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顺应理论研究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在翻译,文学,语用学,语码转换,教学,句法,跨文化交际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等领域取得成果。本文回顾语言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其中总结了我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并就我国语言顺应理论的发展方向给予思考。
【关键词】顺应理论;语用策略;翻译
【Abstract】The study on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has a history more than 10 years. A number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troduce this theory and to implement it in the researche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pragmatics, code-switch, teaching, syntax,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sums up the major research results of our scholars, analy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eld, and gives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Key words】adaptation theory; pragmatic strategies; translation
【作者简介】李文玉,昌吉学院外语系。
一、顺应理论概述
语用学在传统意义上作为语言学学科的一个分支,Verschueren以新的角度提出了“语用视角”,从语言的普遍功能视角来研究语用学, 并依据此理论基础,创立了语言顺应理论,并在《语用学新解》中进行了深入阐述。在语言顺应理论中, Verschueren认为,交际是在语言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上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称呼语,间接言语行为和语用标记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同时,不仅话语的产生涉及语言选择,话语的解释也涉及语言选择。说话人不仅选择语言形式,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还需要选择会话含意,隐喻,礼貌等语用策略。此外,语言的选择还需要和语境相适应,其中包括 “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等重要因素(Verschueren,2000:87-102)。
Verschuren从四个角度对语言使用进行描写和解释,即顺应性的语境关联、结构对象,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该视角下整体的语用观,即语用学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将语言使用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意识凸显的各个层面考查语境-结构这一关系(Verschueren,2000:55-63)。语境相关因素和语言结构顺应的结合也是顺应观的重点,言语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
在语用视角观照下,语言顺应理论对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作了全面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交际过程以及其中他们的心理角色,從而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这一理论框架独特且引发思考,在国内外的语言学领域引起各方学者的研究兴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在各个学科中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语言顺应论从引入中国至今已经十年有余: 2000年,钱冠连教授(2000:230)首先提到语用学视角的起源,概括了顺应理论的整体框架。
二、顺应理论与翻译
近年来,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表现为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间的顺应过程,即“翻译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和结果”(王建国,2005:55)。
一些学者试图将这一语用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探索建立一个连贯统一的语用框架来研究翻译。 宋志平教授(2004:20)认为,翻译在本质上是不断的选择的过程,从选择原文到为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选择具体的翻译技巧。
还有一些研究揭示了翻译策略与顺应观视角之间的关系。通过选择适当的策略,译者会更好地顺应目标语使用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从而减少了在译文理解和赏析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意识凸显性对于理解顺应这一过程至关重要。Giora认为,单词和固定表达的意义在我们的心理词典中按其显著性水平分层排列:凸显性更高的意义比凸显性低甚至不凸显的意义更容易被选择。
三、顺应理论与语用策略
语用策略是另一个常见的应用顺应理论进行研究的领域。传统语用学中的一些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面子威胁理论,礼貌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言语活动中。但一直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去说明这些理论,然而,顺应理论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这些言语行为作出了有力的解释。何自然(2004:28)用Verschuere的顺应理论解释非真实性话语,将其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语用策略。他得出结论,非真实性话语产生于语言使用者在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理世界顺应后作出的语言选择。刘和林(2001:20)以语言具有传递意义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对于后一种功能,语用距离在语言使用者间产生,这种距离不断变化,且适应具体的社会关系。他的假设从人际关系和语用距离的角度突出了语用得体性的重要性。冉永平(2008:352)认为,反问句作为一种常用的语用策略,具备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如减轻负面的语用效力,减轻指令效力。这些功能有助于揭示交际中潜在的语用动机。研究还发现,顺应性从语境层面实现了这些功能。
四、小结
除了翻译和语用策略的使用,语言顺应理论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应用,如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文学鉴赏等。可以说这一语用研究的新视角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戈玲玲.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中国科技翻译, 2001,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