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强 陈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搭平台、强服务、抓项目、促发展,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带动城市发展。金华市坚持科教先行、创新强市,通过规划建设金义科创廊道,致力于打造科技人才资本充分涌流、产城融合发展,代表都市区未来、体现地区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金义黄金主轴和科技产业高地。
关键词:科创廊道 创新资源 科研机构 科创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0233-02
2017年金华科创廊道开工建设以来,促进了全市的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发展,全市高校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和科创园区增速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迅速、人才集聚效果显著。本文从高校情况、科研机构、科创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发展等方面,对廊道内创新资源对比开工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 金义科创廊道开工建设前后创新资源对比分析
1.1 高校及生源情况
金义科创廊道开工建设后,全市范围内兰溪市新建一所高校——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全市现有高校10所,廊道内高校7所,占比70%。廊道内的高校及生源情况具体为: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2所、高职院校3所。2017年,这7所高校共拥有教职工总数5569人,其中专任教师3896人;拥有在校生64105人,其中在读博士生69人,研究生4346人,本科生22971人,其他(专科、自助考试和全日制留学生)2060人;毕业生21289人,其中博士生13人,研究生1872人,本科生4277人,其他3821人。
对比2016年,数据都略有增加,尤其是硕士以上生源,在读博士增加31人、在读硕士增加226人;毕业博士增加4人、毕业硕士增加329人。从数据上也可看出,金华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以及创新环境在逐渐变好变优,对莘莘学子报考金华院校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加,同时也吸引着毕业生毕业留金工作,这些人才也将成为金华创新资源的新鲜血液。
廊道开工建设后,对全市的高校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华市现有高校资源对比杭州等大城市来说,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领导层面也都意识到,一个城市高校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对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但是高校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金义科创廊道的开工建设搭建了一个平台,按照建设规划将要在廊道内筹建一所本科院校——金华理工学院,此外,还将加大招院引所力度,这对金华的高校建设都会有一个较好的推动作用。
1.2 科研机构情况
2016年廊道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372家,全市763家,占比49%;2017年廊道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534家,全市1123家,占比48%。廊道内的科研机构情况具体为:市(县)部门属科研机构8家,高校院所来金设立的研发机构12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7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8家,博士后工作站16家。
对比廊道开工建设前后,高校院所来金设立的研发机构全市净增4家,其中廊道内净增3家,占比75%;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市净增341家,其中廊道内净增161家,占比47.2%;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市净增8家,其中廊道内净增5家,占比62.5%;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全市新增1家、撤消4家,均在廊道内,全市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1家,廊道内占比51.6%。数据表明,一是金义科创廊道主轴线内研发机构原占比和增长占比都比较高,集聚效应较明显;二是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净增较快,说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三是对博士后工作站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不符合条件、达不到要求且发挥不了作用的站点,将依法撤销;四是从侧面也反应了金义科创廊道的开工建设,对全市科研机构的增长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1.3 科创园区情况
2016年廊道开工建设前,廊道内有各类科创园区40家,全市54家,占比74%;2017年廊道内有科创园区51家,占全市68%,其中经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5家,包括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4家,市级9家,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6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6家,市青创工场18家,其他5家。
对比廊道建设前,廊道内新增科创园区11家,占全市增长总数的52.3%,其中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6家、市青创工厂2家。数据表明,市级众创空间增加较快,廊道内科创园区增长占比较高,体现了各主体创新意识在逐渐树立和增强。
1.4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情况
2016年廊道开工建设前,廊道内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全市425家,占比45.1%;2017年廊道开工建设后,廊道内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1家,全市541家,占比46.4%,其中,金义都市新区17家、义乌市100家、金东区22家;金华山旅游经济区2家、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79家、婺城区31家。廊道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59家,占全市增长总数的5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在廊道内集聚效应明显。
1.5 人才发展情况
2016年廊道内有各类人才总量458302人,全市1065373人,占比43.2%;2017年廊道内有各类人才492255人,全市1121769人,占比43.9%,其他各类别人才也均占全市的40%以上。廊道建設后,带动全市各类人才增加56396人,其中廊道内各类人才增加33953人,人才集聚效应较为突出。
2 原因分析
金义科创廊道建设一年来,对于全市科创资源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引领的作用,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廊道建设前后,较明显较突出的变化表现在人才集聚效应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上面,而对于高校资源的发展、科研机构和科创园区的数量增长上基本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表现不突出、不明显,具体分析原因是因为,高校资源的发展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科研机构和科创园区的发展,也是需要平台搭建好后,增长速度才会逐步由慢到快,显现出来,总之,需要一个量变过程。
此外,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初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会对预期发展有一定的阻滞影响,比如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共建金华科技城工作推进不快、开发主体招商力量较弱、县域科创平台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廊道的快速发展,对于科创廊道带动全市创新资源快速集聚也有一定制约。
3 对策建议
3.1 健全组织领导,制订工作制度
根据《关于共建金华科技城的若干意见》要求,尽快组建金华科技城管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履行共建金华科技城的管理和服务职责;配齐、配强金义科创廊道办公室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并加强管理;进一步修改完善共建工作考核办法,设立月度通报和季度考评制度,促进共建工作快速推进。
3.2 推动科创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创业创新载体
加快推进金华千人计划产业园规划建设,提升高层次人才承载力。谋划建立量子科技产业园,孵化培育未来产业。加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青年创客工场)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科创园区运营水平,鼓励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创新园区运营模式。
3.3 坚持引育并举,加快中高端产业发展
组织实施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倍增”计划,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活动、组建研发机构、发明专利授权“三清零”行动,推进产业创新综合体、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三覆盖”工程。
3.4 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以金华市深入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做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激发廊道创新活力。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廊道科技创新创业和高新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借助每年举办一次的工业科技洽谈会等平台,进一步提高对接信息数量和质量。
3.5 强化廊道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督查考核,修改完善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加强廊道宣传工作,扩大品牌影响,努力形成上级大力支持、全市上下配合、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共建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展望未来,金义科创廊道势必成为金华市的“一中心、两高地”。“一中心”即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两高地”即信息经济产业高地和国际科技合作高地。进一步优化金义都市区大通道、大平台、大产业、大协作布局,以人才交流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经验。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引进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科技园区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提高都市区在国际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发挥金义科创廊道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中战略支点作用,成为浙江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參考文献
[1] 周国辉.2016年浙江科技发展报告[R].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 陈金泉.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3] 洪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