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2012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通知,号召有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截至2018年9月底,除了3家因事故被撤销证书的企业外,全国共有25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存在哪些问题?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化学品登记中心”)给出了答案。
安全标准化企业要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制度,按照预案进行演练。图为某油库应急演练现场包冬冬/摄
2018年5月12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发生闪爆事故,造成6名承包商员工死亡。由此,上海赛科被撤销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以下简称“标准化一级企业”)的证书。它是继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因2015年1月15日发生1人死亡的中毒事故之后,又一家被取消此类资格的危化品企业。截至记者发稿前,已有3家危化品标准化一级企业因发生事故被取消证书。
本刊记者近日先后从多位多年从事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的人员处了解到,无论是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还是上海赛科发生事故,都先后震惊了整个行业领域。不断有从业者想了解,自2012年甚至更早时间开始推进的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着手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效?
关于这一问题,在今年9月6-7日召开的全国危险化学品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化学品登记中心的孙青松,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共性问题剖析》主题报告,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发言中,孙青松介绍,化学品登记中心作为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支撑单位,一直致力于主动开展并承担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政策研究,起草了有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同时,也承担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工作。其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共性问题剖析》就是他所在课题组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
孙青松将此项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他回顾,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工矿、商贸、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2012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大力培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通知》(安监总管厅〔2012〕99号)。
通过14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及持续改进工作,危险化学品乃至各行各业企业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强化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得到落实,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孙青松介绍,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分四批公告了共计28家标准化一级企业,其中3家企业因发生亡人事故证书被撤销。目前,实际有效的标准化一级企业为25家。其中,生产企业19家,占标准化一级企业的76%,经营(带储存设施)企业6家,占24%。
孙青松介绍,课题组统计发现,标准化一级企业在生产设施、工艺安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与事故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十分吻合的。这也是企业在持续改进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对于正在创建过程中的企业,更是应该重点努力的方向。
同时,课题组选择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3个行业进行了重点分析。其中,石油化工行业的标准化一级企业略好于标准化一级企业平均水平,煤化工行业标准化一级企业在生产设施和工艺安全方面略好于标准化一级企业平均水平。精细化工行业标准化一级企业在生产设施和工艺安全方面还需完善提升,与其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工艺较多息息相关。
那么,标准化一级企业有哪些共性问题呢?孙青松介绍,课题组通过统计问题出现的频次,分析当前关注的重点薄弱环节,总结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十大共性问题。
第一是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及时识别和获取新颁布或新修订的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课题组在评审报告中发现,很多企业仍将失效的法律法规列在其中,没有定期更新。此外,很多企业未将法规标准要求转化为公司的管理制度,或者照抄照搬国家法规标准。
第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部门、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很多企业存在“有岗无责”的问题;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层层签订;三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没有定期考核。
第三是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是风险识别不全面,包括常规作业和非常规作业;二是风险评价责任没有落实到各个岗位,存在只有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风险评价的现象;三是风险评价的方法使用不合理;四是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所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全部是一样的。
第四是变更管理不规范,变更项目未按照变更的程序实施变更管理。变更程序执行不规范,缺乏风险分析、措施落实等。未将变更的结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工艺变更后未及时修订操作规程。
第五是培训教育不规范,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填写不规范,有的缺少厂级、车间级培训记录。
第六是承包商的管理不规范。第七是设备设施管理不规范。第八是设备应急管理不规范。第九是作业证管理不规范。第十是事故对标不规范。按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达标要求,应与国际企业进行对标。这个“对标”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有的企业选取同行企业2007、2008年的数据进行对标,失去了对标的意义。
针对发现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几项对策建议:
首先,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第二,认真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借鉴其他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的防控水平。第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第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任何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投入,建议各企业还是要在投入上下功夫。第五,加强作业现场的管理,严格作业审批。第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更需强化的是要落实编制制度,按照预案进行演练。第七,作为标准化一级企业要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如过程安全管理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动态过程,标准化建设一直在路上,这些共性问题对已经达标的企业和尚未达标的企业,都是一些关键提醒。危化品企业应当对照这些问题,找到自己的差距,对标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要求,学习借鉴一级标准化企业及国外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共同推动我国危化品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