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泉东 王丽
【摘 要】 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阅读和写作兴趣;二是缺乏信息和生活积累。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生活场景;感触;情感;责任
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阅读和写作兴趣;二是缺乏信息和生活积累。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写什么和怎样写
先说写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没什么可写。生活中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发生,难道就没有一件可写的?当然不是,关键还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我们每天都和那么多人打交道,老师、同学、家人,总会有某个人、某个事、某个场景给你留下一些印象,课堂上、网络上、书刊上也总会有某条信息会触动你的心弦,抓住这些可能稍纵即逝的信息,用心去感受一下,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然后记下来。平时注意积累的这些东西,说不定哪篇作文就能用上了。写山,就到附近的山上亲自去看一看,看看那些石头、那些树到底什么样子。写家乡变化就到社区看看那些气派的居民楼、干净的街道、设施完备的广场,调查一下老百姓生活的状况,等等。作文其实就是把自己观察到、思考过的东西,通过你的再现,告诉别人。因此,只有真正把目光投向生活,才能不断丰富思想,激发灵感。
再说怎样写。首先不要怕写作文。作文无非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落到纸上。就操作层面而言,无非是先想好写什么,然后想想怎么安排先后次序,怎么开头,怎么结尾,那些详细写,哪些略写等等。而要熟练掌握以上方法,需要加强两方面的训练:一是 “说”的训练。口头交流是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而写文章只不过是用书面文字写出来,殊途同归。我们平时告诉别人一件什么事情,说明自己的某种想法等其实就是口头作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把回答问题仅仅当作语文知识训练的过程来看待,还要从作文训练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弄清说什么,知道怎样说清楚、说明白。老师要看学生说的是不是顺畅、条理等。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做到耐心倾听,细心诊断,适时指导,学生的表达能力肯定会大有长进的。二是要重视对文本的感悟。语文教材所选的无疑都是精品佳作,都是可以拿来做范文的。因而语文课也应该是最生动、最受欢迎一门课,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最不愿上语文课。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感悟文本的自觉意识,挫伤了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动性。为了考试我们把一篇完整的血肉丰满的文章,分割成了文学常识、字词、阅读分析等条条块块,于是,本来是一篇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变成了一副骨架、一堆肉,血没有了,感情自然也不存在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感受文本: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要让自己写,自己会怎么写;文章那个地方让你感触最深?为什么会打动你?引导学生自己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与作者的共鸣,这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状态。
二、要给孩子的梦想插上两个有力的翅膀——联想与想象
童心是一块墒情适宜的土地,种什么长什么。语文老师应该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一个作家梦,不管他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因为有这个梦想,就会引领他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个想当作家学生,还能写不好作文?有了梦想,要想让孩子在思想文化的广阔天空自由翱翔,我们还要给梦想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联想和想象。
聯想与想象都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不同的是联想是实实在在的想,想到的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想象则是“无中生有”的想,只要能想到,不管实际存在不存在,只要在你的大脑中存在就行。比如看到一片云彩,你能想到下雨,想到在雨中散步的情形;想到下雪,想到在雪地里打雪仗的经历,这是联想。如果你想到云彩上面的天街,想到天宫,想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这就是想象。由眼前想到昨天,这是联想,由会的形状想到各种小动物就是想象。
没有联想与想象,就写不出生动形象的好文章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出发点,比如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件物品等等,让学生由此出发,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通过合理推测、大胆创造,说出或写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发生的事情、出现的变化等。这种训练要不失时机的、灵活机动地进行。
三、要在孩子的内心注入两种正能量——情感和责任
文章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除了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还要表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愤怒与批判,前者体现的是爱心,带给人的是温暖,而后者体现的是责任,带给人的是力量。这种爱憎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比如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关爱,感谢老师的关心,感谢同学的帮助;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同学;懂得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父母做一顿饭,让老师看到自己一个进步的表现,做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要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小做好准备,将来报效国家。
要利用作文课对学生进行熏陶和自我教育。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要告诉学生尽量写真人真事,要有真情实感。一说感恩,很多同学都写给父母洗脚,写洗脚可以,关键是做没做,做了就写,没做就不要写。即使是改写故事、续写故事或童话传说,也必须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加上自己的思想。联想和想象要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进行,要合理想象。要真正让作文成为学生整理思想、积累思想、锻炼思想的过程。只有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涵养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强大,才能自信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也才能在将来有能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从而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四、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广泛阅读、多写多练
董卿主持节目之所以常常妙语连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阅读,她说自己即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气质是内在修养的外显,“腹有诗书气自华”。胡耀邦曾经给年轻干部制订过一个读书计划:“要读马列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古今文学名著,要读二十四史等,这些一共大约五千万字。一个人一天能读一万字,读完这些书至少也得十四年。二十多岁的干部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到了四十岁左右,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鲁迅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仅杂文著作就有300多万字;毛主席在马背上都能写诗;作家张炜截止到2012年就已写了500多万字的小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生活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有的老师可能会说现在学生学习压力那么大,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读书?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只要愿意读书,学生自己总会挤出时间来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比如通过给学生朗读一些名家名作、介绍一些名家轶事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定期举行阅读征文比赛等让学生保持读书习惯,使阅读成为常态。
著名作家二月河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每天写1500到2000字,坚持十几年至二十年,想不成为作家都难。”我们不一定能把每个学生都能培养成作家,我们可能也做不到让学生每天写一两千字,但是每天写一篇日记,或写三五百字还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要坚持。
积小流而成江河。只要不断注入思想的源流,我们的胸怀必将越来越开阔,我们的精神必然如江河一般汹涌澎湃。
【参考文献】
[1] 李福连,黄胜. 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要领[J]. 教育,2017(8).
[2] 周红. 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途径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