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宴
如今,“课改”正走入深水区。但是,纵观很多地区的课改,我们不难发现,轰轰烈烈的课改背后,很多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甚至陷入邯郸学步的窘境。课改是以提升教育品质和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其方法是革故鼎新,在继承与借鉴中不断创新。但是,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并使一个地区的教育生态良好发展,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因地制宜,甄别引进,通过借鉴与融合,借助有效的培训与引领,打造本地教育教学品质特色,学会走好自己的路。
首先,借鉴优质教育教学模式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调研,甄别引进,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纵观近几年一些地区的课改做法,为了尽快提升当地的教育教学品质,不是静下心来挖掘本地的优质资源,而是照搬复制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一年一个模式,甚至同时在一个地区推行多种教育教学模式。一个还没有研究透彻、推广普及,又急切地推行另一个,盲目跟风、复制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一线的教师,对于引进的“先进模式”研究不够深入,培训、示范不够全面,只做了一些表面文章,没有实质性的引导,就让学校、老师实施,最终导致学校的教学研究严重滞后,为了短时间内达到所谓的“入模”,师生疲于奔命,再加上后续跟进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多引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更谈不上推出成果,惠及师生了。为了更好地推进当地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我们不反对引进与借鉴,但是,要想让课改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甄别引进,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推进步骤与措施,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跟風,不加选择地全盘复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课改也是如此。只有实实在在立足本地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才有可能助力当地的教育发展。
其次,课改一定要挖掘本地教育优势,打造本地特色,走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细究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的课改先锋的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发展之路大都是立足本地实际,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教育优势,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因此,要提升当地的教育品质,避免陷入邯郸学步的窘境,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培植当地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借助本地区的名师、名校效应,善于总结、提炼、融合,充分发挥他们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适合于当地教育发展的模式,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既要有对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经验、专家仰望的谦卑之心,更要有对本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做法、教师大力扶植与培养的博大胸怀。因为,在课改的路上,重复自己是没有希望的,重复他人是没有意义的,唯有博采众长,走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更久。
最后,课改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更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引领,真正实现从实践中来,到课堂中去的目的。 课改不是时髦,更不是攀比,而是实实在在惠及师生的行动。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高效化,作为地区推进课改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要清楚,在课改的大浪潮中,我们本地区的课改要改什么?从什么地方改?按照什么方法和步骤来改?在推进课改的道路上,一定要多一些严谨性,少一些功利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作为课改研究的最终目标。在具体实施中,除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和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静下心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的初心,坚持小问题、深研究,从实践中来,到课堂中去的课改思路,鼓励教师或教学研究团队脚踏实地,立足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索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之路或模式。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善于发现本地区的课改先锋,树立典型,做好引领、培训、推广工作,从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技能方面加以引导。为了避免邯郸学步,还要注重专家引领,尽可能多地加大一线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效果,让推行的课改真正能让师生摸得着,学得到,用得好,让每个教师真正学会走路,走好路,实现以点带面,最终呈现万紫千红的良好局面。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萤火虫美丽的光芒,却不曾留意它背后使劲扇动的翅膀。教育是个慢工细活,容不得急功近利。学会自己走好路,真正惠及更多的学校、师生,才是我们最期望看到的课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