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背后的服务型政府构建

2018-10-25 10:33江泽燕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政府服务

摘 要:政府,是整个国家统治和管理以及为公民服务的机关,服务型政府,重在強调政府职能的转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由原来的控制者改为服务者。电视问政,是指以电视为媒介,政府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进而改进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电视问政节目的不断发展壮大,背后反映的是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转型。

关键词:政府 电视问政 服务

一、服务型政府的定义

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对人民负责,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它意味着政府要过渡一部分权力给公众,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政府的首要功能就是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诉求。在经济方面,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政治方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供安全、平等和民主的环境;在社会发展方面,缩小贫富差距,提供社会保障,解决住房、医疗、交通等社会矛盾。

二、服务型政府特点

(一)公开透明性 服务型政府在处理社会事务时,重在公开、透明。政府的公开透明性和人民主导性是联系的。在管制型政府中,政府的角色占据主导地位,评判主体是自身,信息也处于封闭状态,从政策的制定到事件的处理,都在政府官员内部进行。服务型政府的评价标准是人民的满意度,妥善解决好民生问题才是首要职责。

(二)灵活性与有限性 管制型政府的施政与评价标准是简单的效率评估,由此,政府不断扩大服务的趋势也造成了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大。公民和社会的权利在此过程中也不断遭到弱化。对于事情处理结果是否契合民意则难以进行考量。服务型政府的权力进行了下放与过渡,所需机构与人员也在减少。首先,是服务内容受到民意的限制,内容建立在公民的需求之上,而不是官员的利益之上。其次,政府权力受到限制,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分工,既避免相互扯皮,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的权力既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一切都由人民决定。

三、电视问政定义

从广义上讲,电视问政就是指以问题为导向,把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代表组织起来,针对一些公共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与人员主要包括主持人、政府人员、市民代表、特约评论员等。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分工,共同构成了一场完整的问政节目。大致流程是记者前期进行明察暗访,梳理问题,灯光下官员针对问题作出回应,再由现场特约评论员进行点评,给出建议,最后由民众亮牌表决他们的态度。

电视问政这种方式与传统治理方式相比,区别主要在于官民可以面对面。传统治理方式主要是执政者自上而下发布新闻,缺少互动性,更是缺少公众对于管理者的监督。电视问政虽然也强调与公众的互动,但发起者是执政者,而不是记者,这样,执政者与公众就可以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省去了中间环节,使得问题更加直接、尖锐,场面也一度呈现紧张、刺激、戏剧化的局面。同时,这种形式还充满了趣味性,活动现场可以借助于短视频、小道具等。例如在丽江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现场,组织者发给市民代表每人发一个笑脸与哭脸。如果市民对于执政者的回答满意,就举笑脸,如果不满意,就举哭脸。对比语言和文字,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形象。

四、电视问政的优点

电视问政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节目本身,更在于舞台之外。一场节目在电视上的播出时间一般为2—3小时,但节目的准备与善后工作却是一项浩大工程。首先,在节目开始前,记者需要利用明察暗访的方式来搜集证据,然后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在节目中呈现出来。其次,在节目现场,一改往日在会议中上传下达、命令式的汇报法,采用与公众民主的交流方法,且公众在对话中占据明显的主动地位,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合格。

(一)提供了公众直接问政的平台。公众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有多种渠道。如上网、信件等,但很多意见在几经转手之后,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法准确反映民意。电视作为联系政府与民众的平台,一方面,政府可以传达新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公众可以就政府的行为进行直接的监督,避免了信息的层层传达与输送。

(二)具有更多的表现元素。电视相比于报纸、广播而言,其最大的优点是直观性强、现场感清晰。通过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共同呈现现场人物的动态。无论是被提问搞得手足无措的官员,还是主持人层层不断的追问,都是舞台上精彩的看点。

(三)融合了新媒体。电视问政融合了网络媒体新元素,包括开设网络平台和同步直播,在网上倾听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节目后在网上进行跟踪报道,深入追查事实,检验政府的承诺。

五、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电视问政的完善措施

(一)电视问政作为一种民众监督的形式,在播出上具有严格的限制,很多问题无法在当场解决,需要后期不断进行发展与完善。同时,在参与人员上,虽然有专业评议员,市民代表、政府官员等,但只能是众多人员的代表,不能完全反应事实与民意。从根本上讲,电视问政始终是体制内的问政,产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融合多方媒体,提供多种发声渠道,才能广纳民意,进一步提高与完善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二)普通民众在面对政府官员时,会产生无形的压力,不能做到完全畅所欲言。对此,应重视信息时代媒体强大的舆论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方式,对于政府做出的承诺,要监督到底,迫使政府人员的“保证”履行到位 。

(三)电视媒体独立运作,实现问政常态化

电视问政之所以能够遍地开花,发展壮大,亮点在于把民众与政府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电视节目中只关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能够着眼于大方向,体现民生的根本问题。同时,把政府官员请到现场,近距离接触,突破了空间上官与民的距离。电视问政中,政府只是一个被监督对象,不能对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进行过多干预。只有保证电视媒体的独立性,才能使节目保持特色。实现电视问政常态化,就必须发挥电视问政的特点与优势,切实体现民生、民主、民意。

作者简介:江泽燕(199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市,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政府服务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