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公共外语课程优化建设研究

2018-10-25 10:39王晓莹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课程

【摘要】公共外语课程同思想政治课程一样在高校是受众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发挥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思政教育能力,为实现“大思政”格局提供必要的助力。但目前,公共外语的“课程思政”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存在着教育目的功利性、文化传播单向性等问题。因此,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明确课程定位;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是实现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思政”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王晓莹(1980-),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公共外语课程“课程思政”的特征与实践路径研究—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2018YGH055)研究成果。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的课程发展和改革目标日益明确。公共外语课程在高校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人文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重在为学生今后进行较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和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可见,公共外语课程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也是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传播课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在高校公共外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便利和可行的,可以实现语言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赢。

一、相关概念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并不是语序调换、功能对等的两个概念。“思政课程”在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套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长期以来思政课程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集体力量、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课程思政”是一种贯穿于各门课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即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 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最突出的课程,同时它与思政课程都具有涉及面广、专业区分度不明显等特点。因此,挖掘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而有效地开展,通过外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和爱国情怀,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通晓本国历史文化和外国历史文化,既具有全球视野又充满中国情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分析

从主观方面着手,教学目的的功利性是影响公共外语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公共外语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且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导向决定了公共外语课程思政的程度和深度。就学生而言,公共外语课程对象为来自不同专业(外语专业除外)且已有一定的课程基础(如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的学生,通过既定的考试(如期末考试、CET等)为主要目标。此外,在以往所接受的教育中,外语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彼此独立,无明显联系。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外语课程中的思政与否对自身学习并无直接影响。就教师而言,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多出身于外语专业,部分教师有海外留学背景,均有过硬的外国语言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但在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国情发展等缺乏一定的敏感度,表现在政治意识、人文知识、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缺失。且部分教师认为,外语教学与思政教学并无实质联系,两者并行,难上加难。

从客观方面着手,教学内容上文化交流的单向性也是影响公共外语课程思政状况的开展的主要原因。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语言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多以原生态的外语篇章为主,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机会去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也就是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单方面的文化输入与输入能力的培养,而教学资料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则导致对文化输出和输出能力培养的忽视。

三、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公共外语课程优化建设

课程目标定位要明确人文素质目标的培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清晰认识到公共外语课程和思政教育两者的兼容性。教与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精神的传播。外语教师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在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注重中国文化极其外语表达的培养。在以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课程育人标准。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素质目标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次来明确定位:在宏观层面上,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从中观层面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从微观层面上,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能够基于所学知识进行中外的制度比较、文化比较、价值比较、道德比较、信仰比较等。

优化教学内容,使课程思政贯穿于日常教学。依据课程目标的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更有效地融为一体。例如,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可以整合教材内容,按模块进行分类重组。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为例,书中八个单元涉及新的开始、家庭关系、数字校园、时代英雄、胜利、校园兼职、诚信、友谊的内容。经过整合可以划分为三大模块,即校园生活(包括新的开始、数字校园、校园兼职)、沟通在线(家庭关系、友谊)和核心价值观(时代英雄、胜利、诚信)。教材内容的重组不仅为课外参考资料的选取提供了便利,缩短信息筛选时间,更有助于学生教学内容和思想的层层推进和深入挖掘。此外,可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输入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等资料,进行中外经济、文化、教育等比较学习和研究,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加深对中国元素的探究。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教学设计是关键,要做到精准。在教学案例选取和教学素材准备上,除了丰富的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可以融入相关专题的中国文化内容,形成比较研究,使学生更能深刻体会知识点的要义和延伸思维;在课程作业布置上,要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文化输出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方法要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问题讨论、项目研究、主题辩论、情景重現等教学手段为一体,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驱动力,同时这些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手段。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要兼“术”和“道”的考核。对于“道”的考核要更侧重于过程性考核。由于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养和道德情怀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学生日常参与的有关外语类活动和竞赛给予一定的考量和评估,如外语诵读比赛、辩论赛、写作大赛等。诸如此类的比赛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意志力的综合考量,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高校公共外语课程较大的课时量保证思政教育的延续性,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在语言文化认知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产生影响,不仅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稳定的行为和心理模式。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并具有文化传播自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探索出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课程思政视野的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6,12,09.

[3]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4]刘勇.“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17(12):88-91.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