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路培,庞凌波
美国著名建筑师、后现代主义建筑领袖、199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2018,图1),于9月18日在家中辞世,享年93岁。作为《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作者,文丘里既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研究的先锋人物,亦为其设计理论的践行者。1960年,他与妻子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共同创立了文丘里·斯科特·布朗事务所(VSBA),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VSBA事务所的著名项目包括海滨住宅(Beach House)、母亲住宅(Vanna Venturi House)、富兰克林故居、艾伦美术馆等。文丘里强调建筑应当根植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以地域的历史和传统为依据,并据此批判现代主义的同质化与“单调无聊”。□
近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将2019年度RIBA金奖授予尼古拉斯·格里姆肖爵士(Sir Nicholas Grimshaw,图2)。格里姆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英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伦敦市滑铁卢国际换乘站和英国康沃尔的伊甸园工程是其最负盛名的两个作品。前者曾获得RIBA1994年度最佳建筑奖(即斯特林奖的前身)。格里姆肖1980年开始独立执业,如今他的团队已拥有600余名员工,在世界多地设立了工作室。金奖作为一项终生成就奖,设立于1848年,由英国女皇亲自签授。该奖项旨在奖励对推进建筑学的发展做出过直接或间接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往届金奖获得者有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185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1)、诺曼·福斯特(1983)、弗兰克·盖里(2000)以及扎哈·哈迪德(2016)等。RIBA金奖的颁奖礼将于2019年初举行。□
近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公布了2018年度英国最佳建筑奖暨斯特林奖,授予了位于伦敦的彭博社欧洲总部大楼(下文简称“彭博总部”,图3)。彭博总部由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务所设计,建筑面积多达10.2万m2,占据整整一个街区,堪称伦敦市内继圣保罗大教堂之后最大的石头建筑。彭博总部由两栋建筑组成,共10层,两栋建筑之间由一个连桥相通,可容纳4000名员工,并设有地铁站出入口、咖啡厅、餐厅以及一座古罗马神庙博物馆,力图从尺度、用材等各方面与周边的城市环境相协调。RIBA主席本·德比希尔(Ben Derbyshire)对此评价道:“彭博总部是一座千载难逢的建筑,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福斯特事务所用了多年时间,对如何颠覆现有城市环境中办公场所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最终“突破了建筑学中研究与创新的界限”。□
近日,建筑师谢尔盖·乔班(Sergei Tchoban,图4)被授予2018年度欧洲建筑奖(European Prize for Architecture)。乔班于1962年出生于圣彼得堡,1989年开始独立执业,1991年移居德国,现分别在俄、德两国拥有自己的事务所SPEECH和Tchoban Voss Architekten。乔班的作品多位于德国和俄联邦国家,代表作有位于柏林的建筑图纸博物馆和德国可口可乐公司总部,以及莫斯科联邦政府大楼等。欧洲建筑奖由欧洲建筑艺术设计与城市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共同颁发,旨在促进和鼓励更多关于建筑和环境的前瞻性想法和成果的诞生,同时表彰那些以一种更具批判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设计方式为建筑和城市做出杰出贡献的欧洲建筑师。颁奖典礼于9月28日在希腊雅典卫城山脚下举行,展览“谢尔盖·乔班:富有远见的建筑师”在雅典当代空间(Contemporary Space Athens)同期开幕。□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是一个思考中国未来生活形态的平台,也是首次尝试将建筑、设计、科技、制造等多个产业跨界合作的项目。原研哉任此次活动发起人、总策展人、艺术总监设计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本次展览位于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南广场,以“新重力”为主题,并汇集了10位中外建筑师与设计师及其团队,与10家企业共同打造理想中的“未来之家”。10家团队为:海尔×非常建筑、阿那亚×大舎、远景×杨明洁 | YANG DESIGN、小米×李虎|OPEN、华日家居×青山周平、有住×日本设计中心、无印良品×长谷川豪、TCL×Crossboundaries、汉能×MAD建筑事务所、MINI LIVING Urban Cabin×孙大勇。展览将持续至11月6日(图5)。□
10月1日,“斯蒂文·霍尔:建筑创作”展在韩国首尔崇实大学 (Soongsil University)开幕,霍尔亲临现场并带来精彩讲座。该展览由尼娜·斯特里特兹勒·莱文(Nina Stritzler-Levine)策划,通过斯蒂文·霍尔新近9个项目约100件展品呈现其复杂而独特的建筑创作过程,其中包括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大学艺术大楼、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扩建工程、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以及伦敦玛吉中心等。该展览由思考、建造与反思三个部分组成:“思考”阐述水彩、探索性模型和材料碎片是如何促使想法的产生并构成每个项目的基础;“建造”通过模型、雕塑以及真实的施工照片,揭示了建筑创作的过程;“反思”则借由一系列的数字电影、霍尔的手稿及有关他的文章来呈现创作者的思想。展览将在崇实大学展出至10月28日 (图6),并于2018年11月9日- 2019年1月移至首尔市博物馆展出。□
近日,第22届米兰三年展举办第一场公开座谈会。主题“破碎的自然:设计关注人类生存”(Broken Nature: Design Takes on Human Survival)由本届策展主席、MoMa高级策展人宝拉·安东内利(Pola Paola Antonelli)正式发布(图7)。座谈会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策展人、科学家和学者。在会上,安东内利女士表示,三年展主题旨在激发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使人们建立起与地球、与世界整体的联系,并鼓励人们积极思考这个世界的长远未来。展览将汇聚众多恢复性设计项目,涵盖物体到建筑、平面到结构乃至城市等多种尺度,宇宙到微生物等多个维度,并将全球设计群体——包括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机构、高校、组织、公司等等——汇聚一堂,进行丰富而充满活力的交流。展览将于2019年3月1日-9月1日期间举行。□
9月26日-10月7日,由北京市政府联合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设计周成功举办。白塔寺再生计划作为传统的设计周设计之旅的分会场,2018年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以“暖城行动2018”为主题,白塔寺通过“街区整治+院落更新+社区营造”的策略和“社区生活+设计思维”(Community Life +Design Thinking)的构想,以社会学视角融合多元的协作者成立各类社区与社会组织,以产品化思维共同创建温暖的共享空间、文化、服务和商品,为社区提供人力和物质的基础条件。参与其中的包括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学者以及当地的居民,多方共同协作,改善现有的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丰富胡同文化生活。活动期间组织展览、论坛、沙龙等活动多达80余场,形式丰富,广受好评(图8)。□
9月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下文简称“央美”)建筑学院、央美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央美美术馆主办的题为“普通乡村”(Generic Village)的学术论坛在央美举办。首先,央美建筑学院院长朱锫、央美院长范迪安先后致辞,宣布聘任OMA创始人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为央美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并颁发聘书。论坛环节中,库哈斯及其合伙人斯蒂芬·彼得曼(Stephan Petermann)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普适乡村理念,和将于2019年秋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乡村:世界的未来”,呼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巨变。王明贤、渠岩、周榕、汪民安、李翔宁等中方学者随后发言,参与乡村议题的讨论。最后,库哈斯做了题为“近期创作与思考聚焦”(Recent Preoccupations)的演讲,简要介绍了他的成长背景和思想成因,及其新近的6个建筑项目,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图9)。□
10月10日,江亿院士讲堂专场——“未来能源革命给建筑机电系统带来的变化”于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图10)。讲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院士主讲,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持。江亿院士长期从事人工环境科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施,本次讲堂与听众们分享了他在建筑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实现未来新型能源结构的两种途径,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讲座结束前,江院士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长时间的话题互动。当日,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此次江亿院士演讲为“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第九站,本次系列活动将于2018年全年持续举办。(图10)。□
9月17日,关肇邺院士专著《天安门广场优化改造设计研究》出版研讨会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建筑与国家尊严》开学第一课,于清华大学建筑馆王泽生报告厅正式开启(图11)。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众多,现场气氛热烈,近百名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其他院系的学生前来听课。会上,关先生亲自讲述了此书出版的历程,并从自己在北京生活80多年的记忆,自己对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的思想传承,讲到对天安门广场设计尺度不合理的一些看法。关先生还分享了书中所讲到的天安门广场改造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以耄耋之年的不懈创作亲身示范如何将设计做的得体,“而不是豪华和新奇”。多位建筑师、学者也在会上表达了对关先生的崇敬之情,并阐述了有关如何实现书中理念、如何传承建筑思想的个人观点和看法。活动的圆满举办同时也拉开了本学期《建筑与国家尊严》课程的帷幕。□
9月13-14日,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8)在清华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以“创忆遗产,数字经济”为主题,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形式,以及全新的产业模式带来的机遇与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出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马里奥·桑塔纳(Mario Santana)教授,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主席安德烈亚斯·耶奥戈普洛斯(Andreas Georgopoulos)教授,欧盟驻华代表团文化参赞马庆(Marcin Grabiec),希腊、奥地利与意大利驻华使馆代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教授等出席了论坛。CHCD2018论坛由清华大学联合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ICOMOS-CIPA)、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和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合承办。□
9月3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故宫养心门前举行。自此,在经过两年多的文物记录、撤陈,文物残损病害的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后,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本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m2,建筑面积约2540m2。根据养心殿区域现状和保护计划,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等。在养心殿修缮开工之际,故宫永寿宫举办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展”(图12),集中展示了两年来故宫百余位科研人员对养心殿研究性保护的成果,内容涉及古建筑勘察、宫廷文化研究、文物科技修复等多方面。□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邓迪分馆(V&A Dundee,以下简称“V&A邓迪分馆”)于9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首次揭晓了这个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建筑的真面目。作为苏格兰第一座设计博物馆,V&A邓迪分馆讲述的是一个全球的故事,不仅对国际上重要的设计进行研究调查,与此同时展现苏格兰出色的设计成就——苏格兰设计展厅位于博物馆的中心,包含300件从馆藏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与私人收藏中精心遴选的展品。V&A邓迪分馆中最特别的是,经过V&A邓迪分馆、格拉斯哥博物馆和邓迪市议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些展厅中间,查理·热内·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橡木屋被完整而细致地复原,这使得游客在时隔50年之后,重新得以体验麦金托什非凡的设计(图13)。□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为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的曼哈顿维尔校区设计的第三座建筑于近日落成(图14)。这座名为“论坛”(The Forum)的建筑采用了玻璃和混凝土结构,与2017年开放的同样由皮亚诺设计的伦费斯特(Lenfest)艺术中心,以及2016年开放的杰罗姆·L·格林尼(Jerome L Greene)科技中心,共同形成一组建筑群。“论坛”中包含礼堂、信息中心、咖啡厅以及一些对社区活动开放的自由空间。这些功能都被安排在地面层,界面则尽可能地采取透光材料,以此吸引行人参与其中,并鼓励他们“放慢脚步”。□
近日开放的由佩里事务所佩里·克拉克(Pelli Clarke)设计的旧金山跨海交通枢纽,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25日下午关闭。这个造价22亿美金的公共设施,在承载着约合2.2万m2屋顶花园的钢梁上被发现出现一道裂痕。这道裂痕位于交通枢纽东侧的三层公共汽车停泊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在随后对建筑结构的仔细调查中,检查人员又发现了一道裂痕。据报道,该裂痕与之前的裂痕处于平行状态,相对较小。目前尚不清楚问题是否与近日屋顶花园人行道的凹陷有关。而在那附近,由汉德尔建筑师事务所(Handel Architects)设计的千禧塔自2016年开工以来也经历了不明原因的结构异常。最近的一份报告表明,这座建筑物向西倾斜了约0.46m(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