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清
【关键词】 课堂导入;重要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107—01
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现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需求来选用课堂导入方式,通过导入的巧妙应用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导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 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在課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学生或是沉浸在上一堂课的思维模式中,或是保持较为闲散的精神状态,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来对课堂导入进行合理设计,通过选取适当的导入模式,促使学生可以适应课堂教学节奏,保证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需要教师以适当的导入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从闲散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从而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2.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点使其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学习中也同样如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特点来选用相应的课堂导入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关注语文知识内容。语文学科所具备的特点使其可以在实际中应用多种课堂导入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的导入模式
1. 以温故知新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在语文课程中,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找出相似部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旧知识点引入新知识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自己所熟知的内容,学生一般会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此种方式还可以促使学生复习已有知识。例如,《背影》一课主要表达的是父爱,教师可以选用《游子吟》一诗进行导入,通过音乐来渲染氛围,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并从此诗中所表达的母爱扩展到父爱,使学生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2. 利用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可以选取具有联系或是拓展性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中。例如,在《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中,教师就需要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选用一个与安徒生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入教学,使学生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更加自然地进入学习氛围,同时更加深入地探索相关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3. 通过营造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感触,可以说书本中的内容过于抽象化,因此一些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中。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来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感触或是更加真实的感受。在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结合已有的教学条件及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4. 利用简化知识内容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对知识内容进行简化,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此种方式也会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欲。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学习时最先了解的东西,它往往是课文内容的精华所在。导入也可以从题目入手,让学生们寻找新颖生动的东西。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说:“走了一步再走一步不就等于走了两步吗?作者写这么多字的题目被我三个字就写完了,大家看我写的这个题目是不是更好呢?”“那好,大家请认真学习这篇课文,在课文中寻找作者这样命名课文的原因吧。”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寻找到课文的主旨,即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去解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采用的导入模式较多,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特点、教学需求、教学目标作为基础来选用合理的课堂导入模式,并对导入方法进行设计。上文所提出的课堂导入方法是以初中生的特点及需求作为立足点而提出的,在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导入方法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