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
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继“大气十条”之后第二个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设定以颗粒物浓度降低为主要目标、同时降低重污染天数的思路,促进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改善。提出要经过3年努力,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三年行动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注重源头治理、精准施策。从重点地区看,由于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计划将汾渭平原增加为重点区域,已经实现稳定达标的珠三角区域不再是重点区域。具体措施也更精准,如燃煤方面瞄准散煤替代、机动车污染治理瞄准柴油货车等。
目标和重点区域
此次重点防控区域调整,综合考虑了当前各地PM2.5浓度水平。珠三角地区已总体达标被调出。京津冀仍是当前我国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我国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同时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因此作为重点区域。第三个是长三角西北部,苏北、皖北一带城市群,PM2.5浓度已接近京津冀部分城市。
蓝天保卫战目标指标(2020年实现)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5年降15%以上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降15%以上
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降18%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降25%以上
重点区域范围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
长三角地区
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汾渭平原
包含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
因地制宜精准治污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过冬
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集中资源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散煤治理,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元整体推进。
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对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山区,积极推广洁净煤,并加强煤质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使用劣质煤行为。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20年,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直辖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下降5%,汾渭平原实现负增长。
调整运输结构
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
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全国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制定实施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在新能源方面,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
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重点区域使用比例达到80%;重点区域港口、机场、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油品方面,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
开展重點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
制定并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着力点,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聚焦重点领域,将攻坚目标、任务措施分解落实到城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以北京为重中之重,雄安新区环境空气质量要力争达到北京市南部地区同等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提出,秋冬季雄安新区环境空气质量要力争达到北京市南部地区同等水平。北京南部地区空气质量如何?北京市环保局此前通报,2013—2017年5年来,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均逐年下降,且降幅显著;2017年各区域浓度水平已经明显低于2013年,总体空间分布仍为南高北低特征,但南北浓度差距减小。
地方政府工作不力将被公开约谈
未来三年将强化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城市和区县各类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运维全部上收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行为的,监测机构运行维护不到位及篡改、伪造、干扰监测数据的,排污单位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从严处罚,追究责任。
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回头看”的重要内容,并针对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夯实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将严格考核问责。将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度和终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地区,由生态环境部公开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