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聆听时代之声,成就教育之美

2018-10-26 10:55黄铭钊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华师导图特色

黄铭钊

辟道前行,诠释育人真谛;

齐心筑梦,共绘美好明天。

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朝着“腾飞楼”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绿树倚楼、芳草迎晖的校园景观,让人满怀憧憬,倍感振奋……华师附小始终秉承“让学生享受一流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校训,走出了一条以“人文融入,科研引领”为特色的办学之路,保持着教育教学质量优异、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的态势。而今,聆听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呼唤,华师附小以“美好教育”为导航,在教育筑梦之路上行稳致远。

美好教育:

现代教育的品质革命

“我们要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美好政策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设具有美好教育理念、美好管理体制、美好教师团队、美好课程和课堂的美好学校。”华师附小校长张锦庭如是说。在华师附小教育人看来,美好教育是提高教育民生品质的理想教育,它扎根于素质教育的土壤,体现对人性、对个体生命高度关注的人文情怀;它旨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使师生拥有美好生活,与幸福同行。

那么,应该怎样推进美好教育呢?华师附小教育人深知,美好教育有着诗一般的意境,它包含一切美好的教育形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找准发力点,稳步推进。在这样的观念引领下,华师附小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宽严适度,对教师合理授权,为教师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智慧·生命·有效”的美好课堂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实践,华师附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收获硕果累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组连年获评“广州市优秀科组”,学生每年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超过1000项,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等。“美好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自觉。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因为教育而美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时。”张锦庭说。

特色举措:

“多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美好教育,美在育人。“教育者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受教育,在成就学生美好人生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这是华师附小对美好教育的又一诠释。“成就学生美好人生”,乃是美好教育的根与魂。为了促进高效育人,华师附小集思广益,在大力推进特色班级建设的同时,以德育为首、智育为重、体育为魂,奏响美好教育新乐章。

1. 班有特色,文化育人显个性

校有品牌,班有特色,人有个性,国有栋梁——这是指引华师附小进行特色班级建设的航标。尤其是张锦庭任校长之后,向来注重特色班级建设的他根据学校实际、师生特点以及家长特长,大力推动学校构建渗透于整个班级的特色文化模式,確立班级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如诗书特色班通过讲授《弟子规》,培养学生“君子品格”,教会他们待人接物;通过开设毛笔书法课,让学生了解“书法”如同“作人”,正心方能修身。2017年12月24日,诗书特色班应邀参加“携手奋进 共筑中国梦——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诗文诵读”汇演活动。台上,特色班“小萌娃”在短短5分钟的情景剧中,将吟诵、朗读、舞蹈演绎成别样的精彩,一时掌声雷动,连同欢呼声一起萦绕耳畔。

2018年2月,华师附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为“传统民间艺术”。为了丰富华师附小的精神家园,沉淀华师附小的蕴涵与魅力,让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植根于每一位华师附小人的心中,华师附小创造性地提出“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的课程方案,开设了31项非遗课程。以自然班为单位,每个年级一个系列,各班项目不一样,各具特色:一、二年级以熏陶传统文化、普及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为主,从根源开始学习,主要有戏曲、戏剧、古乐、书法等;三至六年级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如扎染、剪纸、陶艺、刺绣、布艺、木艺等,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过程,引领全体师生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为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华师附小还积极开展“430课程”。“430课程”有别于学校的正常课程教育和社会培训班,重在普及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性情,主要进行课业辅导、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自主阅读、体育运动、艺术、科普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发掘潜能,培育个性。

2. 德育为首,养成教育塑品质

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理想的教育,必定以人为本,崇德尚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德育呢?在华师附小教育人看来,德育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健康成长。对此,华师附小以“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以十二个“学会”——“学会守纪、宽容、学习、自主、锻炼、自护、诚信、合作、助人、感恩、环保、创新”作为它的具体目标,通过开展“伸出你的手,垃圾找朋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参观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等方式,加强学生环保意识;通过开展“我们伴着感恩前行”大队主题会,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感恩他人的良好品质,等等。“‘养成教育让学生更懂礼貌,更会感恩。看着孩子健康成长,是为师者最大的幸福。”华师附小德育处主任黄健聪说。

3. 智育为重,导图导学促成效

在推进“养成教育”的同时,华师附小积极开展智育工作,大力提倡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导图导学”教学法。“导图导学,是用图式语言,使知识趋于‘显性,使文字内涵图像化。”“导图导学”教学法创立者、特级教师江伟英如是说。所谓“导图导学”,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理解、观点进行直观展示,促进有效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例如,让学生围绕“木字旁”绘制思维导图,从该偏旁派生出第二层的“桂”“桦”“棉”等字,再从第二层延伸到第三层的“金桂”“桦树”“棉花”等词……在自由绘制导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直观的思维导图进行“师生互动”或“生生交流”,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华师附小在不同年段的语文教学中,提倡使用不同的导图;甚至面对同一教学内容,也提倡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不同的导图,务求“各得其用,各尽所能”。在绘制各种导图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易于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善于分析归纳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反复操练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江伟英说。

4. 体育为魂,身心和谐助成功

高尔基说:“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助力健康。为此,华师附小大力推动阳光体育,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一方面,广泛开展适合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田径、趣味毽及各种球类活动等,学生参与率达100%。另一方面,制定五年发展计划,积极推进体育特色建设。通过开展田径特色活动——“小飞人”短跑比赛,让学生体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举行“体育节”特色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促进“家校联合”,等等。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体育节”让她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深处,也让她深刻了解到培养孩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性。“学校提倡为孩子营造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对此我非常赞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让孩子多动动。”

课程风采:

“百花竞放”的魅力展现

根已深,叶正茂,春发花,秋收果。美好课程是美好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美好教育的明艳之花。在“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卓越的人”的目标引领下,华师附小结合传统与未来,融通生活与实践,在课程建设的园地上,展现出“百花竞放,春色满园”的迷人风采。

1. 弘扬国学,经典涵养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国学经典教学。学习国学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长见识、增智慧、修品行,为个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师附小语文高级教师姚霞晖如是说。以姚霞晖为首的国学经典研究团队为学校创建了以经典吟诵法和“三步五径”法为核心的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模式。“三步五径”法通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前自学、课堂研讨、课后巩固等活动,完成五个环节的诗歌学习任务,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正诗音”“释诗意,明诗境”“想诗画,诵诗情”“拓诗篇,悟诗魂”,从而达到吃透诗歌内涵、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姚霞晖说:“‘三步五径法就像一个通用公式,不管是教学诗词曲还是文言文,都同样有效。我们已经将它固定成一种教学模板,一直沿用下来,感觉效果很好,学生也很快掌握并内化成自己学习古诗词曲文的一种方法。”一位曾到过姚霞晖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的骨干教师告诉记者,她将经典吟诵法和“三步五径”法引入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觉得‘三步五径 法为经典教学提供了一种范式,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2. 趣味数学,链接生活

“必须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探究问题,解疑释惑。”这是数学科组全体教师的共识。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科组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围绕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布置“生活中的小调查”“数学小日记”等多样化作业,在学生心田埋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种子。同时,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开展玩具拍卖活动、“摘下数学满天星”活动、“数学冲浪”接力比赛及社会调查等,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洋溢着生活气息而又不拘一格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她的孩子受益匪浅。“我的孩子就是在‘玩中培养出数学学习兴趣的,现在他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真令人欣慰!”

3. 精彩英语,活学活用

“风采达人”英语能力展示活动是华师附小的品牌活动之一,它根据各年级学生学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表演形式,如二年级学生进行话剧表演,三年级学生讲演英文故事等。讲演英文故事不拘泥于单纯“讲”,而重在边讲边演,要求学生换上表演服装,调动情感因素,运用肢体动作,利用表演道具,尽情展现个人风采,让学生在合理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科组适应社会对国际人才的需要,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英语教学经验,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一个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教改模式。英语科组教师大胆推行教材改革,2008年9月开始进行了英语课程改革,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实行本地教材与引进教材相结合的模式,选用香港朗文英语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作为英语校本教材;采用Phonics 促阅读入门的低段教学模式、“三结合”模式的课程体系以及“三突一拓”模式的英语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科组教师秉承“乐教、乐学、乐用”的教学理念,采用活动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体验参与,围绕“听、说、读、写、演、唱、玩”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拓宽国际视野,为培养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西方文化意识的国际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活动课程,注重创新

机器人编程课程、创意机器人设计课程、无人机课程、3D设计课程……這些课程令人耳目一新,它们是华师附小信息技术科组所创设的“430科技系列课程”,代表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沿。本着“为创作而教”的理念,信息技术科组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430科技系列课程”,既动脑又动手,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饶有趣味的是,科学组在四年级开展的STEAM课——“LED创意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敏电阻、导电胶布、纽扣电池、杜邦线等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体现艺术与科学的“联姻”。课上,学生画出一幅美图(或折叠一个纸模型)作为电路的载体,然后在图画“关键处”加上LED,并在画的背面,根据电路连接方法,用导电胶布将LED与纽扣电池连接起来,使LED绽放光芒,令整一幅图画熠熠生辉,锦上添花。

合唱、舞蹈、管乐、油画……艺术可以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为此,华师附小艺术教师注重活动育人,将艺术教育融入课堂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舞台。

猜你喜欢
华师导图特色
烃思维导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中医的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完美的特色党建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2015年“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