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晓波
与南朝相对应,北方相继出现几个政权。首先是北魏统一北方,维持了近100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接着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最后北周灭北齐。以上几个政权合称“北朝”。北朝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进入中原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监察制度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特点。
北魏建国之初,已经有了御史台(也叫兰台)、尚书左丞、司隶校尉等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候官,也叫白鹭。当时鲜卑族还保存着氏族公社的习俗,制定官号时,根据其职责特点,冠以鸟兽的名称。把候官称作白鹭,是因为他们监察别人时要像白鹭一样伸长头颈远望。候官的权力很大,可以监察所有的官员。他们工作的方式和密探差不多,经常穿着便衣混在官府中进行侦察。据说有一个叫庾岳的,喜欢穿艳丽的衣服,言行举止爱模仿君主的样子,被候官告发了。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正在病中,疑心很重,就把庾岳给杀了。北魏建国之初,阶级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出于控制百官的需要,设置了大量候官,数量最多时达1000多人。一些候官为了私利收受贿赂,滥用职权,使监察工作走了样。所以,北魏孝文帝时采取精官简政措施,把候官压缩到了几百人。
孝文帝时进行汉化改革,候官的作用被削弱,御史台的地位开始上升。北魏的御史台也叫兰台或南台,最高长官为御史中尉,负责监察百官。御史中尉很威风,外出时,行车有特定的路线,千步之内有人清道,王公百僚遇见他,都要下马停在路旁避让。如不这么做,御史中尉可命人用棒子击打违纪者。孝庄帝时,皇帝的妹妹寿阳公主出行时遇见御史中尉高道穆的车队,没有躲避。高道穆就命人拿了根红色的木棒击打寿阳公主的车子,最后把车子都打破了。寿阳公主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哭着向孝庄帝告状。孝庄帝叹了口气,说:“高中尉是个耿直的人,他这样做是在依法办事,我怎么好处罚他呢?”这件事发生后,高道穆心里也很紧张,急忙去见孝庄帝,跪下说:“臣蒙陛下恩,守陛下法,击打公主的车子,只是不敢让她破坏了朝廷的规矩。臣这么做是不得已而为之,现特来谢罪。”不料孝庄帝非但没有怪罪他,还主动向他道歉。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皇帝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御史中尉的权威。
宣武帝时,御史台有用人的自主权,可以自己选拔监察官,采取考录和选调两种形式。由于监察官位尊权重,所以报考的人很多。516年,在全国招考御史,有800多人报名应试,其中温子升、卢仲宣、孙搴等24人名列前茅,最后只有温子升一人入选。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至于选调,政府也很慎重。高道穆做御史中尉时,选调的李希宗等人都是当时的 名流。
北魏前期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比如百官不给俸禄。没有俸禄,官员们怎么生活呢?他们自有办法,那就是战时靠掳掠,平时靠贪污。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受贿和经商。官员受贿叫“义赃”,义是自愿的意思,意即人家自愿送的礼物,不是伸手要的,按当时的观念不算违法。贪污因损公肥私,侵害了国家利益,才是真正的“赃”,属于违法行为。经商也是创收的主要方式,当时普通商业不够兴旺,但官僚经商却很发达。皇室的妃妾都有自己的女奴,人数约有1000人,她们织绫锦、酿酒、饲养牛马,还种植蔬菜,然后拿到市场上贩卖,把挣来的钱献给自己的主人。皇室经商,一般官吏更是热衷于此。有一个叫崔宽的人,在陕城(今河南陕县)当镇守将领,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做买卖,几年中发了大财,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贸易。当他任满回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陕城的豪强地主都上书皇帝,要求挽留崔宽,皇帝也称赞他能干。因为没有俸禄,官吏十分腐败。文成帝在位13年,发布了6道整顿吏治的诏书,依然制止不住腐败的歪风。他的儿子献文帝登基后进一步规定:贪污一只羊、一斛酒的一律处死。有一个叫张白泽的对他说:“你这样不行啊!接受一只羊、一斛酒就判死罪,谁还能和你共治天下呢?”真是严刑也不 管用。
献文帝的儿子孝文帝即位后,实行治本之策,才解决了问题。这个治本的措施就是俸禄加管理。在颁布俸禄制的诏令中,孝文帝讲了四点:第一,实行俸禄制是恢复秦汉魏晋时期汉人的传统做法;第二,实行新制后,对每户人家要多收三匹帛、二斛九斗谷,作为官吏的俸禄;第三,严禁官吏经商;第四,官吏贪污绢一匹,就处以死刑。同时狠抓落实,在这一年的秋天,孝文帝派特使巡视各地,处死了40多名顶风贪赃的官吏。这一招还真起到了遏制贪污腐败之风的作用。
孝文帝懂得吏治的道理,而且明白官员自律的重要性。如何让官员们自律呢?他总结了三条:一是要以身作则。他曾说治理国家也难也不难,“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样就不难;“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就难。二是不能骄傲。他说做官就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三是不可奢侈。这几条拿到今天也是适用的,古今吏治的道理在有些方面是相通的。孝文帝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对历史的贡献不仅在于实行汉化政策,而且在于整顿吏治。他的方法不是就监察抓监察,不是依靠几个人,制定几项制度就算完事,他的做法带有根本性和系统性,很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味道。
战国时的韩非说了句千古名言:“明主治吏不治民。”孝文帝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者。按照这样的治国理念,他积极支持监察官的工作。当时薛聪担任治书侍御史,这个职位相当于宫廷内的执法监察官。朝会时迟到,穿错朝服,宴会时乱坐位子,都是违纪的事,都归治书侍御史管。薛聪办事很认真,不管多大的官,他都不留情面。有几次孝文帝出面替违纪的人说情,他都不買账。后来孝文帝干脆支持他的做法,对人说:“我看见薛聪,也有几分害怕,何况其他人呢。”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敢乱来了。还有一个叫李彪的御史中尉,非常耿直,工作大胆,孝文帝很赏识他,一次宴会时当着群臣的面说:“李彪的直率,是我们国家的一笔财富。”由于孝文帝真心支持监察工作,使当时监察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 发挥。
但北魏后期,统治者骄奢淫逸,不正之风盛行,反映到监察工作上,就是制度失灵,监察官屡屡遭到打击迫害。孝明帝时,相州刺史李世哲强占农民耕地,修建豪华庄园,每栋房屋的屋脊两端都装饰成鸱尾的形状,这在当时是很高规格的装修。此事被御史中尉高道穆举报了,结果豪华的建筑都被拆除,高道穆因此得罪了李世哲。后来,李世哲的弟弟李神轨找了个借口,将高道穆的哥哥高谦之逮捕入狱,并判了死刑。《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当过治书侍御史和御史中尉,办事不手软,不徇私情,因检举汝南王元悦,受到打击报复。当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已有造反的迹象,元悦故意让郦道元去巡视雍州,结果郦道元被萧宝夤所杀。这显然是借刀杀人。北魏监察的总体情况是:前期由于制度不完备,效果不算理想;孝文帝实行标本兼治之策,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到了后期,官场风气不正,监察的作用没有很好地 发挥。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大权掌握在高欢手里。高欢有能力,而且是一位非常务实的人。当时与西魏的军事斗争是第一要紧之事,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大局来做。在他眼里,监察工作是很重要,腐败也得反,但要根据形势因时制宜。可他身边有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大臣叫杜弼,整天对高欢说要反腐败。高欢对他说:“现在天下混乱,我们将领们的家属多在关西(西魏的地盘,今洛阳以西的原北魏领土及襄阳等地),宇文泰(西魏掌权人物)总是想着要招降他们。江东还有一个叫萧衍的(即梁武帝),以中原正统自居,也很有蛊惑性。我现在要是雷厉风行地惩处贪官,不留任何情面,恐怕将领们都要去投靠宇文泰,文臣们都会去归顺萧衍。连人都留不住,还怎么立国呢?你的建议我记住了,但是先不要急。”高欢对时局的分析可以说是正确的,在东魏与西魏、南朝梁三方的对峙中,首要任务是争取文武百官的支持,巩固自己的政权。可杜弼爱钻牛角尖,不久他又老调重弹,说讨伐外寇必先除内贼。高欢问他内贼是谁,他说掠夺百姓财产的官吏都是。高欢听完,吓了一跳,这个面也太大了。高欢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命令士兵举刀张弓,列队两旁,让杜弼从中间穿过去。杜弼见头上那亮晃晃的军刀,吓得心惊胆颤,汗流浃背。这时高欢厉声对他说:“箭虽上了弓但还没有射,刀虽举起来但还没往下砍,你就吓成这个样子。这些将士们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即使他们有些貪婪,但在当前的时局下也非大事,不可用常规对待。”此时杜弼已惊恐万分,连连叩头,说:“我愚昧无知,不懂事理,现在明白了,还是您英明。”从历史事实上说,高欢在惩贪问题上还是比较积极的,只是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且审时度势,能把握一定的度,这是他比杜弼高明的 地方。
南北朝在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两汉确立的监察制度,经过600多年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检验,已开始走向成熟。具体体现为:御史台成为独立的机构,监察机构内部职能设制和人员配置更加完备,谏官系统已经形成,等等。这些都为唐代监察制度的辉煌奠定了坚实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