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成君,吴利学
(1.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武乡046300;2.山西晋能集团长治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00)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有接头的钢丝绳,仅限于下列设备中使用:平巷运输设备;无极绳绞车;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钢丝绳接头的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1]。随着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飞跃发展,单轨吊、无轨胶轮车不断得以应用,但绞车运输成本低、使用灵活轻便,在煤矿实际生产中应用依然较普遍,则绞车钢丝绳钩头制作必不可少,采用钢丝绳插接法的传统工艺并不多,该项技术活也慢慢的失传。
大部分运输绞车钢丝绳钩头使用钢卡法,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采用钢卡布置图
(1)钢卡的布置。正确布置方法是把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绳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回程尾段上,根据规范标准要求钢卡头在钢丝绳上同向布置,不得交替。
(2)钢卡的数量。为符合标准规定,每一连接处布置钢卡不少于3道。
(3)钢卡的距离。钢丝绳绳卡间距“A”确保在钢丝绳直径的6~7倍。
(4)绳卡间固定处的强度。决定于绳卡在钢丝绳上的正确布置,以及绳卡固定和夹紧的程度。
存在的弱点:不恰当的紧固螺母或钢卡会使绳端在承载时产生滑动,以及U形螺栓扣使钢丝绳局部形成受力点而损伤。在钩头制作中,离套环最近处的绳卡应尽可能靠套环,但需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且不得损伤钢丝绳的外层钢丝,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先单独紧固,应按秩序逐个拧紧。绳卡在工作中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以防松动。
(1)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手工插编要领。
①插接工具:扦子(也叫穿针、锥子等)用直径15~25mm,长300~400mm的圆钢锻打磨而成,一端经过锻打成偏锥形;扦子主要将尖头插入钢丝绳缝内,将钢丝绳缝撑大,使钢丝绳的每股绳子都能通过,在插入中应注意避开麻芯。
②经5次穿插制成插接头,5次穿插可由3次整根股穿插和2次减少的股穿插组成,除第一组穿插外,其他组穿插所有股绳尾端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
③穿插应采取一股上、一股下的方式进行。
④如果钢丝绳有纤维主芯,绳芯应随第一组穿插的第一个尾端完全穿过去,如果绳股有纤维芯,则股芯应留在原来的股绳内。
⑤如果钢丝绳有独立的金属丝绳芯,应将该芯分成3部分,即:第一部分2个股;第二部分2个股;第三部分2个股加其芯。
⑥如果钢丝绳具有独立的金属丝股芯,此芯应在第一组穿插时向里折,再向上完全插进5次完整穿插的插编头中心。
⑦所有穿插应牢牢拉紧到与被插钢丝绳的中心线相一致为止。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使用橡胶锤进行整形,将钢丝进入合适的位置。
(2)制作准备(钩头插遍布置如图2所示):
①在虎钳上夹紧套环,让钢丝绳穿过套环,使钢丝绳的主体部分在右边,自由端在左边。
②在环顶和套环两侧部位将钢丝绳捆扎在套环上,或者用套环卡进行固定。
③解开钢丝绳的各股,对预变形钢丝绳的股端需牢固地绑扎。
④对解开钢丝绳的各股用胶布编写1、2、3、4、5、6数字进行排号,主绳各股以字母A、B、C、D、E、F进行排号。
图2 钢丝绳和套环的布置图
图3 第一股穿插图
图4 第二股穿插图
图5 第三股穿插图
图6 第四股穿插图
图7 第五股穿插图
图8 第六股穿插图
图9 第一组穿插后露出尾端图
(3)插编步骤:插编步骤按图3~图9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1中的详细解释进行。
表1 插编详细解释表
第四和第五组穿插:在第三组穿插完成后,可从每根绳股切除部分钢丝来减小尾端,即把剩余钢丝在股的中心反向捻入。同时,使用减少的尾端按图4或图5方法进行第四、第五组穿插,从而减少钢丝绳股的结构。
插接钩头钢丝绳在现场应用中效果良好,在绳受力拉伸时,力越大越夹紧。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氧气切割法破股时,必须对破股段以外的钢丝绳进行可靠防护,不得由于高温、机械强力等因素对破股段以外的钢丝绳造成损伤。
(2)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钢丝绳插接,以保证钢丝绳插接质量。
(3)利用原钢丝绳单股钢丝埋压绳芯时,必须在单股钢丝全段均匀缠绕浸油的天然麻皮,不得留有裸露段,且麻皮的缠绕方向必须与股捻方向相同。
(4)必须将单股钢丝彻底校直,不得留有原股捻的弹簧弯。
(5)严禁插接钢丝绳出现股形混乱不一致现象,严禁插接段及绳头埋压段个别股超高,从而保证钢丝绳的插接质量[2]。
(6)为确保技术传承,矿井每年组织一次钢丝绳插接技能比武竞赛,以免失传。
马堡煤业绞车运输系统采用钢丝绳插接技术后,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周期,减少了全绳的更换次数,每年可为矿井节约钢丝绳费用的支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钢丝绳插接技术不仅在绞车运输中应用,而且在无极绳循环绞车运输系统、架空乘人装置系统中也同样得到应用[3]。运输绞车钢丝绳钩头插接使用方法具有投资经济、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维护、维修费用低等诸多优点,为矿井安全生产取得了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