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冰
当我们身处险境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向外界求救。同样,当身体遭遇“险情”时,也会发出类似的求救信号,这就是疼痛。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表示,疼痛有好坏之分,人们日常面对的常常发作的坐骨神经痛、头脑痛、头疼、肚子疼、牙疼等等都是坏痛,这些长期慢性的疼痛早已失去引起人体警觉的意义,只能给机体带来更大的损害,因而是坏痛;而好痛则是人体的报警系统,它往往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告诉人们,及时地去看医生,及时地避开危险。
疼痛是疾病的警示灯
不同的疼痛预示着不同的疾病,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则完全不同。樊碧发主任表示,我们日常形容疼痛的词汇大概有20—30个,准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程度以及疼痛给人体带来的痛苦感受,对疼痛诊疗是至关重要的。“成人中有30%存在慢性疼痛的问题,这其中又有30%的慢性疼痛病人无法用现代医学查出引起疼痛的确切原因,所以人群中存在着很多不明原因的疼痛患者。当各科患者遇到无法用简单方法控制的疼痛时,应找疼痛科医生进行专业化治疗。”樊碧发表示,当机体出现以下7种类型的疼痛时,需及时到疼痛科就诊:
1. 未查出明显病因的疼痛,如原发性疼痛。2. 疼痛病因清楚,但无特效治疗方法的疼痛,如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等。3. 各种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4. 神经病理性疼痛。5. 慢性内脏痛、软组织痛及头面部疼痛。6. 癌性疼痛。7. 各型创伤或手术后疼痛。
其中,癌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是指针对引起癌症疼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病因是癌症本身、并发症等。针对癌症患者给予抗癌治疗,如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可能解除癌症疼痛。
药物治疗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和规范化疼痛处理(GPM)原则。
用于癌痛治疗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微创介入治疗、针灸、局部放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适时进行非药物治疗,常常会获得明显的疼痛治疗效果。
微创介入治疗是指神经阻滞、神经松解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神经损毁性手术、神经刺激疗法和射频消融术等干预性治疗措施。通过硬膜外、椎管内、神经丛阻滞等途径给药,可精准控制疼痛责任神经而有效控制癌痛,并可降低阿片类等药物的使用剂量,减疼痛药物的毒副反应。微创介入治疗前应当综合评估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体能状况以及治疗潜在的获益和风险等。
癌痛不是症状是疾病
癌痛是伴随着癌症发生、发展的另一种疾病。它是伴随着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大类别疼痛及其综合症候群。癌痛不仅仅只是一种癌症的症状,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疾病。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癌治疗。据统计,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或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与抗癌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镇痛治疗是抗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应进行常规筛查、评估疼痛,并有效地控制疼痛。
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 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操作、放射治疗、其他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所致。
3. 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规范化治疗可有效管控癌痛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处转移,如骨转移和脑转移等,中晚期患者转移更为多见。常表现为中重度疼痛。癌性疼痛的發生,与肿瘤侵犯组织、肿物压迫神经、肿瘤分泌异常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等原因相关。同时,有些顽固复杂的癌性疼痛,一方面与肿瘤压迫或者转移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癌性疼痛的病程及疼痛治疗是否及时规范密切相关。
樊碧发主任表示,由于癌性疼痛如此普遍,且不少较为棘手,在疼痛控制和管理上需要从以下步骤入手:
重视初期癌性疼痛的处置,一方面需要加强原发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癌性疼痛的控制和管理。初期癌性疼痛管控不佳,往往会导致疼痛中枢敏化,导致后期控制愈发困难。
癌性疼痛治疗应遵循WHO推荐的“癌痛三阶梯原则”方案,以及NCCN成人癌痛指南(2016版)进行治疗。需要指出的是,三阶梯治疗方案,不是三阶梯药物的序贯治疗,其包含着三阶梯药物的选择,给药原则,剂量个体化,按时而非按需服药,注意用药细节等诸多方面。
“没有哪一个癌痛患者的病情是雷同的,作为医生需要明确疼痛原因,同时需要重视癌痛患者心理疏导,由于合并难治复杂性癌痛时患者往往处于中、晚期,不仅被疼痛困扰,还常被乏力、厌食、憋气等诸多问题困扰,需要将癌痛放到肿瘤姑息治疗中去通盘考虑,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樊碧发主任强调。
疼痛科治疗癌性疼痛有两项优势,首先,癌痛规范化治疗可以及早干预,持续跟进;其次,各类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对于难治性复杂性癌痛有确切疗效。
“癌性疼痛发生较为常见,且多棘手,但并不可怕,贵在规范化治疗,适时进行微创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管控的。”樊碧发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