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闹生
摘 要: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提出了信息研究法、比较法、实践的方法、系统研究法四种具体实施方案,在课题的研究题材、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课题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可行性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a)-0124-02
1 研究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也组织实施了“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相关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致力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地方性、教学型、多科性大学的目标,电子信息类专业是重点发展专业[1-5]。为了紧密配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实施,应不断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切实提高地方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是对现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的深化,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条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6-7]。
电子信息类专业着重培养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自动化等领域,从事电子系统、信息检测与处理、自动化装备与自动生产线、网络化测控系统等方面的生产管理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系统分析、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深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市场需求[1-7]。
2 实施方案
分析培养模式特征,确定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通过设计理论和实践两条路径进行改革研究。而展开这些改革都是服务于如何更好地搞好应用性人才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培养模式这一核心目标。
(1)信息研究法:本课题通过使用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数字图书馆资源,进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利用百度文库搜索及国内外各大知名学校网站收集到了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相关论文来确定选题,并在此基础上查阅政府颁布的有关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法规文件等,来进一步展开课题研究,提出对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培养模式探索的思路和策略。
(2)比较法: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一些高校在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上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找出他们在改革原则、目标、模式和体制上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共同经验,为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3)实践的方法:以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培养模式为试点,探索该模式改革全过程。
(4)系统研究法:依据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具体特点对课题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分阶段、分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综合研究。
3 可行性分析
3.1 在课题的研究题材方面
申请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培养模式研究”项目不是单纯解决纯粹的理论问题,也不是单纯“从做中解决”具体问题。对于一般院校尤其是三本院校来说,只有适当地将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使产生实际功效。本课题的研究题材就是将这两方面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试图找到解决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乃至全省一般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动态监控及质量管理培养模式,形成一套有关该模式的切实可行的培养理论体系。
3.2 在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
对于该课题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方法。本课题探索适合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芙蓉学院的最主要人才培养方案。这些方案中,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这些都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发现与完善。而这些方法方案都是针对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乃至全省一般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切实可行。
3.3 在课题的实施方案方面
该课题遵循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理论总结的思路进行研究,既有前期经验又有新的研究思路,实施方案切实可行。课题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前阶段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方案进行改革研究的,课题结合了该院校具体情况,试图探索出适合湖南文理学院及芙蓉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形成一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体系。
4 结语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与可行性。阐述了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从信息研究法、比较法、实践的方法、系统研究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了课题的研究题材、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课题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林愿,周细凤.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6(10): 55-56.
[2] 彭井花,刘大茂.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95-97.
[3] 侯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68-68.
[4] 满红,应自炉,董超俊,等.转型发展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27-128.
[5] 史先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0): 168-170.
[6] 薛玉利.基于学科竞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8(2):118-120.
[7] 邹凤华,赵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1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