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春
安琪将桌子上的书用力地摔在小伊面前,转身向外跑去。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寝室的门以一种撞击般的姿态合上了。
小伊皱着眉头看了看眼前的一地狼藉,然后无声地叹了口气,弯下腰将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了。面对这样的情景小伊感到既生气又无奈——谁让安琪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呢!
是的,安琪和小伊的关系并不糟糕。相反,在班级中她们是最要好的朋友。假如你在去食堂的路上看到了安琪,那么她的身旁一定会有小伊。同样的,图书馆的长椅上假如坐着小伊,那么小伊的旁边一准有安琪的身影。她们之间的关系,用“形影不离”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有趣的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安琪并不是“小火山”,而是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可事实上,正如前面所描述的内容那样,对着自己的亲密好友小伊,安琪总是有着出乎人意料的情绪表达。
在生活中,与安琪相似的这类群体人数并不少,他们似乎在关系亲密的人面前总是更容易发脾气。都说距离产生美,难道跨越了距离,就很难产生美?
跨越了距离,就很难产生“美”?
人际关系距离是指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经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后提出,人际关系间存在4种区域或距离,分别是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以及亲密距离。
其中,公众距离最大可以有360厘米,也就是3米多那么远。—般存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社交距离大约为120~360厘米,就像隔一张办公桌那样。比如,学校团委召开小型工作会议时,彼此陌生的同学们在可以自由选择的前提下,自行选择位置,间距就在这个范围内。
个人距离在45~120厘米之间,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人们可以伸手碰到对方。通常而言,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谈话距离就在这个范围内。
野生动物热衷标识自己的领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继承了这个意识。于是,人们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空間距离。因此亲密距离一般只出现于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之间,它在空间上的具体距离小于45厘米。文章开头中,安琪与小伊的形影不离恰恰反映出,对于安琪来说,小伊是被允许存在于亲密距离中的。
人际关系距离反映的不仅仅是三维世界中的具体空间,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度的投射—一彼此间距离越小的群体,其亲密程度高,同时双方都会觉得更安全,也因此彼此间的自我暴露程度更高。这就使得,人们在人际互动的表达中对关系的另一方期望更高。
以上恰恰是为什么,人们在关系亲密的人面前更容易发脾气的原因。
说变脸就变脸,谁为你的情绪“买单”?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向关系亲密的人发脾气是合理的。因为再亲密的关系也经受不住反复的“疾风骤雨”式的情绪暴击。正如再坚固的城墙也会被风雨侵蚀,假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夹杂着不良的情绪表达,一定会恶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放下过高的期待。人们习惯在亲密伙伴面前不做任何沟通而期待对方能够“懂我”,从而得到期待中的回应。其实,任何关系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与表达。因此,不如去掉这些扭曲了的期待与对方做良性的沟通。这样好过猜来猜去却猜不到心思。
其次,出于内心体验到的安全感,很多人抱有这样的信念——在亲密的人面前再怎么样发脾气也没关系。对于安琪来说,她或许觉得,“小伊可是我最好的朋友,跟她发发脾气能有什么事啊。”的确,亲密伙伴更能容纳我们的情绪。但是,长时间的偏激表达还是会对关系的另一方产生伤害,进而阻碍关系的发展,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瓦解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情绪是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需要为它“买单”。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提升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通过转移注意力、深呼吸法、积极暗示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而让“狂风暴雨”,远离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