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琨
摘 要:本文针对伊春市1961-2013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春市近53a的年雷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了2.79d,各月出现雷暴天气有着显著的差异,雷暴天气出现在4-10月间,而11月-次年3月没有出现雷暴天气。对雷暴的初日、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伊春市雷暴初日大约有75%的年份出现在5月份,雷暴终日大约有70%的年份出现在9月份。
关键词: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1 引言
雷暴是一种局部的灾害性天气,它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出现。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雷电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伊春市位于小兴安岭山脉,是一座美丽的林业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四面环山,地方性气候较为突出,极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多伴随雷暴天气的产生。因此,本文对伊春市雷暴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伊春市的雷暴监测、预报以及气象灾害的预防提供一些可用的气候背景资料。
2 资料的来源和分析方法
选取伊春市1961-2013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对雷暴的初日、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趋势系数分析方法,建立一元回归方程,趋势系数为正(负),表示雷暴要素呈上升(下降)趋势。
3 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3.1 雷暴日数的年变化特征
通过对伊春市1961-2013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伊春市近53a的年雷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如图1),年雷暴日数的线性趋势函数为Y=-0.2791X+37.629,平均每10年下降了2.79d。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伊春市近53a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其中60年代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8d,70年代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d,80年代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d,90年代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进入21世纪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d。年雷暴日数出现最多的年份为1965年,日数为49d,年雷暴日数出现最少的年份为2001年,日数仅为13d。虽然,年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但年雷暴日數大多仍然保持在30d左右,每年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有雷暴天气出现,对雷暴的预防不容忽视。
3.2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特征
通过对伊春市1961-2013年各月雷暴日数统计分析(表1和图2)发现,伊春市各月出现雷暴天气有着显著的差异,雷暴天气出现在4-10月间,而11月-次年3月没有出现雷暴天气,在4-10月雷暴出现时间段中,6-8月是雷暴天气的多发区域,出现频率在76.43%,4月和10月雷暴出现的次数极少,出现频率仅为1.88%。
4 雷暴的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
通过对伊春市1961-2013年的雷暴初日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伊春市雷暴初日的平均日期为5月10日。通过对雷暴初日资料的统计可以绘制图3,在图3中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雷暴初日的日期,0点代表4月30日、1-31分别代表5月1-31日、32-35分别代表6月1-4日、-1-(-25)代表4月29-5日。所以从图3中可以看出伊春市雷暴初日大约有75%的年份出现在5月份,有19%的年份出现在4月份,有6%的年份出现在6月份,其中:雷暴初日最早为1998年的4月9日,雷暴初日最晚为1970年的6月3日。
通过对伊春市1961-2013年的雷暴终日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伊春市雷暴终日的平均日期为9月23日。通过对雷暴终日资料的统计可以绘制图4,在图4中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雷暴终日的日期,0点代表8月31日、1-30分别代表9月1-30日、31-60分别代表10月1-30日。所以从图4中可以看出伊春市雷暴终日大约有70%的年份出现在9月份,有28%的年份出现在10月份,有2%的年份出现在8月份,其中:雷暴终日最早为2010年的8月31日,雷暴终日最晚为1996年的10月28日。
5 结论
(1)伊春市近53a的年雷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了2.79d。(2)伊春市各月出现雷暴天气有着显著的差异,雷暴天气出现在4-10月间,而11月-次年3月没有出现雷暴天气。(3)伊春市雷暴初日大约有75%的年份出现在5月份,有19%的年份出现在4月份,有6%的年份出现在6月份。(4)伊春市雷暴终日大约有70%的年份出现在9月份,有28%的年份出现在10月份,有2%的年份出现在8月份。
参考文献
[1]孙丽,于淑琴,李岚,等.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1):59-62.
[2]张晨辉,罗碧瑜,陈立宏.广东省梅州雷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8060-8062.
[3]郭卫东,王振宇,朱西德.青海省雷暴年级变化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08(2):11-13.