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洪
摘 要:乡镇图书室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面向农村服务的一个节点,承担着丰富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塑造依靠知识致富成才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历史职责,是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文化发展服务的前沿阵地。最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基层地区图书室建设,以农村基层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积极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以乡镇图书室为节点的农村文化服务,不但能够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文化辐射效应,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理念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素养,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群众发家致富能力,最终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镇图书室 经济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对企业发展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乡镇经济建设,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全面提高经济效益。面对这种要求,就要求乡镇必须进一步拓展自身生产能力,资源节约能力和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从而更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所提出的要求。而乡镇图书馆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發挥着积极作用。
一、乡镇图书室发展存在问题
1.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乡镇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依然有部分领导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乡镇图书馆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建设,改善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他们往往将图书流动站点建设作为一项面子工程,作为广大农村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外观漂亮的装饰性工程来对待,常常将其作为一种达标考核的途径建设发展。乡镇图书室建设完毕后不能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员,图书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管理质量不高,投入使用后冷冷清清,并不能做到全天开放,使得乡镇图书馆应达到的文化惠民文化的功效和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严重影响到乡镇图书馆文化服务、经济建设职能的发挥。
2.乡镇图书室建设资金不足,藏书结构和服务质量难以达到群众需求
目前很多乡镇图书馆没有直接向当地财政申报关于图书室文献资源建设,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等正常运营所需要经费的权利,乡镇图书室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经费,主要来自于当地的文化部门,社会团体部门的支持,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严重。图书室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场地、图书、书架、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基础条件难以得到切实的保证。而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文化艺术休闲保健等方面的图书更是少之又少,不能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到图书室来借阅图书。由于乡镇图书室藏书结构和服务质量难以达到群众需求,严重影响到乡镇图书室文化服务和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职能发挥。
3.乡镇图书室管理机制不健全
乡镇图书室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乡镇图书室只是简单的看守图书室,主要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为主,很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乡镇图书室管理人才队伍,不能做好相应的服务宣传工作,读者阅读活动开展不丰富,缺乏吸引力。有一部分图书是将公共图书馆下乡所送的书籍,不经过分类,随意摆放,有的甚至连包装都不拆开,长期堆积在一个角落,严重影响到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强化乡镇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对策
1.切实做好乡镇图书馆规划建设
对于地方政府应该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深刻认识到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做好乡镇图书馆规划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区文化设施基础、广大农民群众阅读需求和图书馆服务,制定乡镇图书室选址定点标准,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服务效益考核等相关细则。营造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乡镇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改乡镇图书馆图书种类、图书室规模和设施条件,从而更好的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多样化服务。
2.完善图书资源采集配置机制
各个乡镇图书室在依托自身办馆特色的基础上,以上级公共图书馆下乡送书重建设为抓手,对乡镇图书室的图书资源进行有效完善。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优势,要结合地区读者需求,根据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特色,选购合适的图书文献。在选择图书之前,要做好读者调查工作,了解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信息需求,在确保图书室图书正常流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图书,要精选适合农民群众阅读,适合农业生产,适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图书,尽可能将农民群众需求最旺盛,用得着的图书增加到乡镇图书室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室的吸引力。图书室资源采集除了做好图书资源购置工作之外,可以采用管内采集与设备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充实乡镇图书室,图书资源。
3.创新服务模式
建立乡镇图书室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帮助农民群众增长知识,提高农业技能,最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乡镇图书室要及时转变过去传统服务理念,由过去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政府要发挥自身协同引导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投入机制,推动乡镇图书馆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在广大农村地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进一步发挥乡镇图书馆在信息推广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得乡镇图书室成为向农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有效载体,最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结语
基层地区群众获取相应信息途径较少,他们迫切需要充实科技知识,迫切需要获得情报信息。但是现阶段,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乡镇图书馆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更好发挥乡镇图书室在促进基层地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吕梁市农村图书室建设的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2]王行燕.关于农村图书管理的相关思考[J].办公室业务. 2015(09)
[3]吕蕴红.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下的农村图书室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