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存在主义的表征及其传播

2018-10-30 10:15朱代伟
记者摇篮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由意志存在主义

朱代伟

【摘 要】存在主义源于20世纪早期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伴随文学同时兴起的还有表现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在银幕上呈现为荒诞离奇的故事题材、变形扭曲的造型。2016年上映的电影《托尼·厄德曼》深刻诠释了德国文化的存在主义精神遗产。

【关键词】德国电影 存在主义 自由意志

世界图像时代下人的精神存在困境

人类从母体中分娩出来,从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外部世界接触、产生联系,由此世界替代原生母体,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的母体。但是世界这个母体在经历人类几百万年的开天辟地、翻云覆雨、特别是三次近代工业革命的改造以后,它再也不是像原生母体那样混沌而温暖地包裹着人类,也不像上帝的伊甸园那样田园牧歌,一片清秀。现代工业和组织体系高效率地控制着这个世界的运转,而它构建起金字塔般的食物链体系,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庄园,庄园主们住着别墅,喝着最贵的红酒,乘坐最宽松舒适的航班飞往庄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到海岸边晒阳光、讨价还价地分赃着地球上资本力量还未完全触及的最后的处女地。

影片《托尼·厄德曼》将主题投射到了现代人交流困境的问题。主人公的父亲厄德曼是一位退休老人;他不修边幅、不善言辞、装扮古怪,不知道怎么灵巧表现自己,恰到好处地讨好他人,赢得好感,却又总想努力地向周围人营造一些自身并不具备的幽默氛围出来,但由于表现手法单一拙劣,反而显得自己有些滑稽。他的女儿伊涅絲,是一位努力晋升中产阶级的跨国企业精英,她干练、麻利、反应机灵,擅于巧言迎合讨好客户。但也有着现代都市精英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她孤独、在长期派遣的异乡罗马尼亚没有真正可以倾诉交心的朋友,而那些所谓的“闺蜜”都只是蹬着高跟鞋,抹着大口红,端着红酒杯和你谈一些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的狐朋狗友而已。她焦虑、皱纹已经爬上她不再年轻的眼角,胸部也有些下垂压抑,难缠的客户和接踵而来的工作谈判让她时时刻刻都不得不谨小慎微。

厄德曼借口旅游度假来到了伊涅丝所在的罗马尼亚。他们出席了重要客户的招待晚宴,此处再次出现荒诞的场景,主要以台词的形式呈现出来:乐于营造拙劣幽默感的父亲与客户一起,说了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厄德曼拙劣的语言和不协调的肢体动作,与懂得如何说体面话,擅用肢体语言的职场精英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处的强烈反差,在电影视听上营造了“荒诞”场面,这种断裂感源于我们习惯了的生活逻辑连续性和对话方式的对等性,当这种习以为然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呈现出一种荒诞的体验。不过,厄德曼很快通过自我身份角色的再虚构,重新进入到女儿的生活中。老厄德曼逐渐成为缓解伊涅丝焦虑精神压力的一股解药,不断引导女儿康涅丝正视生活的困境和美好价值,释放压力,帮助她找到“自为之存在”。

自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意志

在法国哲学家萨特看来,如果人在事物面前,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拥有“自由”的是自为的存在,“自为是自己规定 自己存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主动的,它永远在生成中,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是自由的“自由选择”。康涅丝也拾起自己内心世界呐喊的声音,在老厄德曼软磨硬泡的请求下,康涅丝毫不掩饰、真情流露以夸张真实而自然的肢体动作和接近破音的嗓音演唱了那首:《The Greatest Love of All》,这是伊涅丝压抑在灵魂深处的呐喊,而此时的她也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和宣泄,此时,她和周围世界困顿紧张的关系达成了暂时的和解。

但以何种方式走出焦虑出口,还是取决于伊涅丝自身。在之后的生日派对上,伊涅丝在穿也不是脱也不是的犹豫困难之下,最终选择了以裸体示人的形式来进行真正的狂欢派对。这预示着其在精神的困境中索性卸下了所有的负重与伪装,以真实袒露的自我,去面对他人庄重而彬彬有礼的虚伪。这反倒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然与轻松。穿着怪物长毛的厄德曼看到终于得到精神解脱的伊涅丝后选择黯然地离去。

此时女儿追了出去,充满爱意地望着父亲臃肿的体态背影和蹒跚笨拙的步伐,她抑制不住深情地拥抱了父亲,隔代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困境也在这短暂的瞬间得到了缓解,高度写实、自然地拍摄手法,也构筑了全片的高潮所在。不过,影片并没有落入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而是延续着荒诞。

片子结尾,伊涅丝在自家花园的门口戴起了厄德曼的假牙和假发头套装饰,假扮小丑逗乐。不过随后就取下,恢复出往日严肃、焦虑的面孔,似乎愉快的体验从未发生过。但是,幽默自嘲的精神永存,在原有基础上、成就自我,活得精彩,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这触及的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即解决人与所存身的世界的对立和解。

存在主义与德国文化呈现

德国的历史似乎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式的故事。在远古荒野时代,这里是日耳曼游牧先祖狩猎的森林,野蛮粗莽,后来这一群人却灭亡了辉煌的罗马帝国,并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了掌控欧洲大地的神圣罗马帝国,文明的光点闪耀,造就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德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传播主义色彩,德国传播主义先驱拉采尔认为,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移而扩散传播出去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随着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增强而逐渐减弱甚至消除。那些深刻呐喊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铁皮鼓》,再到《托尼·厄德曼》,一直未曾断绝。而作为本国文化的基因,自嘲精神体现了德国人的幽默、乐观、自信。存在主义消解了人在世界的异化趋势,给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提供了一个出口。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第899页.

[2]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第120页.

[3] 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商务印书馆,2014.

猜你喜欢
自由意志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探析秘书之独立人格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想象与自由:反思文学价值的一个维度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