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2018-10-26 10:55周志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7期
关键词:后张法桥梁工程预应力

摘 要:桥梁工程的建设在公路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增强施工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这一方法,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实际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7-0000-00

桥梁工程的建设在交通行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中,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使桥梁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度达到规定要求,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使这一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1 做好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张拉设备质量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张拉设备对于最终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油压表、油泵以及千斤顶等预应力设备和仪表进行校验时,可以借助传感器、标准测力计和压力试验机等仪器,保证相关的设备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同时,对于损坏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对压力表和张拉力间的曲线关系进行测定的时候,长柱压力试验机是常用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准备配套的油泵和两块压力表,通过详细的检验,使张拉设备的质量能够达到规定要求,当不符合标准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

1.2 检查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桥梁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以规定的施工要求、施工规范为参考依据,对砂石骨料和水泥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材料的各项指标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剔除。将施工材料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存储,并做好防潮处理工作,将水泥硬化或者钢筋锈蚀现象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除此以外,需要对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進行严格控制,检查外掺剂的的含量,使压浆过程中的用水量达到最佳值。控制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在1%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发生概率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混凝土成分的合理性,同时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增强拌和站的计量设备的适用性。

1.3 检查张拉机具预应力

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张拉机具的预应力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为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在检查的时候,可以聘请专业素质过关的计量单位,如果油泵和千斤顶等设备出现漏油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通过严格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检查工作的合理性,使检查工作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压力表和油泵进行有效对应,保证两者的一致性,增强实际的应用效果。详细检测压力表,当出现抖动和回针现象的时候,必须首先进行科学的调试和维修,之后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张拉。对限位板顶头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出现坑槽现象,提高锚固夹片的完整性,当张拉次数大于200的时候,需要对校验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详细的检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值,提高施工的质量。

2 加强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2.1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的验算

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首先检查施工图纸,同时复核图纸中给出的预应力筋伸长量。在波纹管中,管壁的摩阻力与切线角会影响到预应力筋,从端部到梁中心,张拉力会逐渐减小。以施工图中的预应力筋平、纵曲线为依据,采取分段的方式,计算每段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大小,带入相关公式,对每段的伸长量进行计算,半片梁的伸长量需要将各段的伸长量相加,在此基础上乘以二。计算之后,需要以图纸为依据,检验伸长量的准确性。当数值相同的时候,施工方控制的伸长量就是图纸中的伸长量,在绘制施工图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千斤顶的工作长度。

2.2 预应力孔道预设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成孔的时候,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的波纹管是主要使用的材料,进行预应力孔道的开通。在预设波纹管孔道之前,首先需要试验处理孔道的质量,对波纹管的尺寸、外观、径向刚度等进行详细的测量,保证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渗水是桥梁工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但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水泥浆渗漏问题。将波纹管要和垫板放置垂直,在保证没有毛刺的情况下,使波纹管内横截面是预应力钢筋的净截面积的3倍左右。在连接施工缝部位处预应力管道的时候,接管需要埋设在里面,避免出现外露,保证喇叭口和管道等连接部位的严密性。

2.3 模板支架施工

在施加预应力时,轴向变形、弹性变形以及上下挠曲情况常常出现在施加部位处的桥梁混凝土处。在进行张拉的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轴向收缩和挠曲变形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梁侧模板梁体轴向收缩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张拉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合理拆除。同时,在进行预应力梁板底座变截面部位处的钢底模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坡度变化情况较缓,抽除变截面底模之后,开始施加适当的预应力。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强桥梁支座的稳定性,避免局部出现裂纹,需要采取泡沫塑料板施工方式进行。

2.4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施工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为参考依据,提高桥梁各个部件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定度。如果没有达到施工要求,必须保证桥梁工程各构件混凝土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施工设计强度的80%。在处理块体拼装构件竖缝的时候,砂浆接缝施工是最常用的方式,使砂浆的强度达到施工标准。在检查预留波纹管孔道的时候,必须以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为依据,需要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孔器,使压水施工和压气施工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彻底清理锚具、垫板以及端部铁板等预埋接触部位上所存在的各种杂物,保证表面的干净整洁。在对钢筋进行穿束张拉的时候,必须首先在穿束器上套上一定规格的长钢筋,使用牵引设备和引线,使其从另一端拉出。对锚具进行选择的时候,如果锚具是夹片式,必须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安装,保证锚具的完整性。进行预应力筋张拉施工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增强施工的合理性。具体来说,应以千斤顶的工作行程为参考依据,将张拉过程分三次进行,控制第一次的张拉力在10%以内,第二次的在20%以内,伸长量的数值为第二次伸长量与第一次伸长量的差值乘以二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第三次张拉,力度为100%,总伸长量的数值为第三次张拉伸长量与计算出的20%的伸长量的总和。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控制拉应力与伸长量,提高施工的有效性。

施加完预应力筋应力后,需要卸载千斤顶,仔细检测损坏程度和安全性能,比如,检查是否出现滑丝情况,如果存在,必须将滑丝数量控制在总数量的1% 以内,超过这个数值后,必须对滑丝部分进行替换,符合标准后,进行张拉的再次施工。同时,对断丝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存在断丝情况,需要使断丝数量和滑丝数量保持一致;对外漏夹片的数量进行详细检查,1~3mm为正常的控制范围,如果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退换货,保证锚具的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标准。在张拉钢绞线的过程中,安全标识是施工现场的必备物品,增强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张拉的时候,避免千斤顶周围有人出现,以防锚具夹片弹出造成安全隐患。按照严格的步骤和施工工序,使应力张拉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在给油和回油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匀速的方式,将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施工时采取左右双向对称的方式,从顶端孔道开始,顶部两孔张拉完成之后,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再次进行张拉施工。另外,需要对伸长值进行合理测量,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使钢筋张拉施工质量得到全面保障。

2.5 孔道压浆

完成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后,为了防止预应力筋出现锈蚀现象,必须做好孔道压浆工作。凝固后的水泥浆会与预应力筋进行物化结合,使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明显增强。对水泥浆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对黏结力和预应力强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硅酸盐水泥,确保各项材料与规定要求相符合,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添加相应剂量的减水剂在水泥材料中,提高水泥浆的质量,完成压浆施工作业后,使孔道保持整洁和湿润,控制相应的压浆压力在0.5~0.6MPa之间。对压浆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增强排气畅通性,使压浆的连续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另一端冒出水泥浆后,需要持续2~3s的时间,之后使用木楔子将出口封住,当水泥浆表面呈现饱满密实状态时,是压浆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6 封锚

完成压浆施工后,开始封锚工作的进行,使用手砂轮对钢绞线进行裁剪,以锚具为参考线,露出5cm左右。在封锚时候,需要选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钢绞线的锈蚀控制到最低值,增强工程的预应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加快施工的速度,提高施工的质量,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利用这一技术时,必须对张拉设备、施工材料、张拉机具预应力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做好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的验算、预应力孔道预设、模板支架施工、孔道压浆等工作,使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節、各项内容、各道工序都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益雄.浅析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要点[J].福建建材,2018,(02):72-73.

[2]康海燕,张斌.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究[J].民营科技,2017,(04):127.

[3]杨长寿.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实践探究[J].北方交通,2017,(03):21-23.

[4]郭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6,(05):180-181.

[5]孙强.基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3):110-112.

[6]刘益平.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控制探讨[J].西南公路,2015,(02):19-21.

收稿日期:2018-06-11

作者简介:周志伟(1979—),男,河南商丘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桥梁。

猜你喜欢
后张法桥梁工程预应力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论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双控”技术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