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然后阐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征,随后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思维导图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职英语写作;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赵晓琴(1982.11-),女,汉族,讲师,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7-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知识可视化支持下的新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成果,项目编号:XJZYYYJG2017G12。
引言
语音输入在学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然后学习必须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才能达到对目的的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朱敏,2015,文学教育,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写作就是考验一个人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的能力。高职英语在高职学生的学业中比例不重,教学时长有限,但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又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句型,并在相关知识的收集掌握下写出围绕中心主题的作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极有挑战,思维导图的运用正好能解决英语写作中这部分运用的短板,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思维导图对高职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一、高职英语课学情现状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的应用英语的能力,包括听、说、读 、写、译,但是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显得捉襟见肘,这和高职学生的学情是分不开的。
1.是学生学习起点不一样。高职学生有几个层次:高考本科落榜选择读高职的学生、三校生、五年一贯制学生、单考单招学生,还有民汉合班学生,不同生源造成学生基础不一样,在学习新知识时接受和反馈能力不一样。
2.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厌学现象较为突出。
3.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差。尤其是面对手机等多媒体设备,缺乏抵抗力,沉迷其中,面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提醒,也没有办法静心学习,造成教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是生活经历太少,素材积累不够。写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不是母语的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不足,有時候想到一个点,一个想法,但是就是因为词汇的匮乏而不知道怎么表达描述出来,所以出现了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
贴近职业训练的教材,面对不太学习的学生,怎样才能发挥作用?我觉得英语作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激发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兴趣。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征
1.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英国的脑力开发专家Tony Buzan于1970年代发明的思考工具与笔记技巧。思维导图是学习者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画,不同的文字,形象各异的符号、形象还有五颜六色的颜色等表现方式,可以把需要获取的信息以视觉的效果呈现出来的图形思维工具。这个过程需要学习者不断的画出不同的线条与图案,区分主次,而且绘制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跟一般以纯文本记录重难点的笔记方式很不一样。 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协助学习者不断的同步思考,运用思考内容,充分表达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把思考脉络很清晰的呈现,避免学习者进入思考的是死胡同。
2.思维导图的特征。思维导图可以看作是一种可视化图表,每一个图表中是联想到的关键词,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者通过连线、画图、颜色等表现手法,将和主题有关的关键点按照思维模式建立记忆联系,从而形成最基本的的信息,便于学习者有效的记忆和读取。
三、思维导图对高职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高职英语课其实包含了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偏向听、读、译几个方面,在说、写这两个方面其实比较薄弱,尤其是写作,很多老师忽视了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简单的认为给了题目,学生就会有想法,就能写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讲的少,学生也学的少,忽视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需求。实际上英语写作课是帮助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作文写的流利顺畅,说明学生掌握了英语综合知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比较高。反之,说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低。
如何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1.帮助学生分析作文主题和类型。思维导图中的中心图是整个思维的核心,也是确定要写的作文主题。作文主题一旦确定就不能反复更改,以免造成思维混乱,接下来我们的大脑将围绕这一确定主题不断的展开联想和发散思维,直到找到写作清晰的思路为止。帮助学生确定写什么类型的作文,然后让学生知道哪种作文应该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应试类作文类型主要包括三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其实还可以细分应用文、抒情文、看图写作,材料作文等,但是主要都是在前三个基础上扩展的。记叙文六大要素,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种说话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果;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四要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一张思维导图把作文的类型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图1)
2.帮助学生整合英语写作时需要用的词汇、句型。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本身薄弱,因此就从最基本的词汇出发,让学生平时的学习中重视词汇学习,增加英语词汇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提取词汇记忆库,正确的使用词汇,丰富写作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在写作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将这些关键词汇按照作文逻辑顺序组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就introduce yourself这篇主题可以用记叙文方法六大要素“6W”介绍自己,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再次扩展单词或者句子,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图2)
3.查找和主题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后,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多媒体提炼关键词,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可以将围绕作文中心主题的一些核心词汇逐一写下来,然后针对这些词汇再进行头脑风暴,分别进行发散性联想,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联想的词汇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设计出思维导图草图结构。这一过程可以分组进行,利用比赛的模式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让学生分别展示本组的思维导图并讲解,让不同组同学之间交流想法,丰富自己的内容,最后由所有学生推选出最好的一组给予适当奖励。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适时给予支持。英语学习不仅仅限于词汇,还包括句型、语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英语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给学生更多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扩展分支,细化内容。让学生能将所绘制的内容用短句串联出来,引导学生将词汇扩展成短句,由短句扩展称段落。学生写作基本段落完成后,要求学生检查自己作文,统一人称、时态。老师适时提供一些经常用的句型,让学生将词汇套进句型使用,也可以有教学目的的教授一些谚语、经典的名句以让作文更有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累积过程,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反复识记背诵,让学生在写作和交际中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
四、结语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指导英语作文需要注意的是,绘制思维导图和写作文是有共同性的,就是我们会透过大纲来提示自己的写作方向,完成前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会有什么内容,所以不要一开始就希望画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在绘图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涂改。从简单的单词到写简单的句子,从写简单的句子到写简单的作文,再从简单的作文到复杂的作文,这是一个绘制思维导图也是写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逻辑思维的过程。
思维导图对于高职院校英语基础薄弱的学习者有着非常巨大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帮助整合学生的英语思维,扩展学生英语写作的多样性,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丽荣.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