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立骨:长文短教的一个尝试

2018-10-27 10:58黄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梁衡词作言说

黄勇

《把栏杆拍遍》是现代作家梁衡的代表作之一,現收录于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主题单元。文本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而又命途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与一般写人散文相比,本文除了篇幅较长之外,它还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表达上兼具抒情与议论之美;其次,它写的是历史人物而非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再者,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穿插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8首词作。对于这样一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头绪纷繁的散文,若按照传统思路按部就班地教学,往往是治丝益棼,重点突不出、难点攻不破。那么,对于这样一篇长文、繁文,教师如何度情定点,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我们的做法是紧扣“唯一性”,为课堂“立骨”。

一、品读表达“情路”的语言,提取“骨”词

王荣生教授指出,散文阅读教学,要驻足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揣摩作者的情思,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就《把栏杆拍遍》这篇散文而言,“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容易理解,即梁衡笔下的辛弃疾。那么,如何揣摩作者情思,关注作者独特情感认知呢?我们认为,从作者表达“情路”的语言入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据此,上课伊始,笔者提出“快速阅读文本”的要求,让学生直接找出文本中最能集中体现梁衡对辛弃疾情感态度的段落。

学生快速浏览文本,自然将目光聚焦于文本第1自然段“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从内容上看,这一自然段不仅概括了辛弃疾数十年的人生轨迹:由“行伍出身”到“以武起事”再到“以文终身”,而且末句中的“唯一性”、“独特地位”两个短语更是点出了辛弃疾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从作用上看,第一自然段寥寥两句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功:一是使行文线索分明;二是点出立文之“骨”:唯一性。“唯一性”是全文之“骨”,文本内容紧扣“唯一性”展开。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唯一性”在文中的关键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朗读感知与追问讨论的方式。首先点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要求重读关键词语。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抓住“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不约而同地将重音落在“只有”“注定”“唯一性”“独特地位”等词语上。在点评学生朗读之后,我顺势追问:在同学们重读的这些词语中,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梁衡对辛弃疾的情感态度?这一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自然拎起了文本“骨”词“唯一性”。

二、关注言说对象的经历,阐释“骨”词

拎取“骨”词“唯一性”以后,如何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思维,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唯一性”的内涵就成了整个教学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从作者言说对象的经历入手,去分析“唯一性”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结合文本内容,学生不难发现作者言说对象的经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南渡前拍刀催马、驰骋沙场充满神奇色彩的行伍经历;二是南归后时弃时用、屡遭贬谪弥漫悲剧色彩的为官经历。这前后两段不同的经历,也正暗示了辛弃疾“武起文终”的人生遭际。“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文人常常遭受轻视,因此他们渴望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正如唐代诗人祖咏所言“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而辛弃疾却以武起事、以文终身并成为大诗词家,相比封建社会的其他武将文人其人生经历确实具有唯一性。

弄清这一问题之后,笔者进一步总结、追问:言说对象辛弃疾“武起文终”的经历,不仅成就了其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同时也成就了其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请问其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又体现在何处?学生很快筛选出第4小节的“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和第7小节“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两句话。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辛弃疾词作这两个“唯一性”的表现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是带领学生关注言说对象的人生经历。

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呢?这里的“刀和剑”又该如何理解呢?学生通过默读第4小节,提炼出这里的“刀和剑”指的是“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根据文本内容,这种凛然的杀气和磅礴之势又是源于辛弃疾拍刀催马、驰骋沙场充满神奇色彩的行伍经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第2小节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在这段节选文字中,辛弃疾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这一点从文本中穿插的词作《破阵子》中的“挑灯”、“看剑”等细节处也可见一斑。试问,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又有谁能有辛弃疾这样的能耐呢?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辛弃疾南归后时弃时用、屡遭贬谪弥漫悲剧色彩的为官经历。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

品读这段文字,我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一连串数字,抓住这一连串数字,学生不难总结出作为政人的辛弃疾难受朝廷重用,政治失意,仕途坎坷。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辛弃疾这一政治悲剧呢?笔者引导学生齐读第8小节。学生总结归纳原因如下:

第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第二、他工作认真执着,遭人诽谤,诋毁其独裁犯上;

第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不停上书,不停唠叨,不停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让主和苟安的南宋朝廷心烦。

这些实乃辛弃疾之优点,但在南宋统治者看来却是令他们心烦而不能容忍的缺点。所以,心怀忧民情、复国志,拍马催刀、渴望驰骋疆场报国杀敌的辛弃疾立即失去了他手中钢刀与利剑,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一枝羊毫软笔。在软弱的南宋小朝廷他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笔走龙蛇,鸾翔凤翥,把自己的呼喊、悲愤、遗憾、无奈、落寞化作血和泪倾注到诗词中,借诗词表达自己的忧民情、复国志,倾诉自己的忠心与痴情。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穿插的诗词加以印证。如《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表达的的是辛弃疾的遗憾与悲痛;《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的是辛弃疾的抑郁与悲愤;《永遇乐》中“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流露的是辛弃疾的自嘲与无奈;《水调歌头》中“窥魚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显露的是辛弃疾的落寞与孤寂,等等。

正如作家梁衡所言:“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煎熬。”梁衡的这一段话精准地概括了辛弃疾独特的人生经历,精妙地阐释了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与其词间的关系,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辛弃疾及其词作“唯一性”的原因。

三、玩味穿插的对比性内容,深悟“骨”词

梁衡除了紧扣言说对象的人生经历来表现辛弃疾及其词作“唯一性”的特点外,他在行文过程中还巧妙地穿插了四处对比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采用求异的思维方式品读这四处对比性内容,将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唯一性”的理解。

细细分析穿插的四处对比性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主要是围绕辛弃疾的从政经历、词作内容以及词作风格三个方面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聚焦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采用求异的思维的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从政经历方面的对比。在从政经历方面,梁衡主要采用陶渊明、白居易与辛弃疾进行对比。通过对这一层对比的分析,学生明白了陶渊明式从政是浅尝辄止、绝不染政;白居易式从政是长期在政,亦政亦文。相比之下,辛弃疾是随着时局起伏,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但始终保持着一颗对国家民族比天大、比火热的赤子之心。在词作内容方面,梁衡主要将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以及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进行对比,通过这一层对比的分析,学生归纳出无论是杜诗还是卢诗,它们在内容上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而辛词充满的是一种真刀真枪式的凛然杀气和磅礴气势。在词作风格方面,梁衡主要将辛弃疾与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相对比。同是豪放派,但在梁衡看来苏轼的词作缺乏民族仇、复国志铸就的词魂,缺乏胡尘飞、金戈鸣炼就的词威;与柳永、李清照相比,虽同写多愁多情的婉约词,但辛弃疾的婉约言愁之笔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以上我们引导学生围绕从政经历、词作内容、词作风格进行多角度地对比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唯一性”特点的认识,使这一特点在学生的眼里与心里真正“树立”起来。

四、品鉴文本传达的核心思想,升华“骨”词

通过紧扣言说对象的人生经历以及玩味文本中穿插的对比性内容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辛弃疾“唯一性”这一特点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也极有可能使学生陷入一个片面性的认识误区:即学生一味的褒奖辛弃疾而贬低中国历史上其他伟大的文人。为了避免学生陷入这个片面性的认识误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梁衡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同时要经历时代动乱的折磨并被迫冷静思考的诗人或词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诗人或词人”设计主问题:辛弃疾在文人中是唯一的,但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众多伟大的诗人、词人,那么,在梁衡看来到底什么样的诗人或词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诗人或词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本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学生朗读文本末段,思考交流得出如下结论: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历史时期;有思想光芒;有艺术魅力。可以说学生总结出来的这三个因素都是正确的,但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因素呢?我继续追问。学生讨论一致认为是有思想光芒。那么,辛弃疾的思想光芒主要是什么呢?学生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自然能够总结出是渗透至辛弃疾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学习至此,为了避免学生陷入片面认识的误区,升华学生对“唯一性”的认识,笔者再次追问:从小学至今,我们接触了不少诗人与词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光芒吗?这一问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同学说身处困境,仍旧保持一个乐观、豁达、洒脱的态度是苏轼的思想光芒;有的同学说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是杜甫的思想光芒;有的同学说追求自由,蔑视权贵,鄙弃尘俗是李白的思想光芒……此时,我适时总结: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选择,由此可见,以上同学们所提到的诗人、词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光芒,只是这种思想光芒的外显形式不同,因此,他们和辛弃疾一样都具有“唯一性”。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也能有自己的思想光芒,那么,我们同学也是具有“唯一性”的。

通过以上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源于文本,走出文本,对“骨”词“唯一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升华。

余映潮老师在《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中有言,长文短教,妙在选点。以上我们以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教学为例,精选文本“骨”词“唯一性”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采用“一词立骨”的方式来构思整个课堂教学,不仅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层次感、聚焦度,同时也是在长文短教方面做出的一个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79.

[2]余映潮:长文短教 妙在选点——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2(9/B):19-20.

猜你喜欢
梁衡词作言说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幸福三重揍
秋天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
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的几个问题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