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历久弥新一直受大众所追捧,虽源远流长却饱受争议。而作为目前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意识的人类,道德究竟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并唤醒人们哪些记忆,为什么它一经出现就要求人们去遵守。本文将从伦理学角度对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加以探究。
关键词:道德 伦理学 特权
提到“道德”,虽然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却都与人类相挂钩。在我们所知道的现实世界中,只有人具备道德能力,因而只有人类群体才具有道德,这看来应该是毋庸置疑的。[1]这专属于人类特权的“无形双手”拉开了人性善恶的一面。那么,这历史的渊源是如何上演的,对于人类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追寻。
一、道德的渊源与界定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它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传统道德浩瀚渊博,并有着极为丰富的伦理思想遗产。
我们都知道,伦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有人研究并讲授它,并将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作为依托研究其内在规律。在汉语中,对于“道德”的界定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指的就是人的行为要合于礼、利于人。因而,“道德”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西方伦理思想从古希腊罗马起到现代,几经演变,出现过众多庞杂的学说、理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东方伦理思想的传统。早在古希臘时期,苏格拉底曾经援引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来表达,并提出一个著名的伦理学命题:“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不值得过的”。当代美国伦理学加弗兰肯纳在其《伦理学》一书中也曾经谈到:“道德的建立是为了人,但不能说人的生存是为了体现道德。”又说:“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的生存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1]
由此可见,“道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源远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人们所确定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二、道德的重要性
儒家学说讲求“人性本善”,但环境教化会使人背道而驰。佛家认为,人既有佛性,又有魔性。好的道德教化会抑制人挖掘出恶的一面。反之,人就会蜕化为可怕的兽,甚至比兽更可怕。因此人们往往把道貌岸然而没有道德的人称之为“衣冠禽兽”;把歹毒凶狠的人比喻为“毒如蛇蝎狠如狼”;把奸诈的人称之为“狡猾的狐狸”;把严重缺德、践踏人类道德规范 的人说成是“禽兽不如”。因此人一旦失去道德的约束,那就与动物无异了。
由此可见,“道德”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表现在:
在认识方面,“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在教育方面,“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在评价方面,“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三、如何有道德的活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了“道德”的渊源与定义。那么,如何做到有道德的活,则是当今社会为我们出的又一难题。难道真的像张岱所言“女子无才便是德”?面对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倡导男女平等的时代,这个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
故而,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刻不容缓。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四个基本方略,并着重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道德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更为深入的探究,道德意识也与日俱增。
道德,像是一曲无形的歌谣,引导人们迈向真善美,展现人性的光辉与纯真;法律则好似一把有形的利剑,披荆斩棘,驱除人性的丑恶与黑暗。因而,人类需要有道德的活。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 现代哲学,2003(1):46-50
[2] 十九大报告. 人民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霍妍(1991,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名族:汉,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