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课堂教育是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现有效课堂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基于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堂管理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促进高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战略目标。
关键词:学生特点 有效课堂 策略
一、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基本特点分析
(一)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向上
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正向,政治取向正确,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对改革发展和从严治党充分认可,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的认同感。大部分学生经常议论和关注的话题主要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社会热点,如食品安全、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就业创业、生态环境等。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认知和行为规范脱节的现象,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功利性行为增多,比如只注重对就业和升本有利的学习和活动,认为现在学生申请入党的动机不端正,将經济收入高和工作条件好作为择业首选标准。
(二)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强
现代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从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主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使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高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较为积极,但由于学习基础薄弱,缺少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高校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相对消极,波动性大。比如对于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选择进行自主学习,特别是轻视专业理论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薄弱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不断增多,性格愈加自信和张扬,更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渴望思想独立,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很多学生由于身心还不太成熟,往往表现出难以自控的无序状态。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在教学纪律的遵守方面,自我约束和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且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出现盲从。同时,高校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人本位主义倾向,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淡漠,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严肃性缺乏足够认识,自律能力不强,遇事处事不够冷静、理智。
(四)大学生心理冲突表现明显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往往娇生惯养,所以很多学生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荣誉感,再加上由于家庭过多的娇宠,学生自律性较差,因此不管是在独立生活还是自主性方面都相对较差。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高校学生心理冲突表现明显,出现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理想与行为脱节、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早熟与叛逆交织、网络社交热烈与现实社交淡漠反差鲜明等特点。另外,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将来面对就业压力较大,于是部分学生选择了逃避,破罐破摔,沉迷于网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旦这种自卑感反应在学习中,无疑会形成学习障碍。
二、基于高校学生特点的有效课堂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合理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管理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今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内容也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前沿性,就目前高校课堂教育使用的教材而言,普遍存在理论性强、系统性高的特点,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了要以学生特点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基于此,教师要正视教材的角色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转变教材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这种传统认识,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和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重新整合和加工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尽可能选取更贴切的真实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顺利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实现理论基础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和渠道,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精心设计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地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与教学手段的采取和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科学性,以学生性格特点和能力培养作为根本出发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灵活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出发重视教学质量,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信息和耐心;其次,教师要加强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学习,有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又寓教于乐,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教师还要注意真实案例的科学引用,例如可以通过仿真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全方位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
(三)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有效课堂管理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起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态度,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以平等地态度了解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合理把控课堂节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难题,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引出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是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最后,教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精神面貌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教师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使课堂管理更加妙趣横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重视课堂管理的审视与改进
尽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课堂教育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但是在具体的课堂管理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从学生特点和课堂管理实际出发,加强反思和审视,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课堂管理效果。首先,课堂管理审视工作要贯穿于整个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筹划、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总结阶段。其中,课前审视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进行调整,课后审视是要对课堂教学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为以后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参考。其次,课堂管理审视要突破教师的自身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公开课、同课异构等交流形式,帮助教师更加客观的看待课堂管理问题。最后,对课堂管理的审视和评价一定要合理利用,加以改进后应用于课堂管理实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育管理方案,然后在根据调整后的课堂管理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审视、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管理水平,是课堂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作为现代我国教育体系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首先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本校的课堂管理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的高校课堂管理效果,是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栗宁.教师有效提问教学行为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黄艳梅.基于高校学生特点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实践[J].海外英语,2014,(02).
[3]杨慧慧.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影响因素、方式[J].广西教育,2009,(33).
[4]马忠民.新时代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艺术魅力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7,(21).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