的优势是教学容量增大,效率增大,原来一篇文章要上一到两课时,现在我校语文课一课时上来两至三篇文章;其次,同主题文章一起上,教师不再具体讲每篇文章具体写作手法、文章结构、情感体验等,孩子们通过比较自己很容易找到同主题几篇文章相同点与不同点。

英语: 将《Join in》和灵通等教材进行重组,构成了Happy life 快乐生活、Funny school 趣味校园、Popularscience 大众科学、Colourfulculture 多彩文化4个主题内容,拓展了同一主题下的口语、阅读、写作课程。教师们将所有单词做成了微课,每节课上让学生根据微课10分钟自学。

第三类课程:《数学与思维》(国家教材+计算+思维+实践)。

按照知识类型进行教材重组,分成四个主题板块: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推理、应用与解题。同一主题下,拓展计算、思维训练和生活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三年我们进行语言训练,近一年我们利用图形(低年级用圆圈表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高段用线段图表示);强调学生学会知识后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我们做了三年的数学翻转课堂的研究,数学教师将人教版数学全册教材的例题讲解做成了498个微视频,将资源放入教育云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多途径,进行预习和复习。

第四类课程:《科学与技术》(将国家课程《科学》、《信息》、《综合实践》及地方课程《科技制作》四门教材进行重组。

我们将四门学科知识进行归整,分為知识与方法、创意与制作、分享与发布三个主题板块。

第五类课程《体育与艺术》,国家教材+教师特色。

在国家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师特色教材,以慕课的形式进行课堂学习和家庭学习,让教师特色转嫁学生身上,促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能掌握一项基本体育技能、乐器、绘画技法。

课程改变了学生1.必要的跨学科能力2.多维度的阅读能力3.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4.生活化的实践能力5.多元化的自学能力6. 全方位的信息能力。

国家课程的重组,校内外教师的优化,丰富资源的提供,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学习方式,积淀学生学习素养。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元的课程中体会创新、自主、合作,收获自信、成功与快乐!

学校获得国际生态学校、全国信息优秀案例全民低碳行动优秀学校、湖北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武汉市首批现代化学校、武汉市标准化学校、武汉市素质特色学校、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等。2013年7月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2013年9月,学校应邀参加了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经验交流会”,代表唯一一所小学做了大会发言;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的联合国案例;学校连续两年代表湖北省优质学校到全国信息教育现场会参展;学校承办了教育部组织的多媒体运用展示活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司长王延觉、刘昌亚、王珠珠馆长等领导多次到校调研……

每一个花朵都应该盛开, 每一个梦想都需要灌溉,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等待, ——让我们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10-15.

[2]潘海燕,小学教育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赵建梅.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剖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46-50.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猜你喜欢
重组培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