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江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8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也获得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率和质量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仍是教学的难点,还需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灵活选用教学策略,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作文课程的兴趣不高。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语文作文课程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可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始终采用的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最终使得学生对作文课程的兴趣低下,自然无法提高作文水平。
2.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言之无物,且缺乏一定的用语逻辑,许多学生将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被动应付,致使作文内容不真实,难以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时多编写一些虚假故事或套话,还有一些内容是东拼西凑而成,而作文的用语也缺乏生动丰富的词汇,难以很好地表情达意,使得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难以吸引人。
3.重作文而轻感情。作文是学生价值观念及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表达,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仅仅注重写作技巧及写作知识的指导和传授,一味地追求具有个性化且形式新颖的文章,而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积累、感受和观察的引导,进而造成学生在写作文时只重视作文的技巧和结构,而并不在意情感与内容的真实性,甚至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各种作文模板及范文,在考试时直接套用,从而影响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及真实水平的体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二、强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1.通过丰富生活,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去,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生活的感悟,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并让学生们把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思想感情运用到写作中去,从而意识到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一部好作品的灵魂。总之,生活是一切文化的来源,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通过合作教学,让学生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教师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刚开始,要让他们观察单一的、特点比较明显的事物,如文具、熟悉的动植物、人物外貌等,然后再拓展到比较复杂的事物,如一处景物、一次游戏、一次活动等。此外,教师应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为自己、他人提出意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共同探讨,自主学习。
3.通过体验学习,让学生诚实写作。学生的创作只有在宽松环境中才能得到正常发挥,而体验学习正是一种基于学习活动而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才能从生活中收集到许多资料,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童心童趣的作文。具体做法有三:(1)“写实”训练法。首先从班集体入手,引导学生及时、如实地描绘并记录事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写实的习惯。(2)“因势”利导法。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创设情景,同时抓住时机,现场指导,克服学生说假话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写作的素材,从而写出真实的文章来。(3)自由式写法。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身边的事、眼中的景、熟悉的物,不要太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自由地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和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了解。
4.通过互批互改,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俗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然,修改文章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用集体修改作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共同参与作文修改,提升写作能力。如,教师可从学生作文中挑选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展示于黑板上,让学生集体修改,看看哪些语句有问题,如何修改比较好,让学生个个充当“小医生”,诊断语病。在教师的鼓励和共同参与下,學生们七嘴八舌挑语病、提建议,课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也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提升了写作能力。
总之,教师应大胆摒弃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探寻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规律,并认真地贯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实现由惧怕作文到愿写作文的质的飞跃。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