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伟 王峰 刘成彪
【摘 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麻醉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几率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出现异常的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6%和6%,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整体上比较安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59-02
接受全麻的患者在苏醒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的现象,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和预后,根据当前临床实践要求等可知,对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整体优势明显,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考虑到实际用药和具体情况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做好病症分析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防和指导,让患者尽快恢复。右美托咪定属于应用广泛的一种药物,在整个阶段结合预防要求进行后,能提升稳定性。为了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选择100例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麻醉后对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麻醉后对效果分析。两组都是50例患者,甲组中男女比例为2:1,年龄区间在60-79岁,平均年龄(68.2±0.5)岁。乙组的男女比例分是3:1,年龄区间在61-78岁,平均年龄(67.9±0.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后差异不明显(p>0.05),信息资料可以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的是芬太尼进行麻醉指导,对患者进行手术缝皮的过程中,进行静脉滴注,注射剂量为1ug/kg。乙组给予的是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0.8ug/kg的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在15min后按照0.2ug/kg-1·h-1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1]。
1.3 效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率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对统计软件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几率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几率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现象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出现异常的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6%和6%,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如表2: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种患者意识和行为分离的一种精神状态,出现在全麻苏醒的早期,表现为容易发怒和哭闹等。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了解具体发生机制,做好具体指导工作[2]。
结合当前医护指导的实际情况和其他情况等,尤其是在脑外科手术和骨科手术的过程中,躁动给患者手术效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引起苏醒躁动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麻醉原因、手术原因和患者自身因素等,术前给予抗胆碱类药物进行治疗,能提升整体优势。快速苏醒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躁动现象,此外在其他作用机制的影响下,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异常现象,结合当前具体治疗现状和实际情况等,提前进行干预指导,让患者尽快恢复。术后如果止痛不到位,则容易出现机械性刺激和其他异常反应,结合其他重要因素和异常反应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后,能避免出现严重的躁动现象,在后续干预治疗过程中提前对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围拔管期的风险控制是重点和关键,结合当前具体指标和实际要求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合理给药,提升优势,让患者尽快恢复[3]。常用的药物包括:镇静药物、镇痛药物以及活血药物等,根据当前实际要求等,阿片类药物有重要的优势,在整个用药的阶段需要了解激动剂的实际应用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药物对比工作,结合当前具体用药概况和其他指标等,右美托咪定的用药效果明显,激动中枢突触后以及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从而抑制手术操作或麻醉诱导等引发的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阻断疼痛传导。在整个过程中,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本身可能存在异常反应,根据实际用药情况和其他情况等,呼吸抑制很重要,根据具体指标可知,如何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很重要,在当前基础上需要做好预防和指导等工作,提前进行预防和指导,让患者尽快恢复,有效的预防指导有明确的优势,根据现有的预防要求和其他内容等,医护人员在当前控制和处理的阶段需要了解影響因素的变动趋势,只有严格按照治疗需求进行,才能提升稳定性。结合患者心率以及平均动脉血压数值变化等,在当前治疗的阶段,需要做好躁动对比工作,在预防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能过快,大剂量用药后进行血压值分析,避免血压值提升。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使其了解用药注意事项,提升麻醉依从性,尽快恢复,避免出现躁动现象[4]。
对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几率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出现异常的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6%和6%,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说明对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整体效果明显,在全麻苏醒期能减少躁动的发生几率[5-6]。
综上所述,在全麻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指导,整体优势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兵.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拔管期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1):152-154+168.
[2] 曾文聪.对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用右美托咪定预防其苏醒期躁动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97-98.
[3] 夏勇军,李军鹏,李萌,赵侠勇.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7):647-651.
[4] 谢晓玲,成国荣,谢宝容.右美托咪定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08):77-79.
[5] 薛金配,王军,宗川曰,费菲,雍辉.右美托咪定预防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45例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01):96-97.
[6] 薄惠龙,顾琴.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0):102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