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跃
(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2.镇江八一四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5)
锚索是由钢绞线、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墩等组成的受拉杆件,其一端锚固在岩土体内。锚索是一种主动受力杆件,发挥作用前先对钢绞线(钢绞线束)施加预应力,从而限制岩土体发生变形。锚索通常应用在大吨位、在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7.8[5]:锚索倾角宜取15°~25°,且不应大于45°,不应小于10°;锚索的锚固段宜设置在土的粘结强度高的土层内。当在毗邻地下构筑物的松散层中应用锚索时,会遇到以下问题:锚索孔在粘结强度低的松散层,导致成孔难度大;为了不影响毗邻的地下构筑物,设计的锚索长度不小于30m、倾角小于10°,因此要求有水平孔施工的技术能力,增加了成孔难度;由于锚索毗邻地下构筑物,施工时需对锚索精确定位,施工风险高。
作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基坑支护工程锚固段设计和施工为案例,成功解决了松散层中紧邻构筑物小倾角超长锚索设计施工问题,供同行借鉴。
松散层因自身强度低,易垮塌。为了维持松散层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松散层进行加固。如对松散层的变形控制要求严,人们通常采用锚索,锚索结构主要包括锚固段、自由段、锚索、锚墩4部分(图1)。
图1 锚索结构示意图
当锚索位于松散层时,锚索是靠锚索张拉荷载转化为对固结体的压力,引起固结体与松散层孔壁间的剪应力,从而达到锚固效果。因此,影响锚固段锚固效果的主要有3个因素:锚索体与固结体间的粘着力,固结体与松散层孔壁之间的粘着力,锚固段松散层的抗剪力。在处理松散层边坡时,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固结体与周围松散层孔壁间的粘着力。为了增加锚固力,可采取增加锚固段长度、二次注浆工艺。二次注浆工艺不仅增强了固结体与周围松散层孔壁间的粘着力,而且使浆体进入松散层内提高了锚固段松散层的抗剪力。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确定,关系到被加固对象的长期安全性。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锁定值受松散层的蠕变、钢铰线松弛、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锚固力损失超过一定值时,将导致其锚固功能的减弱或失效,给加固对象带来极大的危害。在锚索张拉过程中,张拉荷载通过锚墩和锚固段传递到松散层中,使锚索张拉影响范围内的松散层处受压状态。为了减少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可采取加大锚墩尺寸、设置框格梁及采用小吨位锚索等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对松散层的压缩,避免单根锚索吨位过大、应力较为集中对松散层边坡稳定不利的问题[6-8]。
江苏省南京市某基坑支护工程北侧侧壁由杂填土、素填土组成松散层,两者厚度之和大于10m。杂填土由矿渣堆积,松散;素填土以粘性土为主,松散,夹小碎石。为了基坑北侧侧壁的稳定,支护结构采用预应力锚索,锚索分2层。上层长度48m,共32束,设计抗拔力为500kN,锚索的锚头设计标高25.8m,锚索孔径180mm,锚索宽度55m;下层长度39m,共12束,设计抗拔力为500kN,锚索的锚头设计标高23.8m,锚索孔径180mm,锚索宽度55m(图2)。锚萦长度不小于30m,属于超长锚索。
图2 锚索及地下周边环境剖面图
因为锚索孔底端及锚固段毗邻拟建的隧道,为了不影响未来隧道的开挖,2层锚索孔倾角5°,设计的锚索离拟建的隧道开挖面顶最小距离为0.94m。
成孔是应用锚索的第一步,在松散层钻进时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成孔法。松散层中紧邻构筑物小倾角超长锚索施工采用套管间歇给进法,即钻进一段距离后,再给进套管,给进机构位于孔口。
在小倾角、超长锚索成孔过程中,由于钻头、钻杆和套管的重力作用,钻孔容易产生向下弯曲。弯曲的钻孔使锚索孔的终孔位置偏离设计点,削弱了锚固效果且对毗邻的地下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采用如图3所示的措施来解决锚索孔成孔过程中的保直问题:(1)按设计、计算数据得到锚索孔的方位角,然后选择水平数字罗盘测斜仪指示锚索孔方位角;(2)开孔倾角比设计锚索倾角上倾0.5°~1.5°;(3)在钻杆上加装扶正器使钻头、钻杆保持在锚索孔的中心位置,减小锚索孔的弯曲;(4)采用孔口支撑;(5)低速低压钻进,转速25~40r/min。
图3 锚索孔保直技术措施图
具体采取的锚索孔保直施工技术措施如下:
(1)采用YG-100全液压锚杆钻机套管跟管钻进成孔法,钻具组合为:∅73mm钻杆+∅180mm套管+扶正器+∅145mm合金钻头;按每2根钻杆加装一个扶正器。
(2)钻机就位前采用水平数字罗盘测斜仪控制钻杆的倾角及方位角,钻机开钻前采用孔口支撑,钻机开钻时每进尺10m,采用水平数字罗盘测斜仪控制套管的倾角,计算锚索对应位置的标高,并预测其与隧道开挖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便做出相应调整。
(3)低速钻进,转速30r/min。
(4)开孔倾角采用3.5°~4.5°角度开孔;开孔倾角比设计锚索倾角上倾0.5°~1.5°。
(5)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杆的倾角与钻机平整度,确保锚索孔的倾角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锚索孔保直施工技术措施,44束锚索距隧道开挖面距离不仅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而且最小距离达到了0.74m,确保了基坑北侧侧壁的稳定,保证了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不仅对后续隧道的开挖没有任何影响,而且有助于隧道的开挖。
锚索钢绞线束采用嵌砂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制作时,先把整卷的钢绞线用钢管架固定好,再拆捆放线,切割长度为锚索长度加1.0m(千斤顶工作长度),每根钢绞线束有5根钢绞线,平直排列,锚固段间隔1.0~1.5m设置一个隔离架并与钢绞线绑扎牢固;锚固段钢绞线呈梭形,即在隔离架之间用扎筋绑扎钢绞线;隔离架使用定型的塑料产品,确保钢绞线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自由段涂抹防腐油脂后,套装塑料管,并将套管两端封死。压浆用2根注浆管平行穿于中间与钢绞线绑扎在一起,注浆管采用∅20mm塑料管。
由于钢绞线束较长、较重,入孔要慢,确保在锚索孔内平直不扭,安放采用人工辅以机械方式进行,钢绞线束曲率半径应大于3m,安装推送过程用力要均匀,以免损坏锚索配件和环氧涂层。如果发现钢绞线束送入锚索孔内困难将钢绞线束抽出时,要对抽出钢绞线束的损坏部分进行修复。为预防下钢绞线束过程中注浆管被土堵塞,可连接注浆泵,开小流量注浆,边下锚边送水泥浆,直至送达预订位置。由于钢绞线束安放时有套管存在,要防止钢绞线与套管口直接接触,需提前在套管口包好塑料护套,派专人在孔口观察,控制钢绞线束居中放置入孔中。以确保钢绞线的环氧涂层不被破坏。钢绞线束入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8%。
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工艺材料选用水泥砂浆,第二次注浆选用纯水泥浆。第一次注浆的水泥∶砂∶水=1∶0.6∶0.45,注浆压力0.4MPa,直至浆液从孔中溢出。第二次注浆选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5,注浆压力2.5MPa,使水泥浆冲破薄膜及初凝砂浆,注入到砂浆、松散层之间和松散层内,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1~2min且孔口有冒浆现象时,结束注浆。在水泥砂浆固结体强度达到5.0MPa后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段的体积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上而下进行。锚固体养护至龄期后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和所需的额定压力,采用的注浆管应能在1h内完成单根桩的连续注浆。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管及其管路。
锚墩为圈梁、腰梁。当固结体强度大于20MPa并达到设计强度75%后可进行张拉。张拉前对锚索进行预张拉二次,每次张拉力为50kN,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锚索张拉荷载要分级逐步施加,不能一下加至锁定荷载。永久锚索的防腐处理主要为材料的自防腐,自由段钢绞线涂抹防腐油脂后,套装塑料管,并将套管两端封死。锚头的锚具经除锈、涂防腐漆3遍后采用钢筋网罩、现浇混凝土封闭,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5,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施工实践可应用于稳定性差、但对变形控制要求的松散层;锚索孔倾角小于10°;锚索长度不小于30m;被加固的松散层中或附近有地下构筑物,锚索离地下构筑物距离可小于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