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富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强调要掀起“课堂革命”,要创建“以学习者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从教23年的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认同陈部长的说法,23年的教育实践,我也深刻认识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质量决定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的新时代教师,更要领悟教育的真谛,努力创设全身心服务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的一篇传统经典小说,应该教过不下四个轮回,记忆中每次教学时,总是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切入,这次在上次的基础上修改好教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教学任务。今年,当我再次翻开这篇课文,打开上一个轮回的电子教案时,我内心突然一颤,过去上课的情景还依稀可见。看到案头上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反思一:难道我今年的教学还是“涛声依旧”吗?过去这么教,今天这么教,剩下的十几年教学生涯还这么教吗?难道就不能因时而变吗?
反思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课堂观念。课堂要由“以教定教”向“以学定教”转变,由“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由“以学生被动学”向“以学生主动学”转变。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学生主体观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动态分析学生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发展轨迹,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这些我都做到了吗?
反思三: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过去,一间教室,数十个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着一篇课文,作为语文老师,我似乎从未怀疑过这样教学的合理性,因为通过经典文字的讲读,好像也可以进而举一反三,最终形成语文素养。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核心素养时代,课堂教学怎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还能穿新鞋走老路吗?
短暂的反思,坚定的决心:变,一定要变!变,就要把过去的教案归零,一切从头再“备”。备课不变,课堂就不变;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所以,课堂教学改革不能是对传统课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革,要真正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和教学价值观。
在传统倡导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辅导“五备”中,我结合自己的理解,重点选择了如下“三备”:
首先,备理念,观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无论教育怎么改革,课堂始终是老师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第六部分“实施与建议”的第一条“教学与评价建议”中写道:
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分享、沟通和协作,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中,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结构形态,或者说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要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研究理论,它用数字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如下图: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的留存率极低,特别是听讲的方式,而主动学习方式中的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的留存率要高很多,最高达90%。从“听讲”到“演示”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式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保存率无法超过30%。金字塔底端的方式,则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率高很多。作為教学活动,据此理论,老师带张嘴讲,学生带着耳朵听的课堂,效率是很低的。所以教师则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备文本,熟读深思成“教”于胸。熟读并吃透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师首先就是要走进文本深处,掌握文本的密码,不然,“以其昏昏”怎么“使‘生昭昭”?备课时,我再次略读了《水浒传》,精读了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反复咀嚼了课文选段,查阅了作者资料,浏览了与课文有关的评论、赏析等资料,对课文理解有了一种全新的灵感和认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似重点在一“风雪”上,但仔细思索全文,贯通全文的却是一个“火”字。
一是小说情节:“火”张“火”弛
抓住林教头怒“喝”杀贼主要是为了泄心头的怒“火”,全文情节就可梳理如下:
沧州遇故知——忍“火”(明知陷害、毫无恨意)
酒店授杀机——燃“火”
买刀寻仇人——泄“火”
接管草料场——熄“火”(林冲)
(设“火”)(陆谦)
夜宿山神庙——避“火”
火烧草料场——点“火”
血溅山神庙——泄“火”
从上文看出:林冲有一个“忍‘火—— 泄‘火——熄‘火——泄‘火”的变化过程。如此一“火”贯之,使情节结构紧凑,而且张弛自如。林冲难中逢故人,这是情节大张之前的大弛:东京不速之客“闪”进酒店“燃火”,情节骤然由弛变张;林冲买刀“泄火”,这是“张”弩之末,可几日后,林冲“心下自慢”,情节由张变弛,构成第一波澜。林冲接管草料场怒“火”全消,情节松弛到零点。林冲雪夜沽酒,草厅坍塌,投宿庙中,情节又由弛渐张,到陆谦“点火”烧草料场,不共戴天的仇敌意外地来到庙下避雪,同林冲只一墙之隔时,情节张到惊心动魄的高潮。结局中,林冲手刃三贼以“泄其火”,情节也由张变弛。
二是人物性格:“火”中凸现
林冲的性格是一个多维系统,既善良反抗,又隐忍幻想。其性格的发展过程在“火”中得到了鲜明的凸现。
遇故知,自陈身世(忍“火”)
——善良侠义、逆来顺受
知险情,买刀寻仇(汇“火”)
——强烈反抗意训
慢其心,接管草场(熄“火”)
——动摇幻灭、委曲求全
逢仇人,血溅神庙(泄“火”)
——反抗斗争
以上鲜明地展示了林冲性格由“软弱——反抗——动摇——彻底反抗”的变化历程,再现了一个隐忍求全成长为坚强反抗,最终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的梁山好汉形象。
三是小说线索:“火”“水”不容
纵观全文,文中始终有两股力量在较量,在斗争。一条是以林冲为代表的“火”线,一条是以高太尉、陆谦等为首的“风雪”线(即“水”线)。“火”线始终处在“风雪”线的压迫和威逼之中,二者“水”“火”势不两立。山神庙是“水”“火二线的交织点,也是正反两股力量第一次正面交锋的战场。“血溅山神庙”郑重宣告:“水”终究是浇灭不了“火”的;血溅风雪是“火”的喷发,是反抗宣言。
四是小说主题:“火”逼民反
对于林冲这样一个有着“小康”生活水准的教头来说,地位不错,生活安定富裕,这就决定了他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少“李逵式”的反抗精神,这从前面的情节发展中就充分表现了出来。像他这样的军官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走上反抗道路,广大人民生活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在这场斗争中,促使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是一个“逼”字。特别是陆谦的一场大火,也“逼”光了林冲的奴气和屈气,使他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同时也鲜明地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封建社会里,在统治阶级的无情威逼下,为了生存下去,人民群众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水浒传》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被“火”逼上梁山的人生道路可以看出,封建统治阶级是如何丑恶和肆无忌惮,而赋予他们这种权力的归根结底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制度:林冲的雪夜上梁山,也预示出: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以上认识只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解,教师的不等于学生的,我不能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但我想:如果能引导以“火”贯穿全文的教学,定能收到“牵一‘火而动全篇”的好效果。
第三,备教法,让课堂上“学生思维可见”。教师有明确、清晰的课堂教学理念还不行,还要具备把这种先进理念落实在课堂具体活动中的能力。特别是教师对课文有了全新的解读,怎么样把自己的这种解读用能力的手段内化为学生的理解,而不是教师贴标签给学生,这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群体和最快的教育发展速度,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比较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比较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显得薄弱,造成社会创新能力不足,各个领域缺少国际前沿的领军人物,“钱学森之问”是我们无法绕开的痛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许多国家的教育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人,转向了提升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上来了。
对比中美教育差异,美国的课堂充满讨论、辩论和自由提问。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背后蕴含的丰富理念至少可以归纳为两点:一、学生不仅向老师学习,而且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同学交流并互相学习,教师绝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二、同学拥有和老师同等的提问与质疑的权利。而我们中国的课堂截然相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执行校长傅雪松曾在中英校长对话沙龙上谈到,中国的课堂最需要改变的是如何把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怎么让老师在课堂上少讲。
我認为,中国课堂最缺乏的是思维,课堂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通过对课文的辨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学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需要思考;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还需要有点勇气。这几句话说得很精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只有会思考并能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帮助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基于这种认识,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与鉴赏培养阅读能力、通过表达与交流培养表达能力、通过思维与探究培养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了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到真实情境、学生经验。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原著,并播放了《水浒传》电视剧第7集《风雪山神庙》教学片,要求学生用心去看、去读,去含英咀华。
第二步:采取“开茶馆、话林冲”方式,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去讨论,去发现问题,要求每个小组要提出1个有质量的问题,并阐明提出问题的理由,在全班展示。
第三步:在学生分组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捕捉有价值的线索,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完成对课文的教学。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甚至可以说颠覆了我过去的想法。在第二步的“问题展示”中,6个小组分别提出了如下六个问题:
①古典小说最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吗?
②从林冲的经历看,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这个男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③课文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题目有三个要素,“风雪”似乎有语病?“风雪”这个要素怎么理解?
④人们都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而108将中的许多英雄甚至是被梁山中人诱骗上山的,这如何解释?
⑤从小说前几回看,林冲始终“不出手”,但最终又“出手”了,“不出手”与“出手”意味着什么?
⑥我们认为林冲是典型的“火影忍者”,看似懦夫的心中到底藏着哪些“火”?
听了六个小组的问题展示,我惊喜不已,学生经过阅读、讨论集体提出的这六个问题,个个都有一定的质量,真是“有舞台就有精彩”。
我想,平时课堂我们教师总是一味提问,学生回答,很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答案,有时我们自己把课文分析得让自己心花怒放,但学生接收了多少却是一个未知数,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味道?
同时我又想:分析学生提出的这六个问题,不都对应了我们传统小说教学的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要素吗?特别是第二、第六个问题,学生都能透过文本表面探究实质,符合“冰山理论”原则,而且和我对文本的解读大同小异。再对照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我灵感一现,以“冰火两重天”二元对比为纲,综合学生问题重新构建了三个问题,组成问题束,让全班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解决。
问题一:林冲是《水浒传》里一个有代表性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
问题二:林冲内心到底似什么?这和标题以及课文反复描写的“风雪”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从林冲刚开始的“不出手”与最终的“出手”,反映出一个怎样的过程和历程?
学生通过探究问题一,实际上探究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序幕——沧州遇故知,开端——酒店授杀机,发展一——买刀寻仇人,发展二——看守草料场,发展三——夜宿山神庙,高潮——火烧草料场,结局——亲手刃仇敌,尾声——雪夜上梁山。同时把握了林冲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善良侠义、逆来顺受(遇故知,自陈身世)——内心强烈反抗意识(知险情,买刀寻仇)——动摇幻灭、委曲求全(慢其心,接管草场)——反抗斗争(逢仇人,血溅神庙)。林冲实际上走过了一个“软弱→反抗→动摇→彻底反抗”过程。
学生探究问题二,实际上重点理解了小说的线索和环境“风雪”的内涵。小说的明线是林冲的行动,潜在“冰山”底下的是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小说的暗线是高俅一伙的谋害,外显出来的是“风雪”。在“冰”与“火”的相互交织、对抗中,体现出了题目“风雪”的极大内涵:山神庙前,雪欺火势,风助火威,火增人怒,林冲如狂风暴雨一般怒杀仇敌,淋漓尽致地报了新仇,雪了旧恨。所以,“风雪”的表层含义就是风和雪的自然环境描写,深层含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理解为一个动作,“像风一样雪恨”,对应“火烧”,暗示了水火不容。
学生探究问题三,实际上让学生从林冲性格发展、变化历程探究小说主题。林冲之所以开始“不出手”,就是因为善良安分、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一味的“忍”,后来之所以“出手”了,就是因为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复仇抗争,选择了“反”,在“忍”与“反”中鲜明地体现了一个“逼”。选文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这个主题,透辟地说明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
回顾这个轮回的教学,再回忆前4个轮回的课堂,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的感觉,感觉在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天地。前4个轮回,感觉自己把自己教懂了,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我到目前并不知道。而这个轮回,我感觉是学生把我教懂了,学生自己看教学片,自己研读原著和课文,自己打磨小组要提出的问题,自己探究老师构建的问题……我发现了学生潜在的兴趣,以及潜在的思维能力。
这次教学,我觉得,在内容上和以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对课文有了一点心得理解。但是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二是我开始成功转型了,由一个过去习惯滔滔不绝的“教者”,退身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总结者。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变化,我有如下三点强烈感悟:
一是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意识。教育全面進入核心素养时代,为了让核心素养能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了“落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教育质量在课堂、素质教育在课堂、核心素养培育在课堂,离开了课堂谈素质教育,谈教育质量,一切都是空谈。
二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教学和改革要靠教师来实施。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再也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要充分估计学生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解读文本和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上。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告诉我们教育需要互动,需要启发,需要唤醒。
三是课堂“动”起来才有教学质量,课堂要让学生“思维可见”。“让思维可见”是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使教学远离对考试分数的数字化结果及工具性评价等片面追求的一种教学思想,也是真正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原则。早在2011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罗恩·理查德(Ron Ritchhart)博士就曾对此研究著书,并努力在课堂上进行“使学生理解力和思维透明化”的实践。如今,在加拿大的学校,“让思维可见”的教学理念落实于课堂,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通过课堂环境的营造、研究项目的创设及教学工具的丰富,加深学生对所学课题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我们最需要建构的是“思维课堂”,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培养。
备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积淀、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诸多环节中,我以为备课是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环节,备课质量影响上课质量。而备课考验的又是一个教师教育理论的储备和教育素养的积淀,有些课甚至需要“终其一生而备之”,就如李镇西先生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