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锋
摘 要:运球投篮与运球绕杆是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体育项目库的两个篮球考试项目,它们有着不同的场地器材设置。基于“共生体育课堂”进行思考与分析,将两者的练习整合,提高了练习密度,促进了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体现了“共生体育课堂”中要求学生与场地器材、教材与场地器材等生态因子相互“融合”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共生体育课堂;篮球;场地器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7-0058-02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体育项目库中的篮球测试项目是运球投篮和运球绕杆。常态体育课中,笔者在“共生体育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这两个项目的测试方法、所考查的动作技术等要求,分析、反思了它们场地器材设置的特点,并进行了创新的设计,整合布置为一个练习的场地器材设置,不仅取得了学生练习密度与场地器材利用率相辅相成的“互惠”效果,还达到了两个项目的动作技术在同一个场地器材设置中练习的“共融”效果。
一、两个篮球测试项目简介
(一)运球投篮的场地器材设置
场地器材:在篮球场半场中进行,距罚球线端点两侧2m处和距罚球弧4m处各放置1个高1.2m的标志杆,起点设置在篮球场中圈线后(图1)。
测试时,学生持球站立于球场中圈线后,听到出发口令后,自行选择场内一侧运球绕1个标志杆后投篮(命中),接篮板球,再次运球绕过3个标志杆后投篮(命中),接篮板球后运球返回,当人和球均通过中圈起点线时结束。
(二)运球绕杆的场地器材设置
场地器材:在篮球场半场中进行,场内共放置7个标志杆(标志杆高度为1.2m),各标志杆间距见图2。
测试时,学生持球站立于右侧中场线后,当听到出发口令后,按照场内规定路线快速左右手交换绕杆运球(实线为右手,虚线为左手),当人和球均通过中圈右侧起点线时结束。
二、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场地器材数量偏少
两个项目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一定数量的场地器材,每增加1名学生练习,运球投篮、运球绕杆2个项目1次的练习人数,与所需的篮球数、篮球场数及标志杆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分别为:n∶n∶n/2∶3n与n∶n∶n/2∶7n(n为自然数)。如同时满足9名学生练习,2个项目所需的篮球数均为9个,篮球场地数均为4.5片,运球投篮项目所需的标志杆数为27个,运球绕杆项目所需的标志杆数为63个。显然,现实中的场地器材数量均满足不了2个项目对增加练习人数的要求。
(二)场地器材利用率不高
如果要同時满足所有的学生练习,所需的场地器材数量对中小学校来说,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理性的,因为1个项目的场地器材设置只是满足了1名学生的练习需求,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显然很低。
(三)练习密度偏低
鉴于两个项目的1次练习人数均只能有1名学生练习,且通过增加场地器材数量来满足更多学生同时练习是不现实的,因此,单纯按照两个项目图示的方法练习,就造成了1人练习,而大部分学生排队等候的现象,课堂的练习密度十分低下。
三、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
(一)对练习形式的思考
虽然两个项目的测试方法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场地器材的设置特点决定了其测试形式都是以个体完成测试为目的的。常态体育课中采取测试的形式练习,自然提高不了学生的练习密度。要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只有通过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布置成能同时满足多名学生练习的场地器材设置,形成常态课的练习形式。
(二)对动作技术的思考
从两个项目所考查的动作技术角度分析,运球投篮考查的是运球与投篮技术,运球绕杆考查的只是运球技术,但相对运球篮球中的运球技术,运球绕杆提高了运球的要求,即“按照场内规定线路快速左右手交换绕杆运球”。
(三)对场地器材改进的思考
既然两个项目都考查了运球技术,那就可在运球绕杆的运球时“实线为右手,虚线为左手”基础上,改进其场地器材的设计,增加投篮的场地器材布置,以实现1个场地器材的设置能同时满足练习两个项目的效果。
四、“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场地器材的创新设置
(一)“共生体育课堂”的含义
共生体育课堂:视体育课堂为微观生态系统,课堂中的生态因子(教师、学生、器材和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不完全是“教者”,学生不完全是“学者”,“师生”“生生”间通过对话和交往互动来达成各生态因子互助合作、共生共融的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知识、技能的提升,还有智慧的启迪,又有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形成,是师生各自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体现。[1]
(二)“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对场地器材设置的创新
“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结合对两个项目场地器材设置的反思,笔者进行了创新性的场地器材设计与布置。
图3是经过改进后的场地器材设置,在1片篮球场地中练习,共放置11个标志杆。9个标志杆在场地一侧组合成运球绕杆的练习设置,其中前7个标志杆(以图3中由右向左的顺序为例)的间距与运球绕杆测试方法的设置相同,第7、8、9个标志杆间的距离均为3m。第10、11个标志杆置于场地另一侧,放置于罚球线一端的延长线上,与同侧边线相距1m。有关图3中几个数据的说明:第4、7个标志杆的间距为8.5m,其计算方法为:第4、5、6、7个标志杆构成了1个边长为6m的正方形,其对角线的长度为=6m,6m≈8.484m。练习时,为便于放置标志杆,记为8.5m。另外,第5、6个标志杆连成的线段与篮球场的中线是平行的,第5、6个标志杆分别与第4、7个标志杆的平行距离是相同的,均是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3m,3m≈4.242m,记为4.25m。
练习时(如图3中箭头所示),学生从场地一端底线运球出发,通过场地一侧9个标志杆时,采取“实线为右手,虚线为左手”的方法依次运球绕杆,运球至篮下,投篮、接住篮板球后,继续沿场地另一侧2个标志杆运球至另一篮下(可要求学生用弱势手运球),再次投篮并接住篮板球后,运球出起点线。
(三)“共生體育课堂”视野下场地器材创新的效果
“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的场地器材改进设置,不仅收到了学生练习密度与场地器材利用率相得益彰的效果,更实现了两个项目的动作技术在同1个场地器材设置中“共练”的效果。
1.改进后的场地器材设置提高了学生练习密度
相对图1、图2以个体完成测试为目的的场地器材设置,图3的场地器材设置能同时满足多人练习,并形成了不间断的循环练习形式,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当前1名学生运球至第4个标志杆时,后1名学生就可运球出发。在起点同侧的篮下完成投篮后,就可运球至起点处学生队伍末端排队,等待再次出发。或者可将球传给队伍中第1个没有球的学生,自己则到队伍末端排队,等待接球出发。
2.增加的学生练习密度促进了场地器材利用率的提升
(1)提高了所使用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循环的练习形式,能使学生出发间距缩短,满足更多的学生同时练习,从而增加了学生通过篮球场地的次数、绕过标志杆的次数、投篮的次数,进而提高了所用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2)节省了场地器材的数量。对比图1、图2同时满足9名学生练习所需巨大的场地器材数量,图3在满足9名学生同时练习时,只需要9个篮球、1片篮球场及11个标志杆。
3.达成的两个项目动作技术在同一个场地器材设置中“共练”的效果,体现了“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教材与场地器材的“融合”
(1)教材为场地器材服务。既然现实中的场地器材数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学生练习两个项目,那么,只能要求两个项目的练习适应现有的场地器材数量。根据对两个项目分别考查的动作技术、运球路线等内容的分析,并结合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通过更改它们的测试路线,并巧妙设计出适宜练习路线的方法变通教材,从而服务于现有的场地器材数量,发挥现有场地器材的最大效益。
(2)场地器材的布置更好地练习了教材内容。改进后的场地器材设置,以两个项目均考查的运球技术为切入点,并兼顾了它们考查动作技术的侧重点与不同之处:运球投篮项目考查了投篮技术,运球绕杆项目侧重考查了“实线为右手,虚线为左手”的变向运球技术。这样的场地器材设置,同时练习了两个项目所包含的动作技术,更好地完成了教材内容的练习。
(3)鉴于南通市体育中考的统考项目都是在考前2个月公布的,且第三类统考项目中的篮球项目就是从这两个项目中选出的,因此,这样的场地器材设置,不仅仅是体现“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的教材与场地器材“互融”效果,更是“共生体育课堂”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领作用的体现。
五、场地器材设置的拓展
如果学生的运球变向能力较弱,可在图3场地器材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设计为图4“拓展设置图示”的场地器材布置,以增加学生练习运球绕杆的次数,提高变向运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嘉耀.师路纪程--南通新时代名师成长录[C].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561-564.
注: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杨浩;课题编号:T-b/201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