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的捐赠者

2018-10-25 12:27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辅仁大学叶嘉莹古典

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是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6月3日,94岁的她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并且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叶嘉莹。

于诗词中孕育而出的叶先生,虽一生苦难,却才情纵横,虽颠沛流离,却助人无数。纵然满头白发,但举手投足之间皆是这世间少有的优雅和风度。

今年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旧精神矍铄,逻辑严谨,声音清亮。每逢她授课讲座之时,晚到的学生连站墙角的位置都没有,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站着讲课,哪怕要站立三個小时之久。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句话便是叶嘉莹一生坎坷命运的写照。诗词存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若要了解先生的一生,读她的诗词便知。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六月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之时,家人便唤她小名“小荷子”。1941年夏天,叶嘉莹考上了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几年时间里,她记下厚厚的八本笔记,即使后来辗转多个国家,这些笔记始终被她随身携带。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人才情再大,也拗不过命运的轮回。就在她考上大学那年,母亲因思虑成疾,最终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体会到死生的别离。1948年,叶嘉莹南下与丈夫生活在南京,又在几个月后,随家人一同迁居台湾,谁料一别故土便是祸难加身,丈夫和自己先后无故入狱,虽然自己很快被放了出来,却丢了工作和栖身之所,一时间她和怀中尚未断奶的女儿无家可归。

三年后,终于归来的丈夫却因为久困狱中,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叶嘉莹不仅要照顾大女儿和刚出生的小女儿,还要撑起整个家的生活,为此她同时在三所大学任教,从早到晚每天讲9个小时的课。直到几年后她在加拿大取得终身教职,一家人才算安定下来,但当她以为自己总算可以安稳度日,享受生活之时,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双双亡故。就在出事的两三天前,她还途经多伦多探望过他们一家。极大的悲哀和挫折,使她选择将所有的情感,投注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唯有诗词,才是人生里可长久依托的东西。旅居国外多年,叶嘉莹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理论,她用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她说尽管自己已经年迈,但还是有一个痴梦,想要以己之力护卫诗词的生命,就像汉墓里时隔千年仍能盛放的莲花一样。从1945年叶嘉莹在辅仁大学毕业以来的七十余年里,她从不曾停下教授古典诗词的脚步,用一生做年轻人学习诗词路上的引路人,她曾说:“我这个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籽留下来。”就是这样一位先生,半生的离乱,悲苦的一生,仍有一颗赤子之心。

【就事论事】

曾几何时,人们常被“人活着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困扰,找不到人生的坐标,碌碌无为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就如同叶嘉莹先生一样,捐赠了自己的知识与财产,使更多人能够获得教育。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私奉献精神。

猜你喜欢
辅仁大学叶嘉莹古典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北京辅仁大学与中西交流的早期实践——《辅仁英文学志》研究
抗战时期沦陷区内的大学教育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一九五○年“辅仁大学事件”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