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郑鑫鑫 张岳 胡可杰 李文清 罗舒文 李伟杰 蔺中
摘 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耕地资源也随之不断减少,土地整治工作尤其是农用地整治项目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文章以淄博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农用地整治潜力内涵及概念,并根据其土地利用现状,对农用地进行整治潜力分析和测算,为农用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據。
关键词:农用地 整治潜力 分析与测算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c)-0125-03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五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土地整治在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格局的调整上,具有构建与之适应的国土空间格局的关键作用,为破“两难”促“双保”提供了基础平台,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1]。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它对科学合理地谋划区域土地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农用地整治潜力内涵与概念
农用地整治潜力内涵随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因素、社会需求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该差异直接影响了农用地整治潜力指标和其测算方法。
农用地整治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支持下进行的,在一定时空内对某区域农用地限制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从而使农用地相应的光、水、气、热等自然条件得到改善。农用地整理潜力包括补充耕地数量潜力、耕地质量提高潜力等,整理的对象是限制建设区范围内农用地内部的废弃园地、坑塘水面以及少量低效利用并可以整理的沟渠、道路、田坎、零星地物等。农用地整治潜力则是反映待整治农用地可改善程度的指标。人们对农用地整治功能和目标的认识随着对土地整治内涵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扩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集约化土地利用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农用地整治的未来方向[2]。我国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方向也不再是单一的新增耕地面积,而是从耕地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统筹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元化综合潜力方向发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淄博市坐落于山东省中部,地处华北平原和鲁中山区的接合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56′-37°18′,东经117°32′-118°31′。北面黄河,南临莱芜与临沂市,东接潍坊市,西靠济南市。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向距离为87km,南北最大纵向距离为151km。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中部都为丘陵区,南部低山丘陵区占淄博市总面积的41.39%;中部丘陵区占淄博市总面积的32.42%;北部的平原区则占淄博市总面积的26.19%。
淄博市共辖5个市辖区,分别为张店区、周村区、临淄区、淄川区和博山区;3个市 辖县,分别为高青县、桓台县和沂源县;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88个镇(街道),3577个村(居),总人口429.60万。
2015年,淄博市土地总面积为596492.01公顷,非农业用地共116400公顷,农用地共4202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44%,未利用土地共599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林地和园地面积分别为209981.07公顷、104341.99公顷和58725.66公顷,分别占土地 总面积的35.20%、17.49%和9.85%。
2015年全市可开发复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面积为15400.54公顷,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15290.83公顷,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109.71公顷。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中其他草地12622.19公顷,盐碱地62.38公顷,滩涂251.71公顷,裸地2354.55公顷,主要集中在沂源县、淄川区;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面积109.71公顷,主要集中在淄川区。
3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
3.1 潜力评价方法
(1)新增耕地系数。
农用地整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获得新增耕地:①降低田坎系数,同时进行填沟和零星地物的整理、利用废弃闲散地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3];②通过林网配套、调整田间道路和沟渠改造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③调整产业结构的比重,把一些林地、园地和坑塘水面等土地改造成耕地,以增加新的耕地面积并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
规划编制技术组采用的是以乡镇为组织单元的全面调查法,通过GIS软件分析2015年淄博市变更调查数据,得到沟渠、道路、田坎及零星地类面积占农用地比例,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已开展农用地整理的区域,得到农用地整理的新增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系数。
按如下方法计算各乡镇农用地整理的新增耕地系数:
ΔS=(i = 1,… n ; n为某乡(镇)村的个数)
α=ΔS/S
式中:ΔS为乡镇新增耕地面积,单位为公顷;
αi为某村新增耕地系数,用%表示;
Si为某村待整理区面积,单位为公顷;
α为乡镇新增耕地系数,用%表示;
S为乡镇待整理区的总面积,单位为公顷。
通过计算各乡镇农用地内线状地物的比例,结合已开展农用地整理区域的新增耕地系数,得到全市每个乡镇的新增耕地系数,基本保持在2%~4%之间。
(2)新增耕地潜力。
将各乡镇的农用地扣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允许建设区范围内的农用地,得到全市待整理农用地面积,结合GIS数据分析出的新增耕地系数,得到全市农用地整理理论潜力。根据2010—2012年已实施项目分析得知,淄博市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的可实现潜力占理论潜力的比例为20%~30%之间。
(3)提高耕地质量潜力。
农用地整理质量提升潜力以乡镇(街道)为基本测算单元,用全市内所有待整理耕地的综合产能表示。测算方法为假定待整理耕地的平均等级经整治后可达到测算区域农用地分级的三级指标区的最高利用等级,则该测算区域农用地整治可提高的耕地质量潜力可以三级指标区与各测算区域的平均利用等之间的差距表示。经测算全市耕地质量等别可平均提高1个等别。
质量潜力测算公式如下:
Qi=((Mi-Ni)*γ+Pi*K)*15
式中:Qi为i镇通过耕地整理后产生的质量潜力(公斤);
Mi为i镇可整理建设的规模(公顷);
Ni为i镇已实施农用地整理的建设区总规模(公顷);
γ为i镇耕地提高的等级指数,是该镇所在因素指标区的二级区的农用地等指数平均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值;
Pi为i镇新增的耕地面积(公顷);
K为i镇农用地的最低分等指数。
3.2 潜力等级划分方法
农用地整理潜力等级划分时,对可新增耕地规模和可新增耕地系数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按以下方法中的一种进行:
(1)最低门槛法。根据当地以往项目实践经验,为可新增耕地规模设定最低门槛,低于最低门槛的乡镇一致划分为最低等级,其他乡镇的等级划分按照可新增耕地系数的大小进行。
(2)四象限法。以各乡镇可新增耕地系数、可新增耕地规模的平均值为标准;按下列情况划定等级:
Ⅰ级:双指标大于或等于各自平均值;
Ⅱ级:可新增耕地规模大于或等于平均值,可新增耕地系数小于平均值;
Ⅲ级:可新增耕地规模小于平均值,可新增耕地系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值;
Ⅳ级:双指标小于各自平均值。
本文采用四象限法,依据可新增耕地规模和可新增耕地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对全市的土地整治潜力以乡镇为单元进行潜力等级划分[4]。
3.3 測算结果评价
(1)补充耕地数量潜力。
据测算全市可整理农用地规模174893.32公顷,整理后净增耕地理论潜力3129.23公顷。其中,张店区116.61公顷,占全市3.73%;淄川区359.46公顷,占全市11.49%;博山区523.22公顷,占全市16.72%;临淄区159.44公顷,占全市5.10%;周村区230.10公顷,占全市7.35%;桓台县108.02公顷,占全市3.45%;高青县486.02公顷,占全市15.53%;沂源县1146.37公顷,占全市36.63%。
“十三五”期间,淄博市农用地整理增加耕地的可实现潜力占理论潜力的比例为20%~30%,到2020年可实现的新增耕地潜力为625.85公顷。
(2)提高耕地质量潜力。
淄博市农用地整理的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包括耕地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的改善和灌溉保证率的提高等。经整治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高潜力为1个等级,北部平原区相应的标准粮产量提高约2150千克/公顷,中部丘陵区提高约2295千克/公顷,南部低山区提高约800千克/公顷。
4 结语
农用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 的综合整治,其中涉及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整治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项目区域的水文、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5]。淄博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全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金属污染普查结果显示,市域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土壤污染问题比较明显,同时农用地的过度开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质量退化。因此在实施土地整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郧文聚,粱梦茵,汤怀志,等.“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应把握好四个重点[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42-43.
[2] 郭洪泉,王磊,范金梅,等.北京延庆县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综合评价数据模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83-86.
[3] 彭建清.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分析--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3(4):77-80,83.
[4] 肖金群,郑志安.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8):771-772.
[5] 鲁成树,孙旭海.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整治模式与政策选择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4(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